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山县破解“双保双赢”难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远素有“中国金都”之美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21种,开发利用10种,其中以黄金和饰面用花岗岩为主,2007年实现自产黄金22t,开采饰面用花岗岩荒料25万m^3,加工板材1000万m^2。2005年以来,招远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烟台市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有关指示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整顿和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饰面石材行业发展迅速,无污染、无放射性饰面石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慈利县三合口矿区饰面用灰岩矿是一种优质的天然建筑饰面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均符合GB6566-2001标准中A类装饰材料的要求,使用范围不受限制,能够广泛适用于住宅、宾馆楼房、园林等建筑装饰工程,极具发展前景。该饰面用灰岩矿体走向、倾向延伸较稳定,厚度较大。本文简述了该矿区饰面用灰岩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勘查饰面石材矿床对荒料率的一般调查方法和测试方法。在测试方法中,用实例说明了不同的3种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认为以立体图解法测试荒料率较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位于山东平邑县四海山的"将军红"是装饰装修用的上好石材。该文简要介绍了四海山矿区黄店窝矿段饰面用花岗石矿矿体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分析了该区的矿产开采技术条件,预测了采场的涌水量。通过分析认为应加大对矿区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5.
饰面用花岗岩是招远市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招远市的北部山区,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近期,围绕开采和加工两种经营活动,从持证情况、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饰面用花岗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  相似文献   

6.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圈定2个矿带4个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彩山、毛村断层破碎带内,其中I-Pb+Ba①矿体是区内主要矿体,赋矿岩石为构造角砾岩、碎裂状奥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矿体呈脉状,BaSO4含量30.75%~94.85%,平均含量56.97%,主要有重晶石化、萤石化、方铅矿化.分析了白家店重晶石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  相似文献   

8.
宁阳县黑山头饰面用变粒角闪岩矿床赋存在阜平期蒙山超单元龟蒙顶单元片麻状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和西官庄单元片麻状中粒含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中。矿体为新太古代五台期麻塔单元粗粒变角闪石岩,墨绿色,夹杂白色较大不规则条带,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区内主要有1个矿体,呈岩脉状产出,倾角西陡东缓,矿体中间薄两端厚,连续性较好,属于岩浆型花岗岩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质填图、槽、硐探工程的实施及各类样品采集化验等方法,对河南省嵩县萤石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本区萤石矿走向主要有北西走向和北东走向两组,认为该区萤石矿为构造控矿,矿体围岩为花岗岩、安山岩,且矿体具有分支复合的特点。本文为该区萤石矿的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便找到更多质量优规模大的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基准矿价持欢迎态度,虽然缴的钱多些了,但是公平、公开、安心."3月26日,衡南县利君页岩砖厂厂长彭忠义高兴地说. 这是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实施《高岭土等七种非金属矿种基准矿价》3个多月以来的一次实际效果调查. 自2013年1月1日起,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对市、县两级审批发证的高岭土、长石、建筑花岗岩、饰面花岗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石膏矿等7种非金属矿种进行采矿权出让以及采矿权扩界、新增储量等需进行有偿处置时,一律依据采矿权"基准矿价"标准计算采矿权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盐水沟北铜矿区位于新疆库车县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吉克-塔里木陆块区、塔里木陆块、塔里木北缘隆起、库车前陆盆地,区内构造活动强烈。铜矿床赋存于新近纪中新统康村组第一岩性段,矿体呈层状,严格受地层控制。区内共圈定10个铜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赤铜矿、水胆矾、自然铜等,矿体内无夹石,顶、底板围岩均为褐红色及浅红色粉质泥岩。该矿床为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
高密市化山矿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重晶石成矿区。矿区位于胶莱盆地内,矿床赋存于莱阳群杨家庄组构造破碎带中,严格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分布有5条规模较大的矿脉,主要矿石类型为方解石-重晶石型,该文对该重晶石矿的矿床成因(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该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及类似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牟平-乳山成矿带是山东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姜格庄金矿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东北部,米山断裂西侧。姜格庄金矿矿床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近SN向断裂构造为主。矿区内地表出露矿化蚀变带5个,圈定矿体5个,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成矿严格受矿断裂控制,产状与蚀变带一致,围岩为邱家单元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褐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及黄铜矿,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等。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该区域断裂构造内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了解矿山基本概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表明,该矿山主要发育滑坡和危岩,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预测评估表明,该矿山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对地下水影响较轻,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严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植被恢复工程、挡护工程、排水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消除或减弱矿山地质灾害,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破头青断裂为招(远)-平(度)断裂带东北段,为区内一级控矿断裂。通过论述水旺庄矿区地质特征,总结破头青断裂深部控矿特征,证实该区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新发现的②号蚀变带,与破头青构造蚀变带叠加,合成一个垂直厚度达700m的构造蚀变带。②号蚀变带发育以灰黑色断层泥为标志的断裂面;分带明显,蚀变带中心为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该带稳定性较好,且蚀变规模较大,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深部沿倾斜方向均未封闭。深部找矿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6.
郗山稀土矿为山东省唯一一处中型规模的稀土矿产地,是轻稀土矿床,目前矿山采矿许可证内(+20~-160m)的资源储量已所剩不多。为扩大矿床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012年对矿床深部进行了勘查,在原矿体深部(-160~-500m)探求了稀土矿石量419.3万t,稀土氧化物总量19.3万t,平均品位(RE_2O_3)4.61%。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郗山稀土矿床分布在郗山碱性杂岩体顶、底板附近,共圈定矿体25个,矿体形态可分为脉型及细脉—网脉带型两种。其中(12)号矿体为矿床范围内主矿体,占矿床估算储量的54%。矿体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成矿为多期次。矿床成因与燕山早期的碱性花岗岩、霓辉正长岩及石英正长岩等组成的碱性杂岩体关系密切,为与碱性侵入体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稀土矿床。通过深部勘查,进一步了解了郗山稀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分析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为今后的郗山稀土矿深部和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山东龙口大园矿区金矿121号脉产于胶西北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北部,矿体直接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内,受NEE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玲珑帚状构造控制了该区金矿床的分布,NE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夹石英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综合研究,在121号脉走向上有一定的找矿空间,在-400m深部以下亦是有利的找矿地段,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恭城县某铅锌矿山为例,在充分了解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矿山实际情况出发,查明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预测未来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继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现状发育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影响程度较轻;预测矿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污染、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和矿坑突水等,影响程度较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拦挡、排水、矿坑回填等一系列防治工程措施,并重点论述新型宾格石笼挡墙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菜园铅矿属低温热液浅成矿床,矿石类型属含铅重晶石脉型,其规模、形态严格受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源层为靠近矿脉的莱阳群地层,成矿介质来自大气降水。该文通过对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分析研究,同时通过搜集和研究区域内相类似矿床的信息资料,初步建立了其成矿模式,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加大矿区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