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受评价方法和开采方式的影响,现行地热资源管理制度沿用的是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式,在地热资源评价方法、指标核定、收费标准和优惠政策方面存在不足,地热回灌工作也将会遇到现行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以能源矿产属性管理地热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可通过改变地热年度开采指标核定方法、修订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建立地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侯岳  刘春生  刘聃 《探矿工程》2020,47(7):41-46
近些年,随着地热资源不断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单井开采还是定向井和直井结合开采,由于井筒和地层没有实现完全封隔,注水开采地热过程中,注入的地表水跟地下水将产生交换,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大量尾水带来的环保隐患。尤其随着城市大量地热资源的开发,这一问题将显得尤为突出。本技术研究将通过地热连通井热交换隔离开采技术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地热连通井的热交换效率和井筒与地层的封隔技术手段,建立一套热交换隔离开采技术方法,实现地热井开采过程中取热不取水,为城市周边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刘兵 《地下水》2012,34(6):126-127
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提升地热资源管理手段,提出利用GIS技术管理地热资源信息的方法,建立地热资源信息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实现地热资源申请审批、计费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的现代化,减少繁杂的人工操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对地热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为地热管理部门进行地热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4.
《地学前缘》2017,(3):168-179
为了更好地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资源潜力,优选有利勘探开发目标,需要探索并形成一套满足各勘查阶段不同目的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借鉴油气地质分级分析与评价的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从全球构造到地热藏的地热单元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以不同级次的构造单元为基础,根据勘查阶段与资料翔实程度,结合构造发育、地层结构、地热显示及地热资源分布的特点,将地热单元由大到小划分为地热域、地热区、地热带、地热系统和地热藏等5个级别。地热域是最大的地热单元,与全球范围内板块尺度的构造单元相对应,可进一步分为板缘地热域和板内地热域两种类型。地热区是地热域中的次级地热单元,主要的划分依据为区域构造特征,包括岩石圈结构、热体制等。地热带是地热区内根据地热显示强度和富集情况,结合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发育情况划分的三级地热单元。地热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热能生成、运移、聚集和保持的自然系统,是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地热藏是一个相对完整且封闭的地热储盖组合,是商业性开发利用的具体对象。地热单元由大到小逐步细分,是地热资源认知过程中逐步聚焦的过程。不同层级的地热单元的地质认识与资源潜力的评价结果,对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具有相应的指导作用。文中以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为例,分别论述了其所属不同级次的地热单元类型。  相似文献   

5.
申云飞  卢玮  陈莹  程存平 《探矿工程》2016,43(10):253-256
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主要通过钻井工程来实现。地热资源量(水量)大小决定着开发利用的价值。实际中,因地层等条件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导致地热井出水量和温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在山区基岩缺水地区地热资源开发,由于水量和温度指标偏低,严重影响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首次在豫西基岩严重缺水地区通过压裂车和钻井泵分段水力压裂技术,使低产地热井出水量增加3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今后基岩地区地热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增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6,33(8):1-3,7
地热资源是本土绿色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类能源的日趋紧张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将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此,大力开发利用地热洁净资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对我国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浅谈了一些认识和建议,并认为只有创新理念,才能激活地热洁净能源的勘查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匈牙利和法国地热资源综合利用考察录刘树芳(北京市地热管理处)为执行中、匈两国政府关于地热综合利用和环境研究项目的协议,笔者作为考察团成员参加了对匈牙利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的考察。同时应法国地热公司邀请,在访问匈牙利之后,顺访了法国。在匈牙利我们先后与匈牙...  相似文献   

8.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在分析地热地质及地热水的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有害物质、放射性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主要以供暖、洗浴、养殖为主。同时,关注了地热资源不合理开采及尾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根据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梯级开发模式、改善尾水排放、地热井动态监测等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海林 《地下水》2011,(4):7-10
通过对郑州市郑东新区深部地热的地质条件、地热流体特征、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进行了论述;分析地热流体特征及地温场特征;初步建立了地热模型,对地热资源和地热可采资源量及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黑龙江省地热勘查历史,阐述了成控地热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继而对各构造单元的热源、热储及地下热水成生环境进行了分析。在地热资源及地下热水成生的背景基础上,推算地热资源量和推断地下热水分布、埋藏及其规模和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GIS)历经多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的拓展,逐步应用到地下水、石油和地热的管理中。本文回顾和总结了针对GIS技术在地热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热储空间分析系统从两维到三维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今后地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趋势,讨论了热储资源评价分析工具和相关算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Intranet网络及地热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帮助.该系统具有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功能,涉及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开采监测等三个方面;具有空间查询及分析功能,图形信息与属性信息可以相互查询,也可以独立查询,空间分析功能包括资源量计算、资源开发评价等;自动制图功能,可自动绘制井身结构图、地层柱状图等多种标准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良好,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取得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分布,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阐明了有代表性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和干热岩资源成藏模式。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迅速,浅层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量逐年攀升,但在地热资源成藏模式研究、勘查开发及管理利用等方面仍有亟须突破的技术瓶颈和需要改进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地热发展战略路线,下一步应加强热源机理与控热构造研究,推进地热探测技术和开发利用示范,开展重点地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完善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体系,推动地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洪增林  张银龙  周阳 《中国地质》2019,46(5):1224-1235
地热资源的广泛利用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雾霾污染。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研究程度较低。本文概述了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区域地热载体特征和构造单元特征,划分了区域内近地表处(20 m)、深层(1500 m)处、地温梯度以及大地热流值分布情况。按赋存条件的不同,将地热流体分为四个地段,并详细论述每段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式。认为研究区地热资源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内部热能,其次为地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矿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以及少量生物降解产生的能量,将地热资源的形成模式分为热传导型和热对流型两类,热传导型地热资源广泛分布,热对流型地热资源分布在导通深部高温部位的断裂带附近。采用体积法计算了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地热单元储存的总热量,4000 m以深暂难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及4000 m以浅能利用的地热资源量。采用热流量法计算了宝鸡温水沟、眉县汤浴、蓝田汤浴、华清池和西安东大等高地温异常区的地热流体资源量。根据研究区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划分了地热资源的鼓励开采区和保持开采区,指明了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向。本文旨在适时推动陕西省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清洁能源事业,为区域地热资源的科学、长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不断研究和发展,为政府决策部门正确及时的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是在未来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而信息技术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运用数据库技术对现有浅层地温能资源数据资料进行组织和分析,不仅规范了项目数据和成果资料,提高了应用研究水平,也可为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综合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内部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且具有易开采、利用的特点.但目前地热资源勘探的手段和研究方法单一,制约着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开发.而盆地地热场模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油气成藏模拟中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技术手段下结合盆地地热模拟技术来提高勘探的精度.本文还探讨了以地温控制方程与地下热水水流方程相结合来建立模型,模拟盆地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是我国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较早的城市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将地热资源应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等方面.目前全市地热供暖面积约1233万m2,是我国利用地热供暖规模最大的城市,并于2011年1月获得“中国温泉之都”荣誉称号.地热资源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天津地区的主要热储层均已形成降落漏斗,明化镇组热储层在市区及新四区形成漏斗;大港区形成了本市馆陶组热储层最大的一个漏斗中心;雾迷山组热储层在市区形成了较大的降落漏斗.尽管天津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水位年降幅较大,回灌率较低,新近系回灌效果不明显,还存在很多无证开采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严格控制开采量,时刻关注水位降幅情况,增大回灌力度  相似文献   

18.
浅论上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行政许可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地热资源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地热资源的管理,明确法律责任和管理职责,本文通过对地热资源的属性分析,提出上海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地热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明章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7,24(1):9-12,16
贵州省地热资源较丰富。地质构造的有利组合,构成了一些良好的热储构造,并在地表出露了较多的温泉,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热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了热点。但是由于目前省内系统的地热资源研究程度较低,盲目开发的现象严重,并存在破坏资源的危机。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地热资源的勘察和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