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琚兴华 《测绘科学》2012,37(3):188-190
本文研究的无控制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是集GPS、电子经纬仪、数码相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硬件设备于一身,辅以数据处理中心,形成的一种快速的目标三维、纹理和属性信息获取的新型测量系统。该系统是对传统地面摄影测量作业方式的一次提升,是对国内地面(近景)摄影测量领域一体化仪器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厉东伟 《现代测绘》2011,34(5):31-33
工业测量系统(Industrial Measurment System)具有高精度,简单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大型设备加工和维护及天线安装与检校、机器人、钢结构安装等领域,但在开采沉陷方面的应用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数字工业近境摄影测量系统是工业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基于该系统的相似材料模型观测方法是开采沉陷模拟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但工业测量系统的海量数据,数据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面向相似材料模型的观测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就显得急迫和积极的意义。应用该系统能完成对工业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达到对数据的统一、有序、高效的管理,并能给出对数据的查询和图形化。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轨道必须保持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这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高速、安全且平稳运行。高速铁路轨道测量至少包括控制测量、线路测量和变形测量等工作。传统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方法存在测量周期长、维护成本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多传感器组合的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轨道测量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其主要构成和方法流程,并在实际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轨道路基变形监测和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的一体化,其轨道横向偏差精度2 mm、垂向偏差精度2 mm,变形点水平方向精度1 mm、垂直方向精度1.5 mm,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4.
徕卡HDS,瞄准3维激光扫描技术领先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自2000年3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测绘工程领域应用以来,作为一项实用高效的测量手段和技术,立刻得到了国内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注和青睐。瑞士徕卡测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徕卡测量系统)作为最早将其3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的公司,目前在国内  相似文献   

5.
室内GPS(In-doorGPS)定位系统是参照空间角度前方交会测量原理制造出的非正交坐标系测量系统,由于和GPS定位的原理非常相似,也称为室内GPS(In-doorGPS)定位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形式、测量原理、精度分析,并对工程化和应用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工业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简单便捷、应用广泛等优点,但在开采沉陷方面的应用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数字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是工业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基于该系统的相似材料模型观测方法是开采沉陷模拟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但工业测量系统的海量数据、数据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面向相似材料模型的观测数据处理软件的开...  相似文献   

7.
针对道路测量中传统测量方式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缺点,通过对移动测量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的研究,探讨移动测量系统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技术流程,最后以实际工作为例,对其成果进行检验,分析其可靠性,得到了一种基于移动测量系统的道路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MMS(移动测量系统)的概念、功能特性以及应用的领域,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的整体应用架构、采集数据的内容及组织方式,提出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3维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的架构和特点,通过佳木斯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展示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3维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3维实景影像空间信息服务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原理及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一类移动、便携式的测量系统,一般分为电子经纬仪测量系统、全站仪测量系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和关节式坐标机等6类,通过间接测量边长和角度来确定测点的三维坐标值。本文将这6类测量系统归纳为球坐标测量法、三角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4种测量方法,讨论了其测量原理,简单介绍了其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初选和扩大实验两个步骤,使用聚乙烯薄膜(简称PE薄膜)和天然乳胶薄膜(简称乳胶薄膜)这两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对不同型号GNSS测量系统进行包覆,并按照相关检定规程提供的检定方法对包覆后仪器进行性能检测,测试PE薄膜和乳胶薄膜对GNSS测量系统的卫星信号接收能力、天线相位中心一致性,并对测量精度和散热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评价两种材料对GNSS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场景建筑物外立面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到建筑物立面测量中,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立面测量的技术方案,包括针对立面图测绘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外业数据采集方案设计、内业数据预处理方法、立面图编辑成图以及建筑物立面测量精度评定,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本研究,得到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建筑物立面测量及立面图绘制的一套完整工艺,同时也为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在顶管施工测量中的一种测量系统,阐述了这套顶管导向测量系统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以及使用这种系统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顶管导向测量系统是由最新的自动驱动全站仪和工业电脑组合起来的一种自动化测量程度高的一种先进测量手段,在顶管工程中使用顶管测量系统可以很有效地解决顶管测量困难、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等难题,因此顶管测量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车载移动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也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科技之一。它是在机动车上装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相机系统(CCD)、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在车辆高速行进中,快速采集道路及道路两旁地物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同步存储在车载计算机系统中,事后基于点云与数字图像数据进行空间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形成内容丰富的空间信息数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已经在测绘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差分GPS的定位原理及测量特点,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介绍了由差分GPS SDH-13D(自动显示单频回深仪) 计算机 HYP-ACK(导航测量软件)组成的水下地形测绘系统的原理及其作业方法,水下及岸线电子地图的生成及精度评估等。  相似文献   

15.
摄影全站仪系统--数字摄影测量与全站仪的集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摄影全站仪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摄影测量系统,该系统将量测型数码相机安装在全站仪上,配以相应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构成一个包括全站仪、PDA、量测型数码相机、检校条与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的集成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几何关系,并提出一种简易的相机姿态偏移检校方法,最后说明其精度和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eoCOM接口技术,在VS2008开发平台上采用C++语言设计了一种智能测量系统,用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解决了先前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甚至有些测量需求根本无法实现的难题,填补了智能测量在特检行业领域内应用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机载LIDAR系统原理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载LIDAR系统是一种主动式对地观测系统,主要由IMU/DGPS系统、激光扫描测距系统和成像装置所组成。目前常用的扫描方式有:有线扫描、圆锥扫描和纤维光学阵列扫描等3种扫描方式。文中论述了机载LIDAR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并对目前的几种LIDAR系统、LIDAR系统与INSAR、摄影测量等做了分析和比较。对机载LIDAR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DGJ》机助成图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刘英杰《大比例尺工程图机助成图系统》简称《DGJ》系统,是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研究并已通过鉴定的较为先进的一种数字化测图系统。它在测量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为它一改以往平板测图的方式,将全部所测地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静力水准系统(hydrostatic leveling system,HLS)的测量原理以及固体潮对HLS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对HLS数据进行固体潮调和分析,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倾斜固体潮参数及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地潮汐模型对HLS监测数据进行潮汐改正,进而得出当地两监测点之间的实际地面形变,为静力水准系统在高精度(μm量级)加速器准直测量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带有微小转角修正的车载激光成像系统外方位元素标定方法.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和激光扫描仪(LS)集成的车载激光成像系统(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该方法使用6个微小旋转角参数和6个微小平移参数对传统标定模型参数进行修正.试验数据表明,方法可对系统的安装误差和时间同步误差进行有效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