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蔚语 《江苏地质》2015,39(4):691-696
煤田勘探中煤层定性、定厚及结构分析主要通过钻探岩、煤芯采取率,测井曲线和煤质化验成果综合判定。主要对剑溪矿区2个钻孔5个复杂煤层,从钻探与测井2个方面对比分析其厚度、煤层结构、煤质等特征,并对测井曲线在煤层定厚过程普遍产生较大误差,甚至出现误判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提高煤田测井中煤层判层、定厚的准确性,更好地为煤炭资源勘查服务  相似文献   

2.
多井约束三维地震反演技术在煤厚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解释成果进行多井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通过层位标定确定煤层所对应的波阻抗层,然后提取该波阻抗层的厚度并与钻孔见煤点处的煤层厚度进行拟合匹配,最终得到三维地震测区的煤层厚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陆相成煤环境及断陷构造特点,致使二连盆地内煤层具有层数多、间距小、厚度横向变化大、标志层少等特点,利用钻探资料进行煤层对比难度大,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对煤层、煤质评价及煤炭资源量估算。考虑到研究区煤层赋存特点,利用三维地震成果,对该区进行了煤层辅助对比,其结果与原有7个钻孔煤层对比成果存在差异。通过三维地震层位对比与构造解释方案的核查,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和测井资料重新解释,认为三维地震的煤层对比是合理的。该实例表明,综合利用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解释和波阻抗反演等,可有效提高煤层对比的可靠性,提高煤炭资源地质勘探阶段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波阻抗约束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解释成果进行多井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稀疏脉冲反演结合地震约束的测井曲线反演)来预测煤层厚度,是通过层位标定确定煤层所对应的波阻抗层,然后提取该波阻抗层的厚度并与钻孔见煤点处的煤层厚度进行拟合匹配,最终得到三维地震测区的煤层厚度分布规律。该法对煤层厚度预测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利用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四井田、哆嗦公马和雪霍立三个矿区53个孔的测井资料对该煤田季节冻土(岩)、多年冻土(岩)厚度、底(顶)界深度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季节冻土(岩)、多年冻土(岩)在井温曲线上的2种形态:"U"型及"L"型,并对其影响测井解释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简易井孔测温解释成果,绘制了3个区的多年冻土(岩)层等厚度三维图,总面积达72.54k㎡。三个研究区多年冻土(岩)厚度三维示意图显示,多年冻土(岩)在这3个井田内均有分布,在空间上呈连续似层状分布,但厚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流量测井曲线解释工作是多含水层混合井流理论的具体应用,对流量测井曲线的定量解释可以得到所测钻孔中含水层层数、各单层含水层厚度。各含水层不同降深条件下的涌水量、各含水层静止水位及水文地质参数。该文利用幅值分配法对杨庄90—9孔流量测井转速曲线进行了定量解释,并取得了上述各项成果。  相似文献   

7.
依据视电阻率、伽马—伽马、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等测井曲线在不同岩性地层的响应特征,结合钻探成果和煤样化验资料,对贵州省盘县北部某井田含煤岩系进行综合对比。通过对多个钻孔测井资料分析,归纳出该区识别不同煤岩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及组合类型,确定了该区煤岩层对比的标志层位,据此对该区T1f/P3l地质界线进行了圈定,以及煤岩层对比与断层解释。  相似文献   

8.
测井在永城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城煤田城郊矿区,从普查到精查勘探均开展了测井工作。测井解释的煤层深度、厚度、结构,地质采用率在94.4%以上,测井对划分钻孔岩性,确定物性标志层、断层(点),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金属矿电测井,是间接研究钻孔周围地质情况的一种物探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电测井资料,了解钻孔中矿体与围岩的电性差异及其彼此间的关系,为地面勘探成果的推断解释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材料,并确定岩矿层的边界位置及其厚度,或找出遗失矿层,校正钻探岩芯编录,对比相邻钻孔的电测井曲线,配合地质推断,确定矿体产状及研究水文等问题,给地质工作者提出正确的解释依据。由于金属矿电测井具备以上特性及优点,因而在勘探工作中,采用这种方法,是能够更充份地发挥钻孔的作用,使地质解释资料更为完善可靠。58年6月~9月,我们在某铜镍矿床上进行试验,基本采用原有电测井四种综合方法(即  相似文献   

10.
通过铀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研发,实现了从测井曲线计算处理、岩性识别、孔隙度预测、γ测井解释、测斜数据处理到仪器校准核查、物探参数计算、成果输出等铀矿测井资料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系统既适用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又适用于硬岩型铀矿的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并且对《γ测井规范》和《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系统通过了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测试,在一致性、准确性、实用性上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古水深曲线在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序地层学的精华就是综合应用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因此,在缺乏以陆上暴露不整合面为特征的层序界面的湖相沉积中,如何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划分就成为层序地层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柴达木盆地金达 1井第四系为例,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岩芯、岩屑和电测曲线等测井资料,通过相对古水深曲线的建立,来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测井相分析的概况和测井相分析的原理后,着重介绍了测井相分析的具体方法,特别强调了随着测井相分析的深入,应重视地层倾角测井和微电极系测井,并讨论了测井相分析中,使用这两种方法应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测井与地震相结合进行地层横向参数分布刻划是测井解释由线向面过渡的趋势,亦是提高地震解释分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将地震和测井资料加以匹配,根据测井资料求出的地震子波与井旁地震道反褶积,得到时间域的声波时差,通过分形插值来提高地震道的纵向分辨率。子波的求取采用与传统方式不同的逐点相关法,即将测井得出的反射系数与井旁道上相应长的一段反褶积,当得到的波形与雷克子波相关性最佳时,可同时得到地震子波及本段测井曲线的起始时间。此方法推出的孔隙度与在地震测线上的另一口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效果较为明显,为深入探讨研究此类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We deal with a multi-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blem arising in oil industry. In the general case, we give a local solvability condition to guarantee the well-posedness of the problem. We discuss in detail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parameters for which some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岩芯声学特性与原位测井参数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实验室对岩芯物性参数的测试结果与由原位声波测井曲线获得的物性参数进行的对比研究,得出它们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纵波速度与波速比的关系可以区分岩性,同时还得出剪切模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关系。这一研究结果给实地确定岩层物性参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油田、煤田勘探开采提供获取力学参数的简便方法,将为测井和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深入了解奥陶系的油气分布,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介绍岩溶洞穴在钻井录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上的识别标志,并识别了本区14口井的岩溶洞穴;恢复了本区海西早期的岩溶古地貌。研究发现:岩溶斜坡靠近岩溶高地和岩溶谷地一侧是岩溶洞穴发育且保存最好的所在地,岩溶洞穴主要分布在“双峰灰岩”顶面下40~80 m、110~130 m、150~190 m、230~260 m的深度范围内,多数井在岩溶洞穴发育段表现出了极好的油气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划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小波变换用于测井层序划分的一种方法。在论述了小波变换对信号时频分析的优势后,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一般步骤。以鲁西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 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提取小波变换系数的时频色谱信息。在此基础之上, 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旋回清晰地展现出来, 并探测到地层序列中不同级别的突变点, 从而实现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系层序、准层序的划分。这些探索为地层层序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南部测井相的建立与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国  姜山 《铀矿地质》2006,22(6):356-360,349
笔者在前人提出“测井相”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实用原则,将此概念扩展为“岩性-测井相”和“沉积-测井相”两层含义。通过对岩性测井响应参数和测井曲线特征的详细分析,建立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的岩性-测井相和沉积-测井相以及进行测井相分析,同时利用测井曲线特征和测井响应参数值构建的地层岩性模拟剖面进行剖面沉积环境及其演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油页岩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积累了大量测井系列齐全的石油钻探资料,但针对油页岩的调查评价工作程度低,可利用的含油率数据十分有限,难以准确评价油页岩资源量。利用陕西铜川地区油页岩探井的测井与含油率分析资料,结合ΔlogR方法,建立了该区油页岩含油率测井解释模型,可较准确地识别油页岩层段和解释计算含油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的油气井测井资料解释含油率、识别和统计油页岩厚度,对1.3×104km2工作区内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资源量进行了评价,估算油页岩分布面积为1.08×104km2,预测远景资源量为3866×108t,干馏油页岩油远景资源量为179×108t,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油页岩矿产地的资源潜力,为该区油页岩勘查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的测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构造运动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期次。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发育了加里东中期岩溶和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加里东中期岩溶保留于本区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弱,以发育小的溶孔为特征;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发育于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强,以大型溶洞、地下暗河为特征。各期岩溶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带: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沈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利用各岩溶带自然伽玛测井、井径测井、双侧向电阻率、密度测井、中子孔隙度测井、声波副井和地层檄电阻率成傈测井的响应特征,对两口典型井岩溶带进行划分。以“双峰灰岩”为标准,对两口井的岩海带进行横向对比,建立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岩溶空间分布与发育强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