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以"水"为主题的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拉开帷幕,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其中帆船比赛项目于14日-21日在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半岛海域举行。帆船项目是对海洋环境最敏感的运动项目之一,准确的海流、海浪、潮汐和水温的预测和观测服务关系到帆船比赛的顺利进行。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专门成立了国家海洋局亚运会海洋预报服务中心,组织南海预报中心、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海工程勘察中心等单位,会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实时观测、预报等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为帆船竞赛活动提供详细、准确的海洋预报服务,圆满完成了亚运会的预报服务工作。亚运赛场战鼓激昂,我国海洋预报服务系统上下齐心,在服务保障工作的"战场"上赢得了令人倍感振奋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我国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65年以前,沿海气象台站开展了一些近海海洋气象预报,当时的海浪预报仅是海上风预报的副产品,即根据浦氏风级、浪级对照表查算出来的。开展得比较早的海洋预报项目要算潮汐预报,但也仅限于几个主要港口。1965年以后,海洋预报任务主要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前为总台)和青岛、上海、广州三个海洋预报区台(前为中心站)承担,各项预报业务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扩充。军事部门和国家气象局系统的沿海台站也在海洋气象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我们不但能做渤、黄、东和南海的海洋预报,而且许多项目的预报范围已经延伸到西北太平洋或者更远一些。预报项目日益增加,预报时效也在延长,不少项目已能做到长、中、短期预报结合。预报方法也逐渐多样化、经验外推、数理统计和动力数值方法在预报业务上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几个主要项目谈谈预报业务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成立于1977年,2000年7月加挂广东省海洋预报台牌,持有国家颂发的《海洋环境预报甲级证书》,是国家海洋局设在广州专门从事南海及周围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评估、海洋环境评价的事业单位,其宗旨是为华南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海洋局及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天津市海洋局在塘沽海洋站基础上共建天津市海洋预报台。现在预报台的建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自1999年5月1日起将正式发布天津地区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岸,有约3000km2的...  相似文献   

5.
海洋预报广播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预报即将在中央电视台及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为了便于广大用户更好地使用海洋预报;了解各种要素预报产品制作的技术细节以及采取广播的形式和内容,现按预报要素分别简介如下: 一、海 浪 预 报 海浪是海面上一种比较复杂的波动现象,它影响着海上活动诸方面。大浪直接威胁着船舶航行的安全,并影响其航行速度。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利用海浪和其它水文气象要素的预报,选择船舶最佳航线,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南海的海浪及其预报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 言 南海海区辽阔、地形复杂,海上波浪的大小分布受当时海上的风场和海区地形等因素影响引起明显的变化。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海浪预报实践和对1958-1967年和1958-1972年这两次南海船舶测报中波浪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1],我们对南海海浪的分布规律,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发现了一些在制作海浪预报时应予注意的问题。 二、南海海浪的分布概况 根据《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气候图集》中所编绘的南海各月波浪分布图,可以看出南海的波浪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主要受季风的强弱、进退和变化所影响。南海北部一般于9月份开始出现占优势的东北浪,10月份占优势的东北浪区扩展到南海中部,11月份整个南海均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双台风影响下的海浪预报效果,采用GFS全球预报系统和西北太平洋海洋预报系统预报场驱动区域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针对西北太平洋一次"双台风"共同影响下的台风浪进行了连续5 d逐日72 h预报,并分析了海浪场预报分布特征,检验了耦合模式的海浪预报性。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较好地预报出双台风移动路径,以及双台影响下的海浪分布、演变特征。台风浪的最大有效波高与近中心最大风速成正比、中心最低气压成反比的演变规律与模式预报的较为一致,波高的整体预报效果与卫星高度计观测值较为吻合。但台风浪的预报效果受台风强度、所处海域等影响,远海期间海浪的预报效果要优于近海和台风强度明显变化期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耦合模式的台风浪业务化定量预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海洋环境条件对海上交通、护岸、海上工程、渔业等活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了解海洋、征服海洋、开发海洋的需求更高、更迫切了,而了解、征服、开发海洋则离不开海洋预报。海洋预报的主体是海洋水文气象各要素的预报,包括大风、海雾、气温、海水温度、盐度、海浪、海流、海冰、潮汐、潮流、风暴潮和海啸等。此外还有海洋污染、专业预报(如最佳航线等)。  相似文献   

9.
信息之窗     
《海洋信息》2003,(4):30-32
2003年9月8日,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主办的《南海海洋网》国际互联网站(WWW.scssinfo.com)正式开通。 《南海海洋网》是一个公益性的海洋综合信息网站,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南海区的有关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监察等工作情况;发布南海区海洋预报包括海洋水文、赤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和海上生产活动的增多,海浪的短期预报及长期预测越来越波人们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1994年灾害性海浪的特征,以供沿海地区及从事海洋开发、渔业、运输事业的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六年-八七年度冬季海冰预报会商会于1966年10月20日~2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海军、有关院校和国家海洋局从事海洋预报、调查观测与科研机构,以及生产第一线从事海上安全指挥、海港生产、交通运输和海洋石油等部门共20个单位。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派代表光临指导。会议期间得到了山东省海上安全指挥部的大力协助。 与会代表,首先对一九八六—八七年度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了会商。并对海冰要素、大气环流、大洋海面温度场、天文地球物理因子及气温等资料,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做出了今冬明春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的总趋势预报,将为海上安全指挥、海港与运输和海洋石油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开发一个集港口码头潮汐潮流精细化预报、海上搜救辅助决策、海上溢油及化学品漂移扩散辅助决策、海洋环境预警预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宁波市海洋专题保障预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宁波涉海涉渔部门提供精准直观、灵活多样的各项专题海洋预报产品,更好地服务宁波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政府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海洋预报结果三维可视化,将数值预报结果所要表达的内容以直观的三维形式展示出来,提供一个直观、生动、动态、逼真且多方位、多角度预报结果展示平台,并通过对海洋水动力要素(海浪、潮位、海流)可视化表达方法探讨分析,说明海洋预报三维可视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成为海洋预报结果展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海洋预报是进行海上活动的安全保障,海洋预报系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海洋气象业务的技术支撑。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着海洋业务化预报的发展。采用大气数值模式(WRF)、海洋数值模式(CROCO)和海浪数值模式(SWAN)的多模式高分辨率离线耦合方式,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海洋模式参数化方案,包括浪致混合参数化方案、亚中尺度参数化方案、海山诱导混合参数化方案以及涡旋诱导的沿等密度面和跨等密度面混合参数化方案,并通过同化技术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观测资料相结合,构建一种面向中国边缘海的风浪流多参数耦合预报系统,用于海上风电功率的预报和其他海洋灾害预警。实际观测资料的验证表明,该预报系统能较准确地模拟海上风场、海流、海温、波浪、潮汐等海洋气象要素。同时实现了按需实时可视化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海上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海难事件都与畸形波袭击有关.随着我国经济进步,海上经济和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畸形波对上述海事活动具有严重威胁并可能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现有的数值或经验海浪预报方法不能有效地预报这种灾害性海浪,亟需开发一种可靠的畸形波预报方法,这是海浪研究中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将对畸形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广东气象界里对海浪预报服务情况分析是比较少的,针对2005年12月底到2006年1月初南海东北部石油平台用户对海浪预报产品服务的意见反馈,本文通过分析该时段的天气背景,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实况风浪情况,综合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海浪预报产品进行对比,目的是找出该次预报不成功的事实和原因,给用户有所交代;同时希望通过这类总结分析,对海上风浪预报服务提出警示,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出现,提高专业预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预报台),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授权发布北海地区(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海洋环境预报的职能部门,具有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评估、海洋环境评价甲级资质证书,海域使用测绘乙级证书。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海洋预报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芳  张翔  尹建平 《海洋预报》2013,30(4):93-102
海洋预报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需求驱动着海洋预报的发展。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的发展。国际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式有NLOM、NCOM、HYCOM、NEMO、MOM、POM和ROMS等。在GODAE和GODAEOceanView项目期间,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系统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球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最高达到1/32°,预报时效一般为一周,部分海洋预报系统能够预报诊断海洋涡旋和海洋锋等。未来海洋预报系统的分辨率和预报精度将继续提高,预报要素扩展到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海洋数据同化技术、海洋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模式耦合技术是推动海洋预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种台风浪的数值预报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介绍由台风实时预报气压场资料、海上风的数值模式和台风浪数值模式三者构成的一种台风浪数值预报方法.在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20m以上深水区采用1°×1°网格“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1,2],而在南海和东海近海台风浪多发区内(含浅水区),分成若干小区块,采用(1/4)°×(1/4)°细网格,分别嵌套浅水WAM模式[3].小区域的边界条件由大区域得到的计算结果提供.该方法经过1990、1991、1992年的试报[4]、改进和完善后,于1993年6月开始进入国家海洋预报台的海浪预报业务.已对22个台风过程的台风浪进行模式跟踪预报,即准业务化预报.该方法运行稳定、预报结果也令人满意.1994年7月10日该方法的数值预报产品已在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播出.  相似文献   

20.
一、海洋预报与石油勘探 随着海洋开发日益兴起,海洋预报工作也日趋重要。尤其是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直接影响海上作业的安全,不可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历史上海洋石油钻井装置发生事故,有约一半是由于没有预测到恶劣海况而造成的。1955~1982年的27年里,48次重大事故中有25次与预报失误有关。 近几年来,海上事故接连不断,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次,而且多因海洋预报不准所致。1980年3月,“亚历山大·基兰德号”半潜式浮动钻井船,在挪威近海的恶劣海况中发生事故,123人遇难。1982年2月15日,加拿大的一艘半潜式钻井装置“海洋徘徊者号”在芬兰近海被掀起50英尺高的巨浪打翻,84人丧生。1983年10月26日,美国钻井浮船“格洛玛·爪哇海号”在8316号台风中沉没,70余人葬身海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