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秋香 《地球》2012,(4):146-14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字显示,全世界有21亿人口居住在沙漠或者旱地中,其中90%属于发展中国家。全球44%的可耕地为旱地,30%的耕植作物生长在旱地上。土地是地球的骨骼,如果骨骼患上疏松症,后果可想而知。荒漠化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110个国家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危险。由于上地退化和干旱,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50亿吨肥沃土壤流失,每年有1200万公顷土地消失,这些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粮食,每年由于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  相似文献   

2.
宋帅华 《地球》2020,(4):42-46
在太平洋东海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处海滩上,每当退潮时分,便会有一排排的“巨大圆球”露出来,形似一堆堆的大号保龄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保龄球海滩”类似的圆球,也纷纷在世界各地被报道,位于新西兰南岛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上便散布着很多圆形巨石。也有些大圆石分布在砂岩峭壁的周围,每块巨石都重达数吨,高达两米。  相似文献   

3.
正你了解人类的摇篮"地球"吗?从太空上看,她是银河系里一颗明亮的蓝宝石,是太阳系中的生命之舟;她养育了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还有70亿的人类,是她养育着的子民。我们生活在神奇的蓝色星球——"地球"上,她的身世,你知道有多少?  相似文献   

4.
引言虽然新西兰不再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其城市的发展史较短,而且从来不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每平方公里12人,1979年统计数字)。当新西兰发生灾害时,伤亡的人数以及财产破坏的程度是有限的,因为,一些灾害经常发生在人口比较稀少和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直到1972年,新西兰的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与联合王国的刑法区别不大。虽然根据新西兰议会通过的成文法及英国议会通过的修正的新西兰宪法,新西兰于1947年就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但是新西兰法律的大部分内容与联合王国的公共法仍继续成为一体。这样,新西兰就继承并永远保留了最高豁免权论的条文。该条文保留着1950年王国政府诉讼法中许多有生气的内容。然而,其它立法提出了特殊情况下的政府责任问题,而联合王国和新西兰两国的最近动向表明,有关政府责任的法律将来有可能作出修订。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现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的地区,活断层遍布全国,自1840年以来,曾发生过17次M≥7.0级的地震。然而新西兰各个地区所表现的活断层规模、性质和活动强度有很大差别。文中介绍了各地区活断层的规模,晚第四纪以来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地热流,均衡重力异常,莫霍界面波速等具体数据以资对比,分析了各地区现代构造运动性质和地壳介质的地球物理性质,从而将新西兰划分为六个现代构造地区。根据新西兰1960年—1980年约1000多次M≥4.5级仪器地震记录和历史地震讨论了新西兰六个区地震活动强度频度和活动类型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7.
Pres.  WH 《世界地震译丛》1997,(1):82-82
景色美丽气候宜人的南加州是2000多万人口的家园,而且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遗憾的是,该地区也纵横分布着许多可产生强烈地震的活断层。来自一些科研院所的科学家正在探索一种研究高危险性大都市地区地震灾害的新方法。 SCIGN(南加州综合全球定位系统台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科委批准,将于今年9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国际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学术讨论会”,以交流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地震危险性估计、抗震工程、土木建筑等方面应用的最新成果。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波兰、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约100多位专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1931年新西兰霍克斯湾7.9级地震这一重大事件50周年,由新西兰皇家学会、新西兰地震工程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西兰国家分会以及霍克斯湾地区的地方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新西兰的大地震学术讨论会”的组织委员会,并于1981年1月31日至2月3日在新西兰纳皮尔举行了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约有250位专家和官员,他们分别来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建筑设计部门、城镇规划设计和工程部门、城市行政部门、保险、民防、警察和消防部门等行业。会后,由克雷斯韦尔(M.M.Cresswell)把提供给大会的30篇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取名为《新西兰的大地震:预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却有70多亿人口等着被养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给予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使得地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  相似文献   

11.
序言──建设北京防震减灾体系吕庆书“7·28北京市防震减灾宣传”专辑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重要的特大型城市,有1100万人口,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说起北京,人们往往认为是风水宝地,不然为什么元明清朝代都建都北京...  相似文献   

12.
郑仙蓉 《地球》2013,(10):40-43
正北京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按照规划,北京市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800万。据统计,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2000年,北京的淡水占用量是284亿立方米,可是,到2020年,淡水占用量可能没有这么多,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加剧。缺的水只能通过从外地调水补给。除人口增加的原因外,降雨减少、持续干旱和水源污染加重是重要原因,尤其的水污染。北京有大小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已成为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 41万处 ,各类塌陷面积 1 50 0多 km2 ,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1 80万 km2 。仅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每年就造成 90 0多人死亡 ,全国有 40 0多个县 (市 ) ,1万多个村庄受到威胁 ,2 3个省 (区、市 )存在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 ,1 2个省 (区、市 )存在较为严重的地裂缝 ,1 6个 (区、市 )…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12日在滇西南中缅边境发生了7.3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震级较大,致使云南思茅、临沧、西双版纳3个地、州所辖的5个县,共39个乡,约12400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人口受灾。造成1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重伤26人)。伤亡较少,虽然与该区人口稀少,居民住房多为竹楼有一定耐震性等客观因素有关外,震前作了较好的中、短、临预报,对减少伤亡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级大、受灾范围广、危房多、内伤严重。在短短13天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5.5级、6.2级中强地震和7.3级强烈地震,实属罕见。因震害叠加,城镇、农场等大批建筑物地基开裂,墙体疏松,多数成了危房,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了一项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国际合作10年计划。该理事会称,遭到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袭击的150万人中,有25万人丧生。相比之下,在1985年智利瓦尔帕莱索发生的同等强度的地震中,仅有150人死亡,当时该地区约有100万人口。该理事会在一份报告中称,“这两个城市的破坏程度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建筑设计不同,瓦尔帕莱索采用了现代化抗震设计以防建筑物倒塌并减轻破坏,而唐山则不然”。该报告提  相似文献   

16.
李国显 《地球》2010,(3):44-44
近年来,温室气候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20世纪初期,有关专家们已经注意到气候变暖与燃料燃烧后释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数千万人口被迫由沿海向内陆迁移,造成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灾害。与此同时,存在着一种和温室气候截然不同的论调,那就是冰期气候。Dansgaard等人在1971年发表的格陵兰冰芯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  相似文献   

17.
王建燕 《地球》2011,(9):22-25
沦为“癌症村”以来,村里比较富裕的村民都搬走了。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后王各庄村村民孔几国告诉《地球》记者,该村人口有1000多人,近几年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关中西部的宝鸡市为例,选取11项主要人口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总数是影响宝鸡地区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人口结构决定了区域对地震灾害反应的敏感程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的应灾恢复能力;人口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人口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可以有效地为关中西部地区开展防震减灾活动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米埔     
胡野圃 《地球》2009,(3):82-82
香港,这蕞尔小岛,竟容纳了600余万人口。在这1000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在这“石屎(广东话意为钢筋混凝土)森林”的人工环境中,竟能保留一方自然生态化的“净土”。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在哪儿”?“特”在有高人指点。正如不能用打扮城市姑娘的办法来打扮乡村姑娘,米埔自然保护区作为近代的自然文化遗产而被保护下来,给人印象颇富于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超采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2016,(1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保护好地下水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指导下,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加大了水资源供给的压力。在地下水的开采上,河北省存在着超采问题,部分城市甚至存在着严重超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