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风成沉积物的沉积学特点,并着重介绍了现代风成沉积物中发育的生物遗迹的类型及组合特征,认为生物遗迹组合是判别地史时期风成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200多年来,冰川改变了大地的形貌,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路向。今天我们沿着地理走向,考察──帕洛特群岛位于芬兰与瑞典之间小斯尼亚湾最狭窄的部分,住在这群多石岛屿上并拥有土地的人,每个世纪都举行一种不寻常的仪式两次:瓜分那些确实从海上升起的新土地。光是过去的200多年间,那里已出现了几百个新岛,另外还有若干分隔小岛的水道已经消失。有些地质学家推测,再过几千年,这些小岛可能会演变成为一道陆桥,把海湾的大部分改造成为一个淡水湖。新出现的土地是北斯堪底纳维亚半岛一条巨大冰J;【的遗物。这条冰川以前像一大团糠…  相似文献   

3.
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0(2):33-33
赣榆为古地。名称最早见于骊山始皇陵出土的刑徒墓志瓦片刻文。西周、春秋时期,舆地属莒、祝其小国。县治西有夹谷山,为孔子相鲁时齐鲁会盟之地。事虽邈远,可稽典籍却多,故址遗迹仍可辨寻。  相似文献   

5.
鉴明 《海洋世界》2004,(2):45-46
天尽头在哪里?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有一长长的、窄窄的呷角,像一只尖尖的鹿角深深地插入黄海之中。这个三面临海的呷角叫成山头,当地人称它成山角。  相似文献   

6.
深沪弯古森林遗迹和牡蛎礁的^14C年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明亮  许志峰 《台湾海峡》1991,10(1):101-102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运用地形地貌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测年以及地震地层学等方法。论述了南海北部120-150m水深范围内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古海岸线这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研究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及古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古贝壳堤是距今5000年~500年间形成的,有“天然博物馆”之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极为珍贵的海洋遗迹,天津市将建设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古贝壳堤展示中心。 古贝壳堤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津滨海平原东部地区,分布有4道基本平行于现代海岸的贝壳堤,是由古代的潮汐、风浪将近海海底贝壳搬运堆积而成的。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贝壳堤之一  相似文献   

9.
等深岩识别标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等深岩的识别标志可分为沉积学标志、古生物学标志和古地理标志三大类。沉这标志主要是成份、粒度、分选以及沉积构造等。研究发现,遗迹化石也是一个重要的识别标志。等深岩往往与Nereites遗迹相伴 生,特别与其中的网状遗迹类关系密切。而且,网状遗这的Paleodictyon遗迹还可用来指示着深流方向。由于各种标志大多具有多解性,因此在识别等深岩时应采用多种标志的综合。  相似文献   

10.
从古海平面遗迹看晚更新世中国海的高海面高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尚仁 《热带海洋》1997,16(3):23-31
众渤海到南海分布的几十至上百米宽的不第蚀平台,与全 新世类高的晚更新世海积地面和同期滨海相粘性土的顶面高程,是确定晚更新世,尤其是距今4万至2万中国海的高每面接近现在海面的3项古海面遗迹证据。选择证据以大陆海岸,岩岸和沙坝泻湖海岸为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洋遗迹图像出现色偏、细节模糊等现象,导致海洋测绘等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颜色校正及特征融合的海洋遗迹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改进传统颜色校正以缩小色彩衰减程度;其次使用深层信息提取模块获取细节信息,并加入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保证图像视觉的完整性;最后提出特征融合模块融合深层细节和尺度特征信息,输出清晰海洋遗迹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将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真实海洋遗迹图像的清晰度,而且在数据集上的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的经典及新颖算法,为海洋测绘等领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地质学界对大地构造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研究者各自从不同的观点出发,从各个角度,总结了中国地壳构造发展规律。以立论根据和研究方面不同,大致可分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60余年,仍然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以及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亟须对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因此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成为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章剖析了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对策,包括:厘清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的关系;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与海水养殖之间的矛盾;优化自然保护区向陆一侧边界线;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控政策等。调整后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4.66 km2,比原自然保护区面积减少1.17 km2。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为7 km2,一般控制区面积为17.66 km2。为编制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和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贝类病害学研究进展:Ⅲ.贝类的敌害学和肿瘤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贝类敌害学和肿瘤病学研究的概况,在先前对贝类微生物病和寄生虫病学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贝病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南海及周边部分地区特提斯构造遗迹: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全球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特征的研究表明,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古气候标志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北巴拉望地块卡拉棉群岛科龙岛的晚三叠世沉积中发育反映较干燥古气候特征的鲕状灰岩,因此在古气候特征方面,北巴拉望地块晚三叠世地层不能与华南和印支地块同期地层对比,而应该与印度地块北缘喜马拉雅地区(向西)和琉球群岛(向东)对比。根据该古气候分析,北巴拉望地块在晚三叠世时应该位于南部亚热带较干燥气候带内,其晚三叠世的古地理位置比印支地块更靠南。对南海及南海周边部分地特提斯构造遗迹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区相关构造带的性质及正确恢复南海扩张之前该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南海北部陆缘区也是研究解决特提斯构造向东延伸问题以及特提斯构造-太平洋构造时空转化问题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16.
在对福建深沪湾地学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基础上,对福建深沪湾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统计研究,并对其中的地质遗迹景观和类型进行系统分类,着重对海底古森林、古牡蛎滩、红土台地、古人类活动遗迹发现点和海蚀地貌等核心地质景观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科学意义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薛钊 《海洋世界》2010,(6):77-80
"海洋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你不必从海底把东西带上来观赏。‘远程参与’可以把你带到那里,带到现场。真实的遗址远比遗物重要。事实上,从历史遗迹中取走东西会给下一代造成损失。我们现在拥有了技术,可以清楚创造、展示水下博物馆并让人们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探访它们。我们不必要毁坏这个世界来欣赏它。"——罗伯特·巴拉德  相似文献   

18.
环境沉积学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沉积学是在地球科学发展到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全球变化4个主题展开工作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指利用沉积学的数据、原理及研究方法,研究人类活动与沉积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用以解决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所碰到的和可能引起的与沉积学相关问题的学科,它的目标是探求防治对策,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与沉积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问题、地质灾害研究、城市工程研究和矿业开发环境问题等。环境沉积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目前已得到了重视,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等研究都是值得注意的前沿课题。未来的环境沉积学必将向环境保护、遏止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南岛海岸带野外考察,在文昌市铜鼓岭石头公园观察到高程为30m的海平面遗迹,在东方市黄流镇观察到高程为25~35m的海平面遗迹,在三亚市鹿回头观察到高程为2.5m的海平面遗迹。综合研究前人在该区关于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成果,得出如下几点初步认识:(1)南海及其周缘地区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呈下降趋势,海平面最高位置出现在7000a左右、高于现代海平面3m左右的位置;(2)南海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遗迹所揭示的古海平面高程的差异性是古海平面本身持续下降和该区地壳差异性垂直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3)南海及其周缘地区中全新世期间中央海盆及其西缘的珠江口、红河、湄公河和昭披耶河4个河流三角洲地区为构造沉降区,而南海周缘的台湾岛、雷州半岛、印支半岛、南马来半岛、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6个地区为构造抬升区,抬升幅度最大的地方在台湾岛。  相似文献   

20.
郑重 《海洋科学》1991,15(6):17-19
我国浮游生物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科学的历史长河中,仅仅走过40多个春秋;但在浮游生物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它已从过去比较原始的描述性分类、形态阶段,发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