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森林(包括天然林、人工林)与气象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一、森林气象研究的概况德国是近代最早对森林气象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国家之一,德国的森林气象学家认为要了解森林气候,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森林的活动面——林冠层上,了解在那里发生的气象过程。1924年德国慕尼黑森林  相似文献   

2.
柳州是我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人口50多万,工矿企业400多个,城市工业以轻纺、机械为主。过去我们忽视了城市服务,对很多工业部门的要求不够了解。为了把气象服务工作做得更广、更深、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在地区气象局的领导下,召开了预报用户调查会。会上用户对我们提出了各种要求,使我们感到气象与各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气象预报对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关系极大。服务搞好了,可把天气预报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工厂的高产、稳产。 今年四月份以来,我们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了解生产单位的生产流程,对气象  相似文献   

3.
一、决策服务的由来1.过去气象部门基本上是封闭系统,与社会关系不很密切解放后到70年代,新疆气象部门基本上是个封闭系统,社会不怎么了解我们,我们也不很了解社会,默默无闻地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工作,过着“三苦”生活,许多老同志在新疆艰苦环境里工作一辈子,毫无怨言,但也没有更多地思考过我们还可以作些什么?我们还应该作些什么?2.改革开放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次受中国气象局党组委托,来了解湖北省气象部门贯彻全国气象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重点了解去年以来气象事也结构调整的情况.听取了陈汉民副局长代表省局关于贯彻全国气象工作会议精神和事业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先后到了孝感、荆门、宜昌、荆州四个地市局和宜昌县、江陵县、潜江市气象局进行了调研,还参加了湖北省三峡气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大会,会见了王生铁副省长、武汉市董绍简副市长以及所到地市县及沙市市政府的负责同志,还将会见省委回良玉副书记,这次来湖北,时间短、日程紧,借这个机会,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对湖北省气象工作的主要印象  相似文献   

5.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是我国境内早期开展的最早中外大气科学考察活动之一,开展的观测活动采用了先进仪器,是近代新疆气象事业的开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与瑞典合作开展了一次历时6年的大规模、综合性西北科学考察活动,覆盖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图1),内容涉及地质、古生物、考古、气象、地理、水文、历史、文化和民俗等。这次科考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德国航空公司开辟欧洲至新疆的欧亚航线进行气象、地质考察,因此,科考团在新疆的气象科考活动是史无前例的。气象科考在德国气象专家赫德博士的领导下,除在内蒙古建立了一个气象观测站之外,在南疆、北疆、东疆建立了10个气象站(包括山区气象站),开展了年度以上的持续观测,观测项目多、观测内容全、使用的气象仪器先进,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气象观测资料(图2、图3),为分析新疆大范围的天气气候特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新疆乃至全国开展气象活动培养了人才。  相似文献   

6.
3月初以来,柳州地区气象局在地市科协大力支持厂,组织有领导、工程师等2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的春播气象服务宣传队,先后分乘地市提供的四辆宣传车,赴8个县(市)29个圩镇,开展春播天气服务和“科技集市”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是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民对气象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农村这一形势,满足农民运用科学致富的要求,我们在春播期间深入农村圩镇,一方面关心了解农村生产,向当地党政领导提供今年天气趋势和展望,特别  相似文献   

7.
做好气象业务技术工作总结是撰写气象科技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但两者不能等同。科技期刊不会接受气象业务技术工作总结,只有气象科技论文才能在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气象科技人员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必要的。气象科技论文有别于气象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代码与数制     
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我们在79年第11期“陕西气象”上已经作了简要介绍。信息化与计算机的内在关系,有必要向读者作些概述,使大家对我国目前气象资料处理现代化进一步了解。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把气象观测记录的数字和字母,译成代码的形式,才能与电子计算机通溶,所以代码是气象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9.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气象事业经历了50个春秋。50年来,经过壮乡几代风云儿女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广西气象事业在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广西气象事业50年的峥嵘岁月,我们思绪万千,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广西气象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前30年和后20年两个大阶段。前一阶段是创业发展时期,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快速、飞跃发展时期。1 曲折前进的30年  在广西解放以前,经过不少气象人员的艰辛努力,广西气象事业有了初始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中…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气象部门审计监督,既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又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使广大气象工作者了解审计,支持审计,推动气象内审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气象事业发展服务,现就有关审计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专门审计人员进行的一种专业经济监督,是独...  相似文献   

11.
6月 7~ 1 2日 ,根据省局的安排 ,我们 4位离退休局长在省局老干部处处长蔺善忱的陪同下 ,去本溪和丹东地区的几个台站看看气象事业的发展 ,看看同志们。这次时间虽然较短 ,是走马观花 ,但我们也感到很受启发 ,很受教育。一是现代化的气象技术装备发展很快。两个地区的市县台站的预报、测报一律运用电脑传递信息。宽甸是国家基本站 ,除个别项目外均应用了现代化的遥测技术。二是气象服务工作都很出色。两个地区的气象服务当地政府都很满意 ,丹东市气象局几年来连续被市里评为先进单位 ,不仅当地政府对气象服务满意 ,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也非…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北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次公众气象服务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准确性、气象服务满意度以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及对部分气象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公众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诺布卓夫 《气象学报》1953,24(1):148-158
苏联人民希望而且也应当了解过去的科学,以认识将来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科学的方向,是针对着在我国国内建设共产主义的重大任务的。 一本好的气象学史应当表现出最大的创造力量。而我们的作者、编辑、出版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气象服务的信息要求也与日俱增,这为气象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气象探测业务系统的建设在世界各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由此而得到的丰富多彩的气象信息改变了气象科学原有内涵,大大提高了气象服务水平.在我国,一个气象探测现代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气象探测业务建设的状况作一综述,让广大读者对现代气象探测有所了解,也许对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秀英  李晓东 《气象》2001,27(12):1-2
引 言《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是气象类和国家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1] ,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 ,其发行量在气象类刊物中遥遥领先。为了更好地使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对《气象》刊载文章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对 2 0 0 0年《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的分析 ,有助于编者、作者、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刊物的情况 ,以便共同努力办好刊物。载文情况分析可为主管部门和相关权威机构客观定量化地评价期刊提供参考。《气象》杂志 2 0 0 0年全年 (1 2期 )共刊载论文 1 90篇 ,这其中不包括书评…  相似文献   

16.
从这期开始,我们新辟了一个“气象用户园地”,主要刊登气象用户在使用了气象服务产品之后在生产中得到的效益和对气象服务的建议和意见、要求。从这块园地中我们可以看到气象服务后的反馈信息,了解气象工作的价值,以及如何改进服务工作和拓宽服务领域。这期我们仅刊登了有气象台提供的用户反馈信息,我们希望各级气象部门加强服务效益或意见的搜集,把这些用户的客观的评价提供给全省的气象界同行们,供大家借鉴、思考,以促进气象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应德国气象局局长Wolfgang Kusch先生的邀请,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率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7人于2007年8月27~31日访问了德国气象局。在此期间,中国气象代表团与以Wolfgang Kusch先生为团长的德国气象代表团举行了双边合作会议,并于8月31日考察了Hohenpeissenberg观象台。根据出访预案,在王守荣副局长的带领下,代表团成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初冬时节,为了让我们这些工作不久的气象新兵了解广大基层台站的运行情况,体验气象工作者在偏远台站的工作和生活,特安排我们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海力素气象站走基层。说起内蒙古,原以为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风光,直到客机越过一片广袤的沙漠,满眼尽是绵延无尽的沙丘,才幡然醒悟,原来初冬的内蒙古还有着如此狂野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送走了光辉的2000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山西气象事业处处凝聚着气象人开拓创新、拼搏奋斗、默默奉献的业绩和成就,展现着山西气象事业跨入新千年、走向新世纪的崭新画卷。  新千年的第一年是辉煌的一年,也是山西气象事业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我们胜利完成了“山西气象事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豪情满怀地跨入了“十五计划”的发展时期。全省气象部门在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促进了气象监测、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基础打好了,气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要搞好地面测报工作,必须依靠科学管理,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体会,归纳如下:南宁地区所辖14个县(市)气象局(1994年后为12个县局),其中有一个国家基本站,有6个航报站,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