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现状及监测效能,继而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及监测的可控性、均匀性、目的性以及监测场地监测效能等,结合该区域断裂活动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给出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拟优化布设结果。该优化布设结果消除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盲区,有助于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段青 《四川地震》2004,(1):9-16
着重介绍了1971~2001年四川省地壳形变监测工作的发展过程、网点监测能力和研究方向。文章力求全面系统地概括沿“三河一山”地震断裂带布设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监测方法以及分析预报和课题研究成果,间或概略介绍了与专业有关的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地壳形变测量中,水准测量是为了监测地壳的垂直形变。按照不同的监测任务,它又可分为区域水准网和流动水准点两种。通过定期的重复观测,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可获得较大范围地壳垂直形变势态;跨断层短水准测量则是在活动断裂两测,布设三四个测点,组成测段长度一般不超过一二百米的小水准环。分析短水准测量资料,同样可得到断层垂直运动信息。而且短水准测量具有施测方便,外界干扰少,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李延兴  赵承坤 《中国地震》1998,14(2):116-125
简要地介绍了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圈GPS地震监测网的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方法案和监测精度等,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水平形变与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地震预报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观测地壳形变的技术(包括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空间技术及连续观测技术)、形变网的布设与观测结果的分析、皮农弗拉特观测台站、与地震有关的地壳形变理论方面的研究结果及通过观测地壳形变预报地震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是中国第2个专门用于水库区地震前兆监测与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网的布设、观测网的技术构成、观测井与观测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及试运行的基本结果,从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观测到的水位与水温多月、月、日动态特征,评估了其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地区1962年3月19日发生 Ms=6.1的地震.地震前后,库坝区分别布设了水准测量网和三角测量网.形变测量具有精度高、测期密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不动点的处理,得出新的形变场并讨论了它的特点;根据各相邻期的三角测量结果计算了各三角形的主应变;依据地震时的应变对一次5.3级的地震的发震断层作了反演.结果表明,地壳水平形变与新丰江水库地区4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关系,垂直形变与这些地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我国地震地下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坚固体孕震模式”为理论基础,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密度地下流体背景值探测,结合地壳垂直形变特征以及地震活动性特征,寻找区域活动断裂带流体与形变以及地震活动的耦合段及断层气响应的灵敏点,综合判断断裂带活动分段性。断层形变、地震活动与地下流体活动有着良好的对应性与耦合关系,震源区均表现为“断层闭锁区”特性,发震地点都显示出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基于以上研究,形成从活动断裂带—“坚固体”闭锁段—近震区前兆场地的追踪思路,规划具有一定物理预报思想的标准化断层气流动观测方案,并建立研究区域观测网络的雏形。这对今后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流体流动监测台网布设提供技术思路,并为我国地震预报、震情跟踪及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学军  王伟  林牧  陈威  刘刚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355-4363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对研究洋中脊扩展、火山、海洋板块运动及俯冲带地震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 GNSS定位与声呐测距技术(GNSS-A)是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的主要手段,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目前 GNSS-A的精度达亚厘米级,可以满足很多海底构造形变的监测需求.我国虽然在大陆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在海底地壳形变监测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海岸线长达 3.2 万公里,沿海地区的大型活动断裂具有发生大震的风险,如横穿渤海的郯庐断裂带、东南沿海的滨海断裂带都曾发生过大震,因此开展海底地壳形变监测及相关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基于 GNSS-A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沿海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性特点,提出了我国利用 GNSS-A技术开展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隔河岩水库蓄水前即开始对穿越库区的主要断裂进行监测,并设立了地震观测台网,蓄水后库尾区诱发了一系列微震,形成几次水库诱发地震高潮期。本文通过库区近4年的形变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论述了蓄水后库区地壳的稳定性及诱发地震与断层活动的关系,探讨了今后诱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mobile monitoring network in the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buil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Jinsha Rive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ideas and layout principle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mobile monitoring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types of monitoring networks used in the Xiluodu reservoir and Xiangjiaba reservoir, as well as the work already undertaken,in order to provide a kind of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克孜尔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库区多项形变观测资料,对克孜尔水库蓄水后出现的形变异常及诱发水库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①穿过水库大坝的F2活断层在水后出现水平和垂直形变的特大异常变化主要是前期水库施工开挖土石方、填筑土石方及水库蓄水引起地面负荷变化的综合效应所致;②克孜尔水库虽然存在诱发水库地震的潜在因素,但从库容、坝高、F2活断层产状、地质构造背景、水地质条件、岩性以及世界各国发生水库 诱发地震的充分条件;③由库区各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库区地壳形变已由施工-蓄水初期时的反向异常变化恢复到了施工蓄水前的正常变化状态,各种受力因素经过调整达到了新的平衡,已进入相对稳定的继承性运动期,因此今后因蓄水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3.
GPS技术在监测地震与地壳运动中已经得到应用,北京市地震局在北京市2002年启动建设的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基础上,于2003年开始GPS形变监测工作系统的建设,这是一个小区域连续的高密度GPS形变监测工作系统,获取高精度的北京市GPS基准站地心三维坐标,为地震监测和地壳运动的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GPS数据素材。  相似文献   

14.
王双绪  薛富平  李宁 《地震》2012,32(2):114-120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壳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实践的简要回顾, 结合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变形背景的已有研究结果, 分析阐述了在现今地壳形变观测技术不断向高精度、 高分辨和高效便捷发展的趋势下, 注重地质构造活动背景和构造变形模式差异布局, 提升地震形变监测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进而根据鄂尔多斯西南缘区域构造动力背景和变形模式, 探讨了针对这一重点监视区优化监测布局、 有效捕捉地形变异常动态信息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s a new method to monitor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Now a four-dimensional crust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applying GPS technique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North China,which is an important seismic monitoring area.Results with high precision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irst measurement since a series of advanced methods and measures were adopted,and thus a good foundation has been laid for future researches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geodynamics.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设将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水库诱发地震就是可能产生的众多影响之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了三峡水库周边及其下游的防震减灾需要,投资建设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日常监测任务。本文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出发,简要介绍了该台网的设计思路、布局、监测能力和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台州市朱溪水库于201 1年开始筹备建设,坝高73.5m,总库容1.257亿m3,属于大型水库.水库建成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一旦诱发地震,可达的最大震级有多大,这一焦点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对库区区域构造背景、主要断层活动、破坏性地震的影响及地震地质条件,结合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构造类比分析法和概率预测法,对朱溪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相对科学的预测结论,为将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库地震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分析水库周围社会及大坝安全的地震影响、世界水库的发展情况、目前对水库地震安全的认识及其研究技术,认为水库周围的地震威胁有天然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两类,表现为对水库大坝及其附属工程和库区社会均产生影响,因此水库地震安全主要由大坝地震安全、大坝附属工程地震安全和库区社会安全构成。随着水库大坝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大型水库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复杂地质构造区水库建设的增多,有必要在对大坝地震安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视水库地震安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1992-2007年的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为统计样本,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年度地震预报进行了检验,从一个侧面评价了当前地形变监测地震能力.结果显示在16年中无中强地震漏报,其中报对地震4个,报错地震19个,对错比例为21%.这表明地形变对中强以上地震有较强的监测能力,但由于二者之间尚无确定的对应关系,导致了错报率较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