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地球》2016,(8)
正中国地质博物馆有一批特殊的收藏,这些藏品有些或许"貌不惊人",但它们却代表了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地质事业的重视,双筒猎枪、柴达木之宝、地质笔记……这一系列珍贵藏品背后的故事,都饱含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当代领导人对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关怀和鼓舞。  相似文献   

3.
4.
5.
众所周知,80—90%的地震不是发生在大陆上(然而在大陆上地震会引起强烈破坏),而是发生在海洋底下。在海洋底下发生的地震,对人不但会直接(首先在油气开采地区)构成威胁,而且还会由于产生有破坏力的海浪(海啸)而构成威胁。通常只用地面上相当密集的地震台网观测地震,这些台网由于远离海底地震震源而不可能详细地弄清海底发生的各种过程。此外,它们还会提供失真的地球地震  相似文献   

6.
地不书签     
《地球》2014,(7):109-109
蓝藻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液化不可怕     
预想不久的将来,关东南部或东海地方有大地震发生,并对其灾害进行了预估。尽管预计届时由地基液化造成的结构物灾害会很大,但对液化引起的死亡数却预估为零。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8.
南沙地块内破裂不整合与碰撞不整合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廷贾断裂以东的南沙地块与南海北部陆缘共轭,因此其构造过程研究对认识整个南海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地震资料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揭示,破裂不整合面(BU)和碰撞不整合面(CU)是控制南沙地块内盆地演化的骨架界面;为了揭示南沙地块内的主要构造过程,本文利用地震剖面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侧重对两个重要界面开展构造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吴明熙 《地震学报》1989,11(2):204-210
本文系统地求解了不连续走时曲线的反演问题.所得到的解答表明,除了在低速层(若存在)内,其余各处的速度分布以及低速层的厚度均可唯一地确定.本文指出Slichter(1932)关于低速层厚度上界的推导和Gerver-Markushevich(1966)的反演公式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有关的文件中已对地震区划图的不适用范围作了规定,但规定条文比较简略,社会上仍存在夸大其适用范围的现象,该文拟通过对地震区划图的不适用范围及补救措施的讲述,来促使更科学合理的运用地震区划图。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大陆汇聚速率、地壳流变强度以及岩石圈热结构等三种主要动力学参数对大陆俯冲碰撞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对大陆不稳定俯冲的发育条件、主要类型以及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探讨.模拟结果表明,有利于弱化大陆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动力学条件,如低流变强度地壳、岩石圈高温热结构或低汇聚速率等,对大陆不稳定俯冲的形成均起到积极作用.根据俯冲大陆的动力学演化特征可将大陆不稳定俯冲概括为"多阶段断离"型、"持续性流入"型和"大规模拆沉"型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发育分别与低汇聚速率、中-高速汇聚的大陆岩石圈高温热结构和低汇聚速率下的中等-高流变强度地壳有关.模拟结果也显示,大陆碰撞区域内岩石部分熔融的分布受地壳流变性质的显著影响.这些模拟结果为认知特定地球动力学背景下不同俯冲条件孕育的大陆俯冲格局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昆元  黄冰树 《地震研究》1995,18(4):350-356
本文论述了MYCIN不精确推理在理论上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实践进行了讨论。指出只要我们在应用中注意到MYCIN模型可能出现的错误,那末在地震预报中应用这一不精确推理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最近关于上地幔不均匀性的地震学证据。地震学家们在关于上地幔结构低阶球谐展开的看法正逐步趋于一致的同时,关于短和中等波长特征仍存在激烈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对40例隐性椎管闭合不全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此症的临床和放射学诊断曾经是个困难的问题。自CT和MR问世后,这个难题已获解决。在隐性椎管闭合不全的患者中,早日进行手术治疗能够阻止神经症状的进展。所以应尽早做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内外轨道高低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拟合函数,通过编程数值计算分别对比研究了普通线路谱和高速线路谱对行车平稳舒适性、安全性、轮轨动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科院干线谱和原长沙铁道学院谱激励下列车的平稳舒适性略优于美国六级谱,而前者的轮轨动力效应介于美国六级谱和美国五级谱之间,后者则与美国六级谱相当;时速120 km等级普通线路谱和时速160 km等级提速线路谱引起的列车行驶平稳性介于美国五级谱和六级谱之间,轮轨动力效应与美国六级谱较一致;铁科院郑武线高速谱和时速200 km等级提速线路谱引起的列车平稳舒适性介于德国高干扰谱和低干扰谱之间,而前者引起的轮轨力大于德国轨道谱,后者则与德国低干扰谱相当.同时采用三角级法给出各轨道谱的时域样本,作为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的轮轨激励输入,仿真计算了青藏客车YZ25T在普通轨道谱激扰下以时速90 km/h行驶和高速轨道谱激励下以时速200 km/h行驶时的轮轨竖向作用力,较好地验证了基于轨道谱密度函数的轮轨力效应分析结果.研究成果可为列车行驶振动反应分析中轮-轨不平顺激励谱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