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光荣 《矿床地质》1990,9(3):223-230
太平洋大金环由苏联М.И.齐克松于1979年在《太平洋区成矿分带》一书中提出,最近十年来太平洋地区进行了许多金矿地质和找矿工作。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对普查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探讨了伊齐克松留下来的大金环的三段空白区,论证了大金环的可能连续性。笔者对伊齐克松反复强调的太平洋成矿带和大金环的不对称性问题提出修正意见,认为不对称现象往往是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不够的反映,是重要的预测目标和工作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陈丹丹 《地质与勘探》2017,53(1):187-197
巴布亚新几内亚利希尔岛拉多拉姆金矿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澳板块的板块边界部位,为西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碱性侵入岩有关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床赋存在Luise火山内,成矿与更新世碱性二长闪长岩侵入体有关,该岩体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下被流体交代的上地幔的部分熔融。矿床的矿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岩体侵入后形成斑岩铜矿化,并在之后逐渐过渡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该类矿床在成矿过程和矿体的分布明显受到区域性构造、蚀变带和成矿有关角砾岩等成矿结构面的控制,在找矿标志上具有特定的物化探和地质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希晚古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新疆阿希晚古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它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的中、新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揭示了该区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条件,论证了阿希金矿的矿床成因和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希晚古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贾斌  毋瑞身 《贵金属地质》1999,8(4):199-208
论述了新疆阿希晚古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它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的中,新生代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具有许多相似之我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条件,论证了阿希金矿的矿床成因和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5.
周瑶琪  赵士宝 《地球科学》2004,29(5):575-582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 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陆板块伴随新生洋壳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而逐渐消亡并拼接到环太平洋大陆边缘, 与此同时, 环太平洋构造域开始形成.这种以太平洋构造域为中心的深部构造热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环太平洋大陆板块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1980~1986年对北美、南美、西澳、西非和西欧部分产金国家金矿地质和生产方面的考察,结合我国黄金事业发展的需要,扼要地论述了金矿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探工作进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趋向,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围绕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六、七年中发现的大型金矿在成矿认识与勘探中的成就,重点剖析了卡林型金矿、环太平洋带浅成低温热掖型金矿、赫姆洛金矿等实例。同时,对断裂控矿新模型与砂金的表生再生富集作用等科研新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鳊板块的交汇地带,区域成矿背景可分为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各成矿域有不同的演化历史与成矿特征。因此,我国金矿成矿环境多样,矿床类型繁杂,金矿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具有区域集中的趋势和地域的差异,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有不同的金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发展的采金热,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原有岩金主要类型如太古代绿岩型金矿,长林型金矿又有新的发现,并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一些新类型的岩金找矿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环太平洋带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已成为找矿热点。了解国外金矿勘探新发现及找矿趋势,对岩金地质找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地质报》报道,我国金矿分布很广泛,按板块构造与金矿的关系,可划分出塔里木—中朝板块金矿成矿域、准噶尔金矿成矿域、华南金矿成矿域和冈底斯—拉萨金矿成矿域。按金矿化与大地构造格局的空间分布关系,可分为华北型金矿化域、扬子型金矿化域、华南型金矿化域、滨太平洋型金矿化域和天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金厂金矿位于黑龙江东宁县境内,是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该区南临华北地台北缘,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接合部位.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区域上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一系列隆起和凹陷带,构造线总体走向以NE和NNE向为主.  相似文献   

11.
《地质与资源》1996,5(2):154-160
环西南太平洋与斑岩有关的碳酸盐-贱金属金矿床系列通过对环西南太平洋各金矿的对比,有助于对与斑岩有关的中温热液金矿床的分类。碳酸盐-贱金属金矿系列形成于斑岩体周围相对较高的层位中。侵入角砾岩及低平火山口角砾岩筒,是成矿前岩浆蒸气爆发的产物。岩浆去气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撞击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假说,解释了太平洋构造域的成因,并为二叠纪末全球性板块的破裂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制。作者认为,全球性的大规模的板块运动是由于P—T间大规模的岩石圈破裂活动而开始的。而岩石圈的大规模破裂则起因子这一时期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一起巨大规模的撞击事件。这一撞击事件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四大洋的形成。大量的证据表明,P—T之间地球上确实发生了一起巨大规模的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事件,星伤就是经后期改造过的太平洋。太平洋作为一个经后期板块运动破坏的古老的撞击坑的特征是明显的。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带边缘和西南太平洋板块之上的古太平洋大陆的残块,暗示了太平洋撞击构造的一段漫长的破坏过程。显然这一破坏、改造过程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在太平洋撞击构造形成的同时,陨星撞破岩石圈进入了地幔之中。这就导致了位于太平洋对面位置的大西洋的初始分裂,从而开始洋壳增生,形成大西洋,与大西洋相似,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成因也是与古太平洋大陆的破碎和全球规模的破裂系统分不开的。它们都与地幔软流圈物质充填太平洋窟窿的运动密切相关。它们虽具有相同的成因,但在强烈活动的时间和规模上、则因为与太平洋撞击构造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不同。关于西太平洋海台和火山岛链的成因、至今尚无定论。作者认为它们都是古太平洋大陆的残块。在它们的底下几乎都可能存在花岗质地壳。它们的分布是与太平洋撞击构造的破坏过程(尤其是与这一过程的最初阶段)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贯彻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我们根据历年来掌握的国内地质矿产资料和环太平洋一些国家有关火山岩地区的金矿文献材料.对我国火山岩地区的金矿  相似文献   

14.
王运军 《地质与资源》1993,2(2):156-164
黑龙江省东部中一新生代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大面积分布,它们形成于以前寒武纪变质岩为基底的构造-岩浆活化区,从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岩带。资料表明,该区具有寻找火山岩型金矿的良好前景,团结沟大型火山热液金矿床即是范例。本文从地质背景、典型金矿特征、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异常等方面,探讨了该区中一新生代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前景并划分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矿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环境特征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永福 《地球学报》1995,16(2):177-181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地带,其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可分为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它们有着独具的演化历史与成矿特征。因此,我国金矿成矿环境比较多样,矿床类型亦较繁多,并多具活动性陆壳的成矿特征。金矿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热液矿床多具后生特征。矿床类型以交代-重熔花岗质杂岩中的玲珑-焦家式金矿为最重要,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石英脉型和糜棱岩带型金矿次之,微细浸染型和火山热液型金矿亦有一定远景,金矿资源比为:岩金占51.7%,伴生金占31.48%,砂金占16.76%。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延边东部地区是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金、铜矿化集中区.九三沟金矿位于集中区内,复兴地区属九三沟金矿外围,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在充分研究地质背景前提下,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扫面,圈定Au异常6处,而后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大功率激电测深和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圈定了若干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择优开展槽探和钻探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7.
14MaB.P.澳大利亚板块对赤道太平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美国NASA的GISS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14MaB.P.时期与现代情景下的澳大利亚板块不同位置对赤道太平洋的影响。结果表明:14MaB.P.澳大利亚板块位置较现代偏南时,海洋次表层南赤道海水穿过印度尼西亚通道直接进入印度洋,注入赤道潜流的南赤道海水减少,使得赤道潜流主要来源于北赤道海水,造成赤道太平洋海温比现在冷,其中以赤道西太平洋海温降低幅度最大。而在海洋近表层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由于进入海洋的净能量增加和西向风应力加强的共同作用,使得14MaB.P.时海温较之现代情景下要低0.2℃左右。此外,14MaB.P.澳大利亚板块较现代偏南时,赤道太平洋地区的降水量少于现代。  相似文献   

18.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点、分布和找矿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概念,最初由Lindgren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活动带上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浅成低温金矿"热.浅成低温金矿具有低温、低压、低盐度、成矿深度浅的特点.矿化作用发生在火山活动晚期,最终定位于火山地热系统波及范围内.全球浅成低温金矿明显呈集中成带分布的特点,绝大多数分布在著名的环太平洋带、古特提斯带和中亚-蒙古(古亚洲)带.此类金矿成矿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大体是①第三纪(最重要)、②第四纪更新世(次重要)、③中生代(重要)、④石炭-二叠纪(次要).成矿环境主要为岛弧带、板内走滑断裂带和上叠火山盆地、陆内裂谷.我国地处三大浅成低温成矿带分布区,已经发现诸如阿希、团结沟、紫金山等金(铜)矿床,找寻同类矿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