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抓住邢台地震不放的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邢台地震30周年,唐山地震20周年,笔者回顾了在邢台现场十多年工作中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号召的体会和许多 重要指示的理解及所走过的科研里程及在地震预报研究中诸多概念的提出和进展,都是在总理精神鼓舞下,强烈的责任感趋势下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付虹 《地震研究》2020,(2):207-207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正式提出中国要搞地震预报。1970年通海7.8级地震后,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地震局,从那时起,大量的地震观测台站开始在大陆地区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正式纳入了国家政府行为。实际的地震预报比之前预期的要难得多,在中国50多年的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中,经历了1976年唐山、2008年汶川等大地震预报失败的惨痛教训,遵循周总理“对今后的地震估计,要做两手准备。当地可以建立值班制度,警觉一点,一有情况,招呼一下,往外跑,避免伤亡”的指示.  相似文献   

3.
任重道远的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在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地震预报的课题。1958年,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以郭增建为首的的科研人员组成了“地震预报考查队”,赴甘肃和宁夏地区收集、了解1920年海原大地震大量的宏观前兆及地质条件等资料,奏响了我国现代地震预测研究的序曲。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强烈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造成人民生产财产巨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当天周恩来总理赶到邢台,并来到地震工作者中间,他说:“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希望你们这一代能解决…  相似文献   

4.
1966年3月8日邢台6.8级地震,是解放后发生在我国人口稠密地区,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的第一次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政领导部门极为关切和重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对地震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工业部、国家测绘总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24个单位450多名科技人员赶到地震现场,进行地震考查和研究工作。邢台地震是我国地震工  相似文献   

5.
1975年2月4日,中国辽宁发布地震预报,辽宁省南部100多万人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区, 2个半小时之后,海城发生7.3级地震,震区范围内人员伤亡损失降到最低,此次地震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归功于1966年邢台地震后国家大力推动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7月的北京,天气炎热.敏感的人一想起唐山地震,就会不寒而栗.在新盖起的全国地震预报中心大楼,我们见到了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副司长陈章立.从他那始终严肃的表情,我体察到折磨地震工作者整整10年的沉重心情.“20年来,我国地震监测从未中断,”陈章立告诉记者,“当时唐山地震没有预报,是人们对地震成因还不全知造成的.”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在余震未断,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灾区,提出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从那以后,国家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测绘局等单位抽出人力,组建了国家地震局,地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工作的发展历史 1966年3月邢台相继发生6.8和7.2级强震后,在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很快建立和发展起来,地震地下水(当时只有水位和水氡)也做为地震前兆观测项目之一投入现场观测,先后有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贵阳地球化学所等单位,分别在邢台震区内的宁晋、隆尧、四芝兰和京、津地区建立了水化和水位观测站或观测点。自1968年有正式观测资料以来至今已有18年的观测历史,18年来该项工作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即:初期建立与快速发展阶段;经历强震检验与经验积累阶段;完善观测系统和调整巩固阶段。  相似文献   

8.
李小邨  李燕 《高原地震》2008,20(1):68-69
0 引言 我国的地震专业队伍是从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以后,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起来的。40多年来,地震专业队伍从小到大,从群测群防到规范化、现代化,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是迄今地震预报难关尚未攻克,我们还不能从大量的观测资料中区分出哪些是地震前兆,哪些是干扰因素,只好留待以后科学进步了,再来分析利用这些观测数据。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地震档案工作,好好保存这些宝贵的地震档案。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六年邢台发生了强烈地震,震撼了大半个中国,给邢台地区的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面对地震造成的灾难,敬爱的周思来总理立即亲赴灾区慰问视察,迅速组织党政军和科技战线的人力物力,抗震救灾,进行科学研究,并且严肃地、科学地提出了地震预报研究的课题.抓住邢台地震不放,专门组织中央直属科研单位和有关机构赴震区现场考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并付诸实现.召开邢台地震科学讨论会,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规划地震科学研究的兰图.为我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观测研究是其基本研究途径;对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观测预测实践;地震前兆和短临预报是地震预报的难点,突破它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观测与预测科学实践。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已取得了200余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例实测资料,既经历了1966—1976年的7级地震活跃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