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腾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研究了腾冲境内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区划与主要特点, 在分析该区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布局重点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芝县域及邻近地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一平  傅绶宁 《山地学报》1999,17(2):168-173
为全面了解该区旅游资源地位,确定旅游定位,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旅游资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五个方面对该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结评价,得出了该区隶属二级旅游区的结论,确立了以科考,探险和研究为主的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巩义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作者认为:该区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兼有,近期可望形成一定开发规模的资源比较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基础雄厚。据考察分析,该市中近期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建设三大景区,即北宋皇陵景区、河洛汇流风景区及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十八重溪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开发该区旅游资源的条件,并就十八重溪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交通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及接待条件,笔者认为近期开发的重点是(1)开发喀斯特景观系列旅游产品;(2)建设建水、罗平、邱北3个旅游集散中心;(3)开辟4条旅游主干线;(4)开发八大旅游商品系列。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旅游资源概念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徐州市域旅游资源概念规划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模糊赋分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SWOT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徐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该地旅游资源“五簇群”特征;探讨徐州市域旅游资源的概念规划(开发方向、结构分区、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阚耀平  焦黎  蒙莉 《干旱区地理》2000,23(2):149-154
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旅游文化内涵。笔者在对新疆部分地、州旅游资源进行普查与旅游业发 ,发现各地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分布的规律性、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新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多层次的定量分析,得到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总值为73.912,这一结果说明,一方面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开发条件属中等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需要加大开发力度;探索未开发旅游资源的价值。根据匹配系数(Cc),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物.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分析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云南省旅游产品整合是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要素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探讨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模式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对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共拓市场,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联合营销,构建整体旅游形象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区旅游发展相关指标的分析,发现东西两翼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开发两翼旅游资源非常必要。对两翼旅游资源进行了评述分析: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相邻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并提出了两翼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区域性的旅游中心城市;与珠三角协同发展;通过合作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认为在政府的规划协调下,两翼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两翼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和广东各地区全面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往滨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吸纳海洋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海洋观测资料和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大量数据,构建两层次定量评价方法,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两个方面,针对3类旅游资源(水体—沙滩类、生态类、人文类)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应用SPSS和ARCVIEW软件,采用聚类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的空间分布、组合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认为,两层次定量评价法能充分考虑到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性,针对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定量地评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实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能准确地识别滨海潜在旅游区。结果显示,广西滨海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现实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高,且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韶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优势极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基本属于浅表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严重缺乏旅游精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文章在简要分析韶关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飞雄  刘韵琴 《热带地理》2007,27(6):564-568
从分析九嶷山旅游资源特质和开发现状着手,对九嶷山旅游深度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九嶷山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类型多样,各类景观资源的单体数量均丰富,富有特色的景观资源为数不少,但是目前旅游开发水平低,存在着旅游项目类型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配套、旅游市场拓展水平低等问题。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九嶷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①明确旅游主题形象定位;②突出旅游主题形象;③优化旅游项目体系;④强化联动式旅游开发;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陶卓民  林妙花  沙润 《地理研究》2009,28(2):524-535
科学地区分和评价旅游资源,对有效地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现代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旅游,在旅游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科技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开发科技旅游资源,促进科技旅游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有关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的相关研究,其次在分析了科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旅游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以及其他分类方法,从而建立了科技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此为基础,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同时,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和其他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了科技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以期为科技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喀什地区旅游景观多尺度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旅游资源多尺度和多样性的分析是科学判定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品味和空间组合的基础,引入景观地理学的视角与方法,对喀什的旅游景观通过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对其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原因进行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分析;根据旅游资源线状集中和等级集中度的分析,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和潜力,将喀什旅游资源从民俗风情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沙漠高山景观四个方面进行了空间组合并指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万山群岛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山群岛是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南侧的丘陵性群岛,是我国南疆著名的海防前线,山海风光绮丽,港湾风情多姿,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文中对万山群岛旅游资源及其特色进行了评价,从旅游开发背景、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开发基础、可进入性和市场条件五方面分析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最后提出万山群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乐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长乐市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的特征,将长乐市划分为三大旅游功能区,分别设置开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8.
珠海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通过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地发展成为珠海的一大经济支柱。珠海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是,旅游资源有多大潜力?今后应怎样扬长避短、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取得更大成效?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长春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长春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电影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殖民遗迹旅游资源,辽金文化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文章在分析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今后的开发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参与性,以七大旅游产品系列为依托,重点开发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  相似文献   

20.
宁夏旅游资源体现出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地文旅游资源的典型性,生物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历史人文资源的垄断性和珍稀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兼备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等七大特征。呈现出“一带、一轴、一点”的格局,可划分为八个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