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迅速增加,测绘部门在城区内建立的控制点也正在逐步加密.控制点被破坏的可能性逐渐增加,其资料的更新也变得异常频繁.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对控制点资料进行管理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测绘工作的需要.为此,本文在.NET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利用ArcGIS Server和ArcSDE相关技术设计并构建了测量控制点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测量控制点地图发布、控制点高效查询、控制点在线编辑等功能,有效地完善了对测量控制点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地震灾区测绘项目中,由于当地的高等级测量控制点均被破坏,更由于时间紧迫,地形复杂,所以采用传统技术无法完成控制测量任务,索佳的MRS-移动参考站技术解决了上述诸多难题,MRS新技术在长距离、高精度、高可靠性方面在实际测绘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超站仪是将全站仪与GNSS整合在一起的新型测量设备,使用超站仪测量,无须控制点,利用CORS系统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采用GNSS RTK技术获取测站点坐标和高程,并按全站仪功能进行地形要素采集。本文以Trimble S6超站仪为研究对象,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应用中提高了检验效率,实现了检验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已日趋成熟,如何针对欠发达国家在没有自身坐标系统和控制点的情况下进行公路测量,是研究的目标。以南苏丹公路测绘项目为研究背景,所采用的GPS控制方法成功解决了该测区在没有椭球参数、任何控制点及测量资料的情况下的平面控制测量的问题,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对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普及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量控制点管理系统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之一,许多测绘单位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IS)来实现,但因缺乏地理信息作数据平台,致使查询结果很不直观。为达到图、文、表并茂的效果,以方便外业测量查找控制点位,提出了利用组件式GIS(MO控件)与MIS无缝集成技术管理测量控制点的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法能实现对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航天摄影测量技术实施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对地球及其他星球的测绘,实现对目标的三维高精度定位,是目前航天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三线阵CCD相机的成像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基于卫星平台的三线阵影像立体测绘方法,分析了卫星总体参数等对测绘精度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航天技术的现状和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测绘精度要求,提出并简要论述了传输型卫星摄影测量系统的技术要点。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规划测量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诸如控制点毁坏、丢失和不通视等等,使得传统的测量手段测量精度得不到保障。RTK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以其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率等显著特点而备受广大测绘工作者欢迎。由于RTK能实时提供待定点的坐标,较静态定位方式给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实现RTK作业的关键在于基准站能够把其观测到的卫星数据实时地传送给所有的移动站。  相似文献   

8.
测量机器人在标靶控制点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机器人的高速度、高精度及智能化特点,拓宽了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Leica TCA2003则是其代表产品之一,该产品的高精度和利用反射片测距功能,提高了3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的工作效率。结合国家体育场结构监测,探讨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3维激光扫描中标靶控制点测量的实践和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萌  丁克良 《测绘通报》2012,(Z1):62-65,81
GPS-RTK技术是一项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传统的RTK技术一般要求基准站必须架设在已知点上,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存在已知点距离测区较远或者测区内没有已知WGS-84坐标控制点的问题。RTK任意基站技术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该问题,此时基准站时位置可以任意选取,通过测量测区内多个控制点然后进行坐标转换,从而将测得的WGS-84坐标直接转换为当地坐标和高程。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相似文献   

10.
曹群 《东北测绘》2013,(4):153-154
通过实例,阐述了为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对测量控制点的兼容性进行分析、对控制点进行优化选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进行控制点的选择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GPS辅助航测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了传统像片控制测量的作业成本,优化了传统空三加密工序的技术流程,缩短了航测成图周期。以1∶25000地形图测绘生产为例,介绍了并进行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PS辅助空三试验,分析并比较了空三方法的加密精度,得出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的GPS辅助摄影进行中小比例尺航测成图时新的像控布点、像控测量以及GPS辅助空三加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市级测绘部门在多年的外业测量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像控点数据.由于早期像控点数据以文件方式管理,点之记录入时未统一标准,因此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像控点精细管理.本文针对像控点管理工作,基于ArcGIS Web AppBuilder框架,以ArcGIS Enterprise为后台,采用ArcGIS ...  相似文献   

13.
nRF401无线通信模块在弹道修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技术和DSP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在弹药飞行过程中,实时空间信息由GPS接收机接收,并由DSP处理器处理和弹道修正,并将实时空间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到地面可视化弹道修正观察系统,进行实时观测和实时控制。并对弹载修正系统硬件和软件、基于nRF401技术无线通讯模块、基于VB技术地面弹道修正观察系统等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郑平元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11,36(5):203-204
在工程施工放样阶段,一般根据现场附近的已知控制点,将建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然而,由于施工过程的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已知控制点往往找不到.本文提出了基于AutoCAD的图形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已有建筑物解析计算出假定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假定控制点与设计建筑物的关系进行放样的方法.并且探讨了此方法的放样精度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些年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数字线划图(DLG)采集的方式不再单一,人们开始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来获取DLG数据,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大比例尺DLG,需要布设多个控制点,实施过程耗时耗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向量方位角的点位误差校正法,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获取大比例尺DLG。该方法通过无人机采集的POS数据对地面点坐标进行解算,以少量的特征检测点的点位误差作为位移向量,并计算该误差向量的坐标方位角,将观测向量的方位角平均值确定为误差偏移方向、平面中误差为偏移距离,对DLG进行整体误差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在无控制点采集的情况下,精度能够达到1∶500 DLG的要求,为无人机快速、高效地获取大比例尺DLG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军  王勇 《北京测绘》2013,(6):73-76
株洲市基于CGCS2000的城市控制网升级改造,获取了株洲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城市控制点及升级改造后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并通过了检测验收;改造升级了的株洲城市控制网,更新了株洲市控制网的1954坐标,建立了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坐标的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CZT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作为一种快速获取像控点坐标的方法,不需要同步联测,可在大面积正射影像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时段长度观测数据的精密单点定位和ITRF2014框架瞬时历元坐标向CGCS2000坐标转换两个方面的探讨,分析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像控点测量并实现正射影像生产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以60 min观测时长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并利用框架转换参数和格网速度场实现像控点CGCS2000坐标获取的最大点位误差为0.38 m,可以满足国土调查1∶10 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底图生产像控点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65 m射电望远镜的背架安装做了尝试,取得较满意的结果.针对天线背架尺寸大、质量重、焊接变形大、几何精度要求高等特性,采用全站仪工业测量系统实现背架的快速、无接触、高精度定位测量,点位测量精度优于1 mm;采用独特的施工工艺和焊接技术,最大限度控制焊接变形,最终点位偏差优于1.5 cm.提出基于设计坐标系建立安装测量...  相似文献   

19.
韦武化 《北京测绘》2020,(4):561-565
随着人们对隧道建筑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基于原有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隧道断面信息获取,并通过获取到的信息构建断面坐标系。通过点云计算完成断面信息数据的预处理,采用坐标系变换、点云信息分离、信息滤波以及信息去噪完成预处理过程。基于对隧道断面变形形式的过往研究,选择椭圆方程完成对隧道断面变形测量的控制。至此,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完成。设计对比实验,与原有测量方法相比,此方法的测量图像与样本图像更为相似。因而,此方法在隧道的测量中更有效,效果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