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素云  陶伟  蔡浩辉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1):2108-2122
随着西方第三次工艺复兴浪潮的兴起,“制造文化”成为西方地理学者关注的新兴话题,而传统工艺制造的具身和物质层面的生产形式也得到关注。论文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安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技艺为例,基于制造地理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布依族蜡染的生产实践。研究发现:蜡染生产是一种具身性、物质性、地方性和关系性的实践。在身体、家庭、工坊、社区和线上等不同空间,手工艺人的身体是蜡染生产实践的主体,通过具身练习提升蜡染技能,并充分发挥能动性对产品进行创新,同时制造实践也引发了手工艺人正面或负面的身体体验;蜡染生产流程具有鲜明的物质性特征,物质的活力和能动性引导着手工艺人进行“人与物质”的合作生产;地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地方要素是蜡染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同时蜡染的生产实践又塑造地方的身份和特性;蜡染生产不仅是手工艺人表达自我的创造性实践,同时建构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经济生产实践中的文化维度的关注,为文化经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同时通过对手工艺人的身体技能、具身体验等方面的关注,也有助于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提供更具关怀性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年学习型空间作为集合体呈现了老年人在空间的日常生活、舞台展演和社会交往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以广东省老干部大学作为主要研究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参与老年人课堂内外的学习与社会交往生活,以情感地理视角将老年学员的空间感知解构为认知、认同和溢出三个情感阶段。研究认为,学习场所不仅是实质性的空间,更是围绕“社区”“情感”产生特殊社会联系与归属感的空间。老年人通过学习场所积极的空间投射重新自我定义,“参与学习”的环境氛围触发老年人充满活力、年轻的积极情绪,空间的社会网络同样为老年人提供亲密感、归属感的情感支持,积极的地方认同与社区意识成为稳定手段作用于空间建构,产生抵抗消极老龄化的良性溢出效应。本文为情感地理研究视野下解构学习型空间提供了现实案例支撑,并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活跃的行为主体,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提供经验建议。  相似文献   

3.
贺小荣  徐海超  刘雪婷 《热带地理》2022,42(10):1665-1676
基于列斐伏尔的节奏分析理论,构建具身节奏的旅游研究框架,以广东省清远市的漂流旅游者为样本,采用定性方法探究了其身体作为“节奏反映器”在日常世界、旅游世界以及两者间转换的节奏状态,并重点分析了旅游情境中个体的具身节奏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漂流者的旅游动因主要是社会节奏与自然节奏的失衡。2)进入漂流旅游情境的个体通过身体来感知多重节奏并在与其互动中形成自我的具身节奏,且该具身节奏具有周期性,分为适应期、沉浸期、痛苦期、留恋期;此外,影响漂流旅游者具身节奏体验的因素包括景区自然环境要素、景区人工环境要素、旅游者机能要素、旅游社区要素。3)旅游情境的具身节奏与日常世界的日常节奏具有互构动力,漂流旅游活动通过营造异质空间镜像,让个体在旅游活动中克服焦虑、担忧等与工作生活节奏失衡中相似的负面情绪,进而实现自身活动内外的节奏平衡与自我认知的重塑、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非表征理论为切入点,本文以广州创新创业空间为案例,探讨情感空间和身体等要素在促进城市再生进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各主体在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邂逅,通过身体实践作用于物质空间构成创新创意空间关系网络和城市再生体系,重构创新创业空间的文化内涵并培育创新情感和创造行为,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地方感的重构提供物质基础以及赋予其多元的地方意义。而后,创意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重塑了社区环境促进微空间的再生产,实现资本积累以完成第一轮时空修复,并随着其社会影响范围的扩大成为新城市文化,促进第二轮时空修复的完成。上述结论回应了非表征理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填补了非表征理论在宏观尺度研究上的空缺,为城市再生提供了新的实践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王敏  林铭亮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7):1182-1195
“神经转向”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的,运用神经机制诠释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超越“社会文化”与“生物神经”的边界,强调情感、身体、“非理性”等的主体特征,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传统”有益于对批判神经科学关于“心智—大脑—环境”的理解产生知识溢出,实现学科交叉的良性循环。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涉及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和非表征理论分析人文地理学中“神经转向”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围绕空间感知、情感认知、行为实践等主题进行介绍。另外,神经科学技术手段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大脑成像、眼动追踪技术已经在地理学科中得到应用,呈现可期的未来愿景。最后,论文提出“神经转向”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首先回顾了地理学关于身体美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形成,并对其内涵做以解读;然后总结了身体第一性、精神分析、审美感知、审美表现等分析方法;再次从身体塑造的基础层次与智慧延伸、身体塑造的地方性与时代性、身体塑造与文化、精神、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在先天自然美和后天人工美两个层次上阐释了身体美学的实际应用;最后概括了学科性质、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也展望了发展前景。研究发现:⑴地理学的身体美学研究强调对身体美的感知及其对人体机能乃至身体价值的欣赏,强调一种以身体为中心的"状态"和生活方式,强调人的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和谐,强调普遍的个人身体方面的行为规范,强调身体美的正确引导、控制与改进及其接近生活实际。⑵地理学通过情感地理、文化地理和行为地理等与"地方"观点、"表征与非表征"观点相结合,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新文化地理范畴下揭示了身体美学内涵:人作为文化行为主体与地方相互作用形成人的"归属"并最终形成"地方"文化,身体美学与新文化地理学交集于身体文化意义的研究。⑶在身体塑造过程中存在身体美学的地方和时代差异,不同空间和时间背景下影响社会认知和审美的因素不断变化,人在不同环境下与地方情感相结合,因地方情结的差异和时代特征的差异带来对身体认知的不同,形成了身体塑造的差异性。地理学的身体美学研究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地理方法是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方法在认知方面具有思维和行为的双重属性,导致了传统认知理论下地理方法教学的局限:割裂思想和行为、增加提取难度、降低学习自主性。具身认知理论为地理方法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实现了认知与地理方法教学的契合:具身与实践的契合、经验与知识的契合、场域与情境的契合。本文根据地理方法在地理课程中的内隐性及其与具身认知理论的契合性,提出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方法的渗透路径:分析课程内容,把握教学时机;利用课外时间,引导方法实操;依据实操经验,提取方法的新知;再创问题情境,内化地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民宿实践与乡村发展有着显著的交互关系,已成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以空间表征和非表征为视角,借助Rost CM6语义分析软件进行网络文本数据处理,深入探讨民宿对乡村空间的地方再生产问题。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为典型案例,基于民宿改造引发的新旧空间转变分析,研究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结果发现:(1)民宿实践对地方具有重要的表征与非表征建构作用,且经由景观功能的差异化塑造和具身体验实践路径实现对地方空间的表征与非表征,塑造了新的地方空间形象;(2)民宿空间表征与非表征过程中实现了对地方空间意义的叠写与再生产,实现了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3)媒介宣传与地方的互动构建过程通过协商得以固化。  相似文献   

9.
行为转向与社会转向下个体行为模式分析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微观视角,然而以往研究关注行为决策与空间的关系,忽视了空间对人心理与认知层面的反馈作用。“神经转向”强调了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运用神经机制探究人的感知、情感、行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在神经转向的背景下,结合行为主义研究范式,构建“认知—决策—反馈”的“人—行为—空间”闭环分析框架,在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人脑的环境感知、经验学习、综合决策能力在重构认知与重塑偏好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从行为主体、空间行为的角度分析“空间—人”反馈过程。论文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和活动日志分析方法对典型案例日常活动进行解读,结果表明,该框架能较好地解释个体短期行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空间图谱、空间偏好和行为决策在个体与空间互动中的中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州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与空间建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地理学在女性主义的推动下迅速兴起,建立了以身心一元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延循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身体研究更重视身体在感知世界、生产知识和占据空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身体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并为边缘群体发声的武器。以城市边缘群体为研究对象,采取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方法,对广州拾荒者群体的个案展开研究,旨在探索拾荒者如何在城市中占据生活工作空间,以及分析拾荒者所占据场所的空间特征和结构。研究发现:(1)拾荒者运用自我身体实践,发挥个体能动性,成功地在现代化都市建设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物质空间的建构;身体实践在社会底层群体占据城市空间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关注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为理解城市边缘群体的需求以及探究身体与地方的互动提供了新的路径。(2)拾荒者借助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庇护关系,形成了渗透到城市空间中独特的拾荒者聚集区,建立起了空间边界相互交错,但收购权力划分明确的工作"地盘",使城市规划所定义的城市空间转变成了融合城乡因素的混合空间。拾荒者聚集区的建立,展示了城市边缘群体身体实践对地方的重构过程。研究对身体地理学在中国的实证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现象学之关系的介绍不甚充分,引介的文章数量十分有限,且多集中介绍段义孚先生的作品和观点。文章通过评介另一位著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大卫·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动、静和相遇》,旨在促进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此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出版之际正值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盛行。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其中第二、三、四部分集中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分别对应该书副标题中的“动”“静”和“相遇”。现象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内容比较艰涩。因此文章结合该书提到的例子和经验中的例子,凝练出该书的重要观点,并使其形象化。文章评介该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该书通过抽象的现象学的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对大量日常环境经验的描述;第二,该书内容对规划设计以及环境教育相关人士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第三,该书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科学的”现代地理学的直观对比,因此尚未显性化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优长;第四,以现象学态度反观本评介,本评介当然也带有两位作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王敏  林钿  江荣灏  朱竑 《地理学报》2017,72(4):671-684
采用人文地理学视觉量化的研究方法,结合照片评定、眼动分析及定性分析对广东汕头澄海区上社村传统节庆活动(其“拖神”活动具有鲜明的身体表达特征)的空间进行了解译。研究发现,在传统节庆活动中,身体的仪式化实践和体验可对特定的节庆时间—空间进行生产和维持,身体成为传统节庆意义生产的最小空间尺度。身体所能感受和分享的节庆情感作用于地方共同感和认同的建构,而持续的身体参与是传统节庆活动得以不断再生产和保持强盛生命力的关键。在具体研究中,照片评定和眼动仪实验等视觉量化方法的使用,通过对地方居民的空间情感体验进行直观而有效的测度,借助眼动轨迹的热点及瞳孔数据,有力地表明在传统节庆的展演空间内外,现场观众和外界“他者”的“凝视”与身体化的感知存在不同,表现出身体的空间差异性。研究对身体地理学内容的拓展和人文地理学新方法的应用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Mental health, ethnography and the bo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ster Parr 《Area》1998,30(1):28-37
Summary Covert ethnographic research materials are used to highlight different individuals' embodied configur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is case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Research relationships that revolve around body presentation and body movement are then examined. The problematic associations between covert ethnography and feminist methodologies are also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growing scholarship on fluidity, embodi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festivals. Such scholarship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belonging as an embodied, visceral experience. Extending on this work, this paper seeks to draw further attention to the fluidity of festival boundaries and experience, by exploring how belonging hold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detached from location, and be manifested forcefully through movement to and from events. I focus on a group of six Dykes on Bikes members, who rode motorbikes 1800 kilometres as part of a larger group from Brisbane to the Sydney Mardi Gras Parade. Through this exploration I illustrate how attention to the visceral experience of belonging on the move allows geographers to address what holds individuals ‘in place’ so to speak, when attachment takes place through movement. In doing so I argue that the visceral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belonging as mobile because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stand against universalised discourses that locate belonging withi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fines of events.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地理学中的非表征与再物质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化地理学以往对表征和话语的过度重视,引起了部分学者对“非表征”和“再物质化”的思考,呼吁关注日常生活中即时的、动态和无法被表征捕捉的实践和情绪,并重视物质实体的展演性、流动性、情绪塑造和符号交换的意义,引发和促进了新文化地理学对于情感、身体、实践、展演和日常生活等议题的关注。论文对“非表征”和“再物质化”的概念和核心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身份、认同及空间的构建”“情感与空间氛围”“身体与展演及意义”以及“权力与网络”4个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国内文化地理学对感知的、即时的和物质性的空间要素进行关注,并对新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case of #mysafetyselfie as an example of how social media can be used to highlight the social and spatial factors affecting women's experience with safety. In particular, I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media technology mediates embodied practice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elfie as a form of relational place making. In the first section, I situate #mysafetyselfie as a node along a continuum of sociospatial work by Jay Pitter—the project's initiator—stemming from he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engagement with safety. I then draw from mobile interface theory to argue for the selfie as a practice of embodied implacement, which situates experience as contextually informed. In the next section, I conduct a close reading of three safety selfies from the project, in which safety is framed by the subject in intelligent and creative ways. I conclude by reflecting on the outcomes of #mysafetyselfie and the ethical responsibility of curating stories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