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矿床工业指标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矿体的圈定、勘查类型的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的确定和资源储量总量。作为煤炭资源大国,我国现行煤炭资源工业指标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它将影响到资源利用率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给矿产资源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通过分析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目前工业指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认为目前亟待制订科学合理、适时有效的工业指标,据此估算资源储量,掌控我国煤炭资源家底,以实施有效的煤炭资源监督。修定新的煤炭工业指标应有利于指导勘查单位合理地圈定资源储量,并对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积极作用和综合利用、提高矿政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以来,因对规范、规定、通知、办法的理解差异,在煤炭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备案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权范围确定、资源储量估算、煤质分析、探采对比、煤层气综合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报告编制等等,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其相应的界定标准和注意事项,以期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南澳州WINTINNA煤炭勘查区为实例,选取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为勘查标准的《南澳WINTINNA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和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公布规范(JORC规范)2004)为标准的《WINTINNA煤炭资源量评述报告》作为对照,从报告结构、矿产资源量估算、煤炭资源量结果、资源量变化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通过算理与算法对资源量变化原因进行剖析,深入阐述了以JORC标准为主导的国际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国际通行估算方法,指出了国内外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不同,对提高我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在国外市场上的效力、实现国内外主要资源储量标准分类下该类型资源储量报告的快速准确映射和转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万会  苗琦 《中国煤炭地质》2014,(2):71-73,77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矿产资源之一,目前煤炭矿产资源勘查、煤质评价、煤炭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及煤炭矿井建设等工作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为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相关规范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常会遇到诸如煤炭可采性区块的界定依据、资源储量控制程度、含煤系数的计算标准、局部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评价、最低可采煤层厚度指标、不可采煤层的计量、高硫煤的处理方式等问题。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在规范执行中的局限及矛盾,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特点,以地矿点源数据库为基础,以矿山日常勘探与储量估算及开发工作流程为主线,在QuantyMine数字矿山软件中开发了实现传统资源储量估算的功能。解决了多源地矿勘查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应用、资源储量估算与地矿勘查图件报表编制一体化、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资源储量估算成果共享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传统储量估算工作特点,采用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多维空间一体化与可视化动态估算与管理功能,可有效提高储量估算科学性和可靠性。相对传统手工储量估算,采用本系统可提高5倍以上的工作效率。在紫金矿业集团所属多个矿山的应用表明,结果偏差在10%以内,估算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地质块段法是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块段的具体划分方法在相关规范和规定中并无明确的具体规定,而块段的划分方法不同,估算的资源/储量结果亦不同。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定量分析了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并对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经过分析和确定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块段划分的具体原则与方法,对提高煤田勘查中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等高线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以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配合水平断面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实例为背景,对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进行研究。经实际应用发现,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不但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外,还可最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矿体资源储量的影响,使资源储量估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在资源储量估算的过程中,矿石小体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估算的客观程度。对矿石小体重的准确预测将需要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矿石小体重的算术平均值进行估算矿床资源储量,并没有考虑到多矿种对矿石小体重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的"回归"功能模块,对实验室所测定的矿石小体重值与其对应品位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快速、准确地构建矿石体重与其品位的数学模型,从而为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了更客观、更科学的矿石体重模型。  相似文献   

9.
罗娟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88-491
SD法是20世纪末在我国诞生的一种全新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及资源储量审定法,已被国土资源部推荐使用通过SD法在桐梓煤矿中山段煤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运用,系统地介绍了SD法原始资料的准备、计算步骤和结果输出,总结出几点体会:该软件具有工作效率高,图表输出规范以及最终报告统一等优点,可极大地提高地质找矿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雷泽恒 《地质与勘探》2009,45(4):402-408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334资源量只有原则性的定义,对333、334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及矿体圈定原则没有具体规定,现行规范中对预测资源量的圈定要求过高,同时也没有高于边界品位而低于最低工业品位资源量的编码,致使在资源量估算中不统一.文章试图以白腊水矿区锡矿资源量估算为例,就333、334资源量的估算进行讨论,建议将334分为3341和3342两类,并对333和334的控制程度、圈定原则、资源量编码、工业指标及资源储量比例等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实践成果,针对第一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资源量估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践和认识,系统总结已有潜力评价工作中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资源量估算流程和方法,提出了成矿地质体体积法中面积、延深、相似系数等重要估算参数的确定思路和方法。在综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资源量估算方法和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应用VBA编写而成的资源量估算辅助工具软件包"地质体积法预测辅助系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资源量估算,为新一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工作以及其它相关矿产勘查和预测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SD法估算东安金矿床5号矿体资源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明轩 《地质与勘探》2011,47(6):1177-1184
资源储量估算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和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SD资源储量估算和审定方法(SD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以SD动态分维几何学为理论,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适于不同矿种及矿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它应用SD精度法,成功量化矿产资源储量的地质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如资源储量划分、勘查区境界的依据、资源分类与勘查程度的关系、回采率问题、共伴生矿床的勘查、煤层气勘查与瓦斯抽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采矿废弃物资源化、基础性地质工作的管理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煤炭资源勘查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Estimations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ore reserves have been recently widely used by mining engineers and investors. The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prepared code by the Joint Ore Reserves Committee of The Australasi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Geoscientists and 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 (JORC code), which i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mineral resource and ore reserve reporting, provides a template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requirements.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n existing fault risk can affect the mineral resource and ore reserve estimation.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the faulted area that is involved in the effect on the estimated region is so extensive that it is not distinguishable. In this research, a new method called FGT (F for fault, G for grade and T for thickness) is introduced and present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an error map of a particular asp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al accumulation (G), fault risk (F) and thickness (T), and its output would categorise the mineral resources. This method was implemented in the Parvadeh Ш coal deposit,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Central Iran. The deposit contains five seams named B1, B2, C1, C2 and D; of these, C1 was select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eam in the exploratory grid analysis. Thus, C1 alone can refle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Parvadeh Ш deposit.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the FGT method. This comparison indicated that the areas that should be rejected from the region in the FGT method are less and more distinguishable than those determin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refore, the inferred resources can be complete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indicated and measured resources with a high resolutio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three categories at this level of resolution. Therefore, the FGT approach has high precision in classifying the coal resourc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相似文献   

16.
潘国成 《地质通报》2010,29(10):1413-1429
矿产资源评价是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重要领域。在过去的研究中,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学及其相应的统计学技术在理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统计学技术或主观评估已经成为多元数据综合和资源潜力预测的通用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所得出的估计结果或结论对于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矿产资源管理、商业矿产勘探的实际效果和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影响矿产资源评价效果的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的基础理论问题需得到进一步解决。为此,就其中几个有关矿产资源评价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矿产资源的随机性、内在的统计关系、矿产的稀有性、本征地质单元、资源经济转化等。就几个信息综合中的技术问题也做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包括信息增强、空间连续性、数据综合及靶区圈定。最后提出了"动态模型区"的概念,试图为矿产资源评价指出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小型矿山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报告编制篇幅过长、重点不突出,实物工作量不足,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不尽合理、缺乏矿山开采经济技术条件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等,以具体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应依据目的与任务,遵照矿产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编制。在工作中要重点挖掘矿山本身资料,进行现场验证,并与地质勘探资料对比分析,重视特殊地质条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影响,针对矿床开采后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