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间各学术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用各自编制出版的资料、特别是市场上很难订到的地球物理数据资料互相进行交换,广泛地搜集、积累供科研有用的全球性资料,避免区域性资料的局限性,已成为国际上的传统惯例。不仅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特别重视资料的交换,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国际交换换回有用的资料,特别是地震、地磁资料。为  相似文献   

2.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国际地震资料交换系统能促使监督核武器试验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他们与美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地震学家一起,已开始检验国际地震资料交换系统各组成部分作用的国际试验。此项国际试验的技术负责人拉图什内向塔斯社记者说,“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在奥布宁斯克建立了国际资料中心,该中心通过瑞典地震中心与华盛顿(美国)、斯德哥尔摩(瑞典)和堪培拉(澳大利亚)的此类地震中心保持联系。今天,此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检验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这些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台站观测是地球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1957年以来,白家疃地震台积累了大量连续、完整、可靠的地磁、地震数据,为我国的地球物理和地震科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今后仍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0年代以来,地震仪的放大倍数迅速提高,同时,地震预报和国际资料交换任务也要求台站提高监测能力和观测精度.1974年5月,白家疃台开始承担国际资料交换任务,但由于  相似文献   

4.
佘山地震台是全国Ⅰ类台站,设有地震、地磁、形变三种观测手段。其中测震、地磁资料均对外进行国际资料的交换,三种手段的观测资料都参加全国Ⅰ类台站的评比,测震、地磁的资料质量已连续十年保持优秀,有几套仪器的资料质量曾多次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三名。佘山地震台的各项观测资料质量为什么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主要的原因是佘山地震台采用了几种适应台站工作特点的管理方法。1.建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地震台站要不要建立规章制度?过去曾有人认为:地震台人少单位小,看看仪器、换换记录纸,没有什么复杂的工作,没有必要建立规章制度。但是,实际的台站工作使大家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逐步开展地震社会学的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的调研工作中,有关主管的研究单位曾将其部分工作成果陆续刊登在《国际地震动态》上;随着《国际地震动态》对外发行和交换工作的进展,并相应地进行了有关地震社会学方面的国际资料交换和通信交流活动的探询,曾得到外国有关知名专业人士的积极反应。他们除陆续寄来许多关于地震社会学方面的资料外,并在给笔者等人的来信中表达了对开展此类国际交流活动的兴趣和愿望,还给予了《国际地震动态》以较好的评价。现按国家把来信中的部分意见摘编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资料中心(World Data Center),以下简称WDC,是由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主办的国际资料交换机构,它是从1959每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始成立的。资料包括地球及其环境与太阳的各有关学科的观测结果。它是数据中心网络,它把数据提供者与数据用户连接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数据产品的工作。WDC主要活动是搜集、交换和传递资料。目前  相似文献   

7.
根据(81)震发监字第027号文的部署,国家地震局于1981年3月8日——14日在南京召开了1980年度国际资料交换台站评比会。参加国际交换的17个地震台和6个地磁台,以及即将对外交换的乌鲁木齐等老的地磁台和一部份磁变仪工作优良的基准台参加了交流评比;牡丹江、太原、高台、琼中和呼和浩特地震台派代表参加了观摩。十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台管负责同志,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地震研究所,汇编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对外交换部门的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国际机构的合法席位,国际交流,特别是科技交流愈来愈为国际同行所呼吁.为回应国际机构IUGGISC,WDC,IAGA等的请求,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国际资料交换".中国国家地震局于1978年以(78)震发地字第222号文下达"对外提供地震地磁资料任务",责成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实施,有关省区(市)地震工作领导部门及相关台站(网)组成"三结合"一条龙责任网络并狠抓资料的形成全过程,把"完整、准确、及时、连续、可靠"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分类技术标准与规程措施,组成又一个"三结合",即观测环境与条件-观测标准与技术-成果的形成与审编出版.力求交换资料的共享可用性和深入的研究需要,确保其资料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西太平洋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回顾通过参与国际合作,我国在西太平洋海域已经获得大量观测资料,并在海气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方面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1)近中国海和热带西太平洋海域的海面动量、热量交换特征;(2)西太平洋及暖油海域的边界层特征;(3)海上气溶胶特性及分布规律;(4)热带西太平洋海-气二氧化碳交换。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来测定地震和核爆炸的先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于1983年7月14日在日内瓦提交给裁军委员会的地震专家小组。这个地震专家小组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交换世界各国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的国际系统,其目的在于最后全面禁止核爆炸。美国研制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便于全球地震资料的交换。美国设计的微型处理机系统可以接收到地震敏感元件能够探到的所有信息。通过使用固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地震局(80)震发监字第030号文和(80)震地字第003号文的布署,“一九七九年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单位质量评比会”于三月六日——十三日在成都召开。参加对外资料交换的十七个基准地震台,北京、上海佘山、兰州、广州地磁台和武汉、乌鲁木齐、长春、拉萨以及成都、昆明、泰安、呼和浩特地磁台参加了评比;廿四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台站业务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资料汇编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九研究室的代表计85人出席了会议,还有7个地震台、4个地磁台的11名代表列席了会议;ISC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  相似文献   

12.
一、序言地震发生在整个地球上,它使世界各国蒙受灾难。只有在广泛交换和综合统一所有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地震本身的过程,同时也才能估计地震危险的程度。国际地震中心在综合地震资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际地震中心位于大不列颠纽贝利。它是非官方性组织,由三十五个以上的对地震感兴趣的国家机构资助建立的。全世界一千多个地震台的记录资料都被送到这里。国际地震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有送来的资料重新确定震中参数、使之更为确切,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已经形成,仪器的标定方法也基本上得到统一。为了使763台网系统的动态放大率趋于统一.便于资料交换,根据1987年7月大连会议的要求,我们集泉州台、太原台及其它兄弟台站的经验,设计了763仪在PC-1500计算机配接CE-150窄行打印机的标定计算程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地磁台担负着监视全国地磁场变化,为地磁学、震磁关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地磁数据,为区域磁测提供通化数据,部分台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等任务。我国地磁台的地磁观测系统由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仪器所组成,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状况。地磁台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主要体现在:①产出连续可靠的地磁信息磁照图。②精确测定地磁场绝对值。③编制地磁观测报告、磁暴报告等供资料交换使用。近年来,由于地震监测、地磁学科研究工作的需要,对地磁观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为了改变我国地震观测设备的落后面貌,为了满足地震资料分析和地震预报对观测系统宽频带、大动态、数字化的要求,以及便于地震资料的国际交换,研制了基准台现代化数字测震系统,简称 BSO。在研制过程中,系统的计算机部份进行了三次修改,从采用小型机到瀲计算机,最后定型为单板机,反映了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革命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飞  相似文献   

16.
DW-417地震图缩微照像机是专为地震图缩微设计制造的。它是地震资料缩微保存及国际资料交换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在我们近十年的工作中。使用DW-417照像机缩微了几十万张地震记录图。本文重点介绍该仪器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一些电路故障及其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世界地磁资料中心属于世界资料中心(WDC)的一部分。是1957年由国际地球物理年委员会(CSAGI)建立的一个机构,承担地磁观测资料的国际交换与地磁情报的交流,专门收集和出版有关日地物理(太阳与行星际现象、电离层现象、耀斑所伴随的事件、地磁现象、极光、宇宙线和气辉)及固体地球物理中的地磁测量、古地磁学和考古地磁学的资料。机构分为世界资料中心 A,建在美国;世界资料中心 B,建在苏联;世界资料中心 C,分别建在西欧、澳大利亚和日本。世界资料中心 A 是由美国国家科学机构的  相似文献   

18.
地震图和磁照图是地震事件部分地球物理场的真实反映。它是地震、地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和仪器记录,为开展地震予报,地震研究和国际资料交换创造了条件。 1874年,我国已经安装了地震、地磁记录仪,1957年已有相当规模(具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地震台12个、地磁台4个到1980年投入工作的地震台415个,地磁台201个),  相似文献   

19.
一、简述基式仪是中长周期光记录地震仪,该仪器性能稳定,图象清晰,数据可靠。为进一步提高观测质量及对外资料交换水平,我们对记录器上的固定记录相纸接头的有机玻璃压条进行了革新试验,自79年11月9日改装后,对40天来的记录进行观察,消除了有机玻璃压条边缘造成记录图上的类似时分号的白点影响,同时没有发生图纸松脱,记录器停走之类的事故,试验已获得成功。现将无压条记录法的革新意义、想法及做法等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中国地震图缩微库10年来已拍摄、存储的各类地震图,缩微胶片目录几十万张,可供用户查阅。同时,列举了已往用户对本库缩微胶片质量的评价,使未来用户能放心地使用本库资料。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笔者对本库所属的新缩微系统功能做了简要介绍。地震图是当前地震、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最基础的资料。如何保护好地震图,并使之有效地为科研服务,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记录地震,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各类地震台发展很快,目前已近七百个,若按每个台平均每天出记录图两张算,则每年将出图五十多万张。如此大量的数目,如果让它连续积累,其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不论在资料管理、资料共享、国际交换等方面都会带来相当的麻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世界上较为成熟的方法,就是对地震图进行缩微化处理。并建立地震图缩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