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防洪影响评价的有关规范,分析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引黄充填复垦项目对黄河河势的影响,以及黄河对项目运用的影响,就影响作出防洪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3月19日上午,济宁市在北京召开济宁采煤塌陷地引黄填充复垦可行性论证会。济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典型的资源城市,是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该市的煤炭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带来诸如土地塌陷、耕地减少、就业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济宁市委、  相似文献   

3.
秦磊  赵媛 《山东地质》2012,(4):67-68
近日,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及济宁市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兖州市兴隆庄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项目资料、实地查验工程质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了严格检查。验收组认为两个项目能够严格组织实施,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北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少茹 《安徽地质》2006,16(3):208-211,214
淮北市煤炭开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塌陷。传统的土地复垦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了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循环经济型产业链。为采煤塌陷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调查研究,建立了一个由3级递阶系统(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3大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1项指标构成的塌陷地复垦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评价模型。运用该评价模型,对积水较深的塌陷地、积水较浅或季节性积水的塌陷地、无积水塌陷地3种情况下,农业复垦、林业复垦、渔业复垦和旅游业复垦4种典型复垦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对塌陷地复垦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2011年以来,梁山县在省级大路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试点利用黄河泥沙淤改项目区内涝洼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48.67余公顷。项目的实验成功,为下步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土地复垦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几种传统方法及生态治理模式。结合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通过传统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效益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煤塌陷地以生态治理为主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鲁西南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特点及其主要危害,总结了采煤塌陷灾害的防、减措施和本区4种成功的塌陷地治理模式,并远景性地提出了运用黄河落淤法治理塌陷地和建设湿地改造塌陷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是对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沉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塌陷的土地恢复其农业可利用性的复杂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文结合兖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对在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金乡县国土资源局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一是投资了16万元聘请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编制了《金乡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二是结合生态县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和《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三是按照《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全面落实塌陷地治理任务,与矿山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治理任务。四是积极申报部、省、市级治理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相似文献   

11.
姬宗皓  韩梅  孙高众 《山东地质》2012,(4):39-40,44
济宁市煤炭企业为安全高效开采煤炭资源,开展了煤炭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该技术的实施既释放了地下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又控制了土地塌陷,减少矸石占压,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井开采安全保障程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该技术还存在生产效率低、厚层煤充填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大面积实施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存在的易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地面沉降等。在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判别方法,采用数学统计法、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概率积分法及比拟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定量一半定量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济宁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引起地面沉降诸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建立了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变幅之间的相关关系。集中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济宁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准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和一维地面沉降模型。通过水力联系建立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型 ,运用有限元法对地下水渗流场和地面沉降量进行模拟 ,并对 2 0 0 0年和 2 0 10年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区地面沉降及防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面沉降是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城市出现的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济宁城区1988年发现地面沉降,并以25.2mm/a沉降速度发展。本文从新构造运动、地下水开采、第四系砂土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济宁城区地面沉降的产生原因,指出新构造运动与超量抽取地下水是造成济宁城区地面沉降主要原因;通过对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趋势,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条件的分析,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作出了预测;根据济宁市地处济宁矿区的特点,提出了综合利用地下水、防治济宁城区地面沉降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济宁市煤矿矿集区地面沉陷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济宁地区煤矿资源丰富,但煤矿资源的开采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地面沉陷。本文旨在调查济宁市煤矿矿集区地面沉陷的现状。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最新获取的GeoEye-1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地面沉陷造成的危害。通过遥感调查发现研究区内有地面沉陷积水坑47个,积水面积达2828hm2。地面沉陷已造成了20个村庄的搬迁,破坏土地约2667hm2,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本文使用遥感手段开展地面沉陷调查工作,充分反映了研究区地面沉陷灾害的实际情况,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快速、宏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Mining in areas with a high phreatic water surface leads to groundwater exposur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water in the subsidence bas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 of water is of high import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asonal or perennial ponding caused by mining in areas with high phreatic water surfaces. With the help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he estimated groundwater elevation, and the basis of a mining subsidence prediction model, a model of ponding in subsidence areas has been established. Using this model, the amount of mining subsidence ponding in northern Jining has been calculated. Furthermore, the evolution of ponding has been forecasted.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ponding area is projected to be about 3 m after mine closure. The volume of the new perennial ponding is 0.2–2 million m3 per year and it is negligible to the river confluence in Jining. This model helps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water in the subsidence area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mining subsidence area on the catchment, which would provide a certain basis for the reclam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ocality.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桥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的分析,结合煤层赋存特征,进行了塌陷地预测.并与首采区实际塌陷地对比分析了预测的可靠性。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提出了首采区塌陷地综合治理方案,为恢复矿山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矿可采煤层覆岩石膏体充填是提高资源回采量、防止村镇密集区地面沉降塌陷而采取的一种新措施。以济宁岱庄煤矿石膏体充填孔为例,介绍了该孔的设计、主要技术要求及钻进技术参数。提出了应用PHP—HPAN优质泥浆,以提高钻进速度;正确使用钻具组合,每100m测斜一次以防止钻孔弯曲等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从泥浆配制、焊接、下管、管路加工及安装的质量检验角度,详细介绍了成井的技术要点,并对固井作业中的冲孔、制浆和泵浆几个过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遥感技术,对兖济滕矿区2000-2010年的采煤沉陷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兖济滕矿区累计沉陷面积为88.43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3%。10年来,沉陷区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7.37km^2,增加到2010年的88.43km^2,平均年增沉陷地面积约为3.45km^2。采用遥感手段,在大范围内,可以较直观、准确地确定采煤沉陷区的范围、面积、形态、动态变化等特征,可为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