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测绘技术在长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兵 《北京测绘》2008,(1):54-55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国家文物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长城保护工程”工作方案。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建立长城记录档案是长城保护工程的基础工作。主要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及相关测绘成果在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和保护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建闽东沿海湿地研究和保护应用3S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为例,介绍了采用3S技术进行湿地调查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总结了新技术应用的经验和体会,以供同行开展类似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保护用地是生态空间的自然主体和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其重要性已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土地利用的主体功能,生态保护用地包括林地、草地、湿地、城市绿地及其他地类。本文将生态用地的保护管理与我国土地管理实践相衔接,选取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分析了我国生态保护用地的资源情况,研究了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用地的利用形势,为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生态保护用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国土资源局把实施“双保”工程作为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壮腰工程”的实施,加快荆州的振兴,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3月,被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全国“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2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11,(5):24-25
2010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在全国开展了保发展保红线工程(以下简称“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完善土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一年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部的有关要求,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圆满完成了“双保工程”各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时相遥感监测与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可为有关部门制定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05、2009和2019年三时相黄河三角洲入海口周边,以及东营属地内黄河沿岸的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分析编码的变化判别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转移情况,从而进行湿地变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05—2009年湿地总面积减少了437 km2,呈减少趋势;2009—2019年湿地总体面积由2009年的930 km2变为2019年的998 km2,1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总体趋于稳定,并呈增长趋势;废弃三角洲海岸线发生缩减,黄河入海口位置发生变化。研究区内14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繁,湿地土地利用类型与非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形成动态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2009年、2015年和2020年鄂州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退化程度,探究了整体与局部区域湿地退化的功能特征。结果表明:(1)2009—2020年鄂州市和梁子湖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总面积分别减少66.75 km2、8.04 km2;(2)鄂州市湿地景观向破碎化和类型多样化发展,但湖泊湿地优势度增加,空间分布集中,连通度有所提高;(3)湿地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花马湖流域和长江沿岸,恢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五四湖流域和梁子湖自然保护区;(4)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但植被生产力呈增加趋势,梁子湖区域整体湿地保护情况良好,退化程度低于鄂州全市。鄂州市湿地景观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湿地保护政策和生态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湿地资源的恢复与合理利用,对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班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分级分类,提出了对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其他单元的边界优化校核处理方法,并基于ArcGIS平台,针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度、现势性、完整性、协调性及边界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校核及优化,使生态保护红线达到1:1万成图精度,实现红线精准落图、落地。该研究为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落地、钉桩、管控及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提供了基础底图,研究方法同时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在实施“双保工程”中,着眼经济发展大局,主动热情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勇于改革创新,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注重耕地保护质量,实现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赢”,被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双保工程”2012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相似文献   

10.
张晋峰 《三晋测绘》2003,10(4):24-25,32
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但长期以来,湿地的价值不为人知,人们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因此,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湿地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利用价值,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以2000年、2008年和2013年获取的TM和ETM遥感图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和多年统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对黑河流域甘肃段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组成和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且2008年前减速较快,2008年后减速明显变缓。湿地资源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该区湿地资源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降水量、气温、上游来水量、下泄量和冻土等;人类因素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在湿地资源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们对土地改造与利用的强度是逐渐改变湿地景观最活跃、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政府决策与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则对湿地资源保护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任何社会发展命题。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照中去把握,才能更加清晰。继2009年成效卓然的“双保行动”之后,国土资源部党组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双保工程”(保发展保红线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它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日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在多地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聚焦地理信息与湿地管理工作的结合,通过发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管理与应用方面的优势,整合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调查数据,以建立基于GIS的湿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分析湿地保护的信息化管理需求,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组织、系统功能设计等内容,为开发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自1988年在全国率先划定第一块基本农田以来,近20年,一直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效机制。2005年,国土资源部决定设立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后,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兴地富农"工程来实施,旨在通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实现了耕地总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年底,全市耕地面积达1240万亩,净增46万亩,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通报表扬为全国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湿地遍布、河流纵横,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沼泽分布区,也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开垦,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然而湿地面积也随之骤减,灾害频发。经过多年的恢复与保护,如今湿地内雁飞鹤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康”。  相似文献   

17.
大九湖湿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热带高山湿地。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导致该湿地被严重破坏,2005年实施的"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使得湿地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为了解大九湖湿地近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及前人工作,构建了大九湖湿地9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2005年、2011年和2017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2018年的无人机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解译,研究了3个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和类型转换,探索湿地变迁的原因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5—2011年间,新增了湖泊(84.41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旱生草甸、林地和农田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和湿生草本沼泽转化。2011—2017年间,新增了中生草甸(80.07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湿生泥炭沼泽、湿生草本沼泽和旱生草甸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转换。总之,研究时段内,大九湖湿地类型和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湿地景观得到一定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驱动力分析表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有效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一号文件第十四条明确指出,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增加天然林保护投资,抓紧研究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有关政策,完善三北防护林工程投入和建设机制。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荒漠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保发展与保红线"的矛盾,是国家必须从战略出发考虑的问题,正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管好、用好和保护好土被认为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大事。因此,从如何消解土地违法方面破解"双保"工程中的矛盾,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国土地学会召开座谈会,以畅谈20年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的成效和经验为活动主线,共同纪念即将到来的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为主题的第19个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