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内蒙古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勘探区,地表大部分为固定、半周定沙丘.少部分为随季风流动的供状沙丘及新月型沙丘,地形起伏剧烈。该勘探区存在着检波器耦合难、实施变脱难、地震浒号屏蔽作用姓、心始记录面貌差、干扰波复杂、资料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此采取了加长检波器尾锥、加大井深和药量、综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技术以及与提高信噪比为主的资料处理流程等技术措施,经验证术措施采用合理,勘探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在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中,反射地震方法具有勘探深度大,分层精度高和地震属性丰富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在分析山区页岩气原始地震资料波场特征的基础上,以提高叠加资料信噪比、分辨率和提高构造成像真实性为目的,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子波一致性处理和偏移成像处理等主要步骤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最佳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获得了可供地质解释人员分析的高品质的地震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3.
焉耆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段洪有  朱丕跃 《物探与化探》1999,23(4):265-270,276
根据焉耆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试验,设计了一套以交互迭代静校正技术、随机干扰和线性干扰的压制技术、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技术、子波归一化处理及叠后fx域预测去噪技术等处理方法为主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框架.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戈壁、沙丘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高通滤波、倾角滤波、野外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精细速度分析、叠前去噪、剩余静校正多次迭代、叠后去噪和偏后修饰等处理,提高了低信噪比地区地震剖面的资料质量,摸索出了一套戈壁、山前、沙丘等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通过对青海、新疆地区资料进行实际应用,证明该资料处理技术实用可靠,效果显着。  相似文献   

5.
黄土塬地区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结构与表层岩性变化大、低速带厚度大且速度低,导致地震勘探资料的静校正问题突出,信噪比低,振幅与波形一致性差,是整个资料处理流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给出了能较好解决不同波长静校正问题的联合静校正技术,既能有效去除噪音又能使有效信号不被破坏的多步多域迭代去噪技术,实现振幅与子波特征一致性的处理技术。应用表明,这些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地震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复杂地区地表结构复杂,表层速度和厚度呈现非均质性的特点。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和勘探地区的复杂化,静校正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甚至严重地困扰了地震采集工作的开展。为了大幅度地提高复杂探区的地震资料处理成果精度,满足精细油气藏勘探的需求,笔者针对复杂探区表层结构的多解性、表层吸收衰减的严重性、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低、成像困难等勘探难点,开展了大量的静校正方法攻关研究,形成了基于单炮初至折射波的高低频分离和综合静校正技术。通过应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得到大幅度提高,成像效果好,解决短波长问题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长波长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宣化——下花园煤田位于燕山山脉的西段,区内地形复杂,成孔形式不一,采集难度大;火山岩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为了查清宣东矿井深部煤炭资源状况,除了克服地表影响因素外,还需攻克该区火山岩对地震信号的屏蔽难题。通过对岩石出露区及黄土覆盖区进行试验分析,采取了高叠加次数等措施,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记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资料处理技术,如绿山静较正技术等,使目的层有效波反应明显。本次勘探圈定了上覆火成岩范围及火成岩破坏区,控制了区内主要可采煤层Ⅲ3、Ⅴ2煤层的埋藏深度及构造形态,解释断层20条及Ⅲ3煤层火成岩破坏区3处,勘探成果表明,本次勘探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措施和资料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邢涛  韩建光  朱广辉  刘志伟  牛云飞  祝玉函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12-2022092012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汶矿区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通过在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中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特别是采用高叠加、稀CDP,较好地解决了新汶矿区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静校正、波形一致性校正、信噪比低、偏移成像困难等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面元规则化处理主要采用静态和动态面规则化等技术,但因丢道或借道原因,仍存在覆盖次数不均匀或振幅信息误差。煤炭地震勘探一般具有覆盖次数低、面元小的特点,借鉴同济大学辛可锋利用DMO实现三维数据规则化的方法和Biondi提出的三维叠前地震数据方位角校正方法,从方位角校正的角度入手,利用DMO和DMO-1相结合的处理流程对煤炭地震数据进行规则化。某煤矿区的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效果证实,在施工条件复杂、测线方向变化频繁、观测系统规则性很差的勘探区,对采集数据进行规则化处理,可使CMP的空间位置趋于规则分布,缺失的偏移距得到一定的弥补,更符合数据处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处理后的数据既保持了原来的振幅特征,同时也提高了时间剖面的信噪比,数据规则化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表为巨厚黄土塬区,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带厚度变化快,沟中弯线受地形条件限制,测线成网困难,直测线采集资料信噪比和分辫率都较低,难以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在经过理论论证和生产试验后,研发了一套针对黄土塬地区的非纵地震勘探技术,这种技术兼顾吸收了黄土塬沟中弯线、黄土塬多线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优点,不仅避开了黄土塬近炮点强能量干扰,而且还展宽了叠加道集方位角。针对非纵地震资料特点,在保真保幅处理理念指导下,通过非纵资料处理技术攻关,提出了针对非纵资料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创新性应用三维噪声压制模块压制非纵测线相干噪声、改进了基于VSP测井合成记录的井控处理理念,形成了一套巨厚黄土塬区低信噪比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序列。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采集技术在西部煤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承担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依托工程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技术特点和优势。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常规三维地震技术相比,具有高覆盖次数、小空间采样间隔、宽(全)方位角、均匀炮检距道集等特点,在资料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容易接收并保护宽频数据,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实例说明小网格和高覆盖次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地震反射波的连续性,提高小构造的检测能力。根据多个依托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对设备及野外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地震勘探中地下溶洞及采空区位置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差的难题,利用正演模拟结合实际资料分析,总结该类区域地震资料的频率、能量和信噪比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弱信号提取与补偿、叠前五维数据规则化和基于构造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建模。通过在南川地区的应用,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波组连续性得到明显改善。证明了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震勘探中溶洞及采空区位置地震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15.
四川山地地震勘探及主要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的地震勘探以山地地震勘探为其主要特点。四十年来,基本基本形成了四大技术系列,即:山地地震采集技术系列;高陆复杂构造资料处理技术系列;碳酸夺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系列;人机联作综合解释技术系列。针对山区资料特点,采用叠后深度偏移技术、山区静校正技术、去炕席干扰技术、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等,使构造成果精度大幅度提高。在新的处理解释技术推广区,地震解释的构造目的层深度与实钻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3%,其中76%左  相似文献   

16.
孙月成  李永飞  孙守亮  张涛  张伟  张宏 《中国地质》2021,48(5):1469-1484
辽西金羊盆地是下辽河盆地外围盆地群中面积最大的中生代盆地,盆地浅层火成岩广泛发育、其厚度大、期次较多,受火成岩对地震信号屏蔽以及该地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地震勘探采集的原始资料信噪比低、火成岩下伏地层反射能量弱,给地震资料的有效成像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根据原始地震资料特点,采用针对性的采集、处理技术,首先从采集方面以大能量激发、低频检波器接收,并且处理中应用反射能量补偿、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等几项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料的深层反射能量和信噪比,最后通过高精度速度场建模与地震偏移成像技术的多种方法对比,优选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进行最终成像。与以往地震资料比较,采用这套有效成像技术重新处理的地震剖面信噪比、分辨率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深层反射能量得以有效恢复,火成岩的下伏地层反射信号清晰、地层接触关系明确,特别是大倾角地层及断层的成像得以明显改善,为后续的构造解释和勘探潜力区评价提供了高质量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7.
塔中、焉耆盆地和巴彦浩特等西部地区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地质构造复杂。针对该类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反射信号能量弱、各种干扰波极其发育以及偏移成像差的特点,在大量的分析、试验基础上,确定了一套以解决静校正、提高信噪比和改善偏移成像精度为主要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经实际验证,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类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偏移成像的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柴铭涛 《物探与化探》2007,31(Z1):60-62
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技术。小波变换方法由于具有同时在时间域与频率域分析的特点,在信号的分析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小波变换把叠前地震数据分为不同的频段,并对包含干扰波的频段采用中值滤波消除干扰,再运用小波反变换来重构去噪后的记录;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噪声压制,还达到了保持宽频带的目的,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静校正和去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塔里木沙漠地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应沙漠地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主要解决了该区静校正、叠前去噪等问题。实际处理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