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必须在合理开发的同时,确保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使其得到永续利用。然而滨州市的地下水开发利用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由于超量开发,已经出现了超采区,形成了地下水超采漏斗,已严重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超采势头的发展,促进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桓台县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地下水开发潜力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并针对该县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土地盐渍化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座落在浑河的新、老冲洪积扇上,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工农业及民需饮用水的唯一水源。但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1981年开采量为1962年的1.63倍,超过了地下水的天然资源,并导致了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目前区域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已超过300平方公里,并继续向外围扩展。针对上述水文地质问题,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地下水观测总站用的均衡法、有限单元  相似文献   

4.
3月22日是“世界水资源日”,今年的主题为“水资源的未来”,联合国呼吁,“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对水进行管理”。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环保总局祝光耀副局长坦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中国目前已经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超采问题,正在采取系列措施缓解这一状况。河南是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近年来,国民经济急速发展,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了以城市水源地为中心的中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其中,豫北地区已形成近8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漏斗区面积逐渐扩大,机井越打越深,代价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迅速增加,再加上人为浪费和管理不力,使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部分地区(带)超采现象发生,地下水资源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可导致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地面沉降及水质恶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考虑到开展大规模的人工补给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从实用角度看,应大力加强地下水自然补给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亚欧大陆桥,是又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通道”。陆桥的开通,给河南城市群的崛起和城乡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限制因素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在陆桥(河南段)经济带范围内,能否满足沿线经济对地下水的需求?研究结论是:地下水形势不容乐观,潜力尚有87×108m3/a,同时还存在超采量388×108m3/a,城乡开发地下水强度不一,已引发多种环境地质问题,对陆桥(河南段)经济带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缓和陆桥(河南段)沿线用水矛盾,必须遵循“因地制宜,量水为出,适度开发,统一规划”的原则,在开源、节流、管理上做好用水文章,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陆桥(河南段)经济带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早已形成降落漏斗。作者从漏斗条件的实际出发,利用17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在地下水资源均衡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利用相关模型直接进行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预报和限定地下水位条件下的开采量计算。此外,还利用相关模型进行了含水层(组)弹性释水系数和漏斗补给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因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形成开采降落漏斗。诱发地面沉降 ,地下水资源枯竭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本文在论述了洛阳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治地下水位下降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舟山市海水环绕,目前供水水源为地表水库和地表河流,由于大气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枯水期缺水严重,本文分析了舟山市地下水资源及开发现状,探讨了舟山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认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严重缺水的海岛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前,安徽省芜湖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2007年该市地下水降落漏斗消失,地下水环境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1.
以最新水资源评价成果为依据,阐述了山东省地下水资源状况、重要水源地的分布、开发利用潜力及地下水独特的优越性,强调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地下水过量开采或开采程度过低,容易引起超采漏斗区、地面塌陷、沉降、裂缝、海水倒灌以及土壤盐渍化、渍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山东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地下水利用良性循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常允新  王振涛  温永泉  张丽霞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1/12-2007/3/20
莱芜市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矿山排水量较大。煤矿矿坑水中SO4^2-、总硬度、矿化度、F^-等组分较高,对地下水水化学场构成影响,矿区附近SO4^2-含量大于300mg/L的孔隙水分布面积9.98km^2。铁矿排水具有高强度、大降深、强烈疏干的特征,导致矿山背斜东翼已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其中水位标高120m的漏斗面积达27.5km^2,由于矿坑排水加之水源开采,1973年以来赵庄、孟家庄、西泉河地段共发生岩溶塌陷220处,塌陷总面积8880m^2。  相似文献   

13.
昌邑市地下水开发及其环境地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邑市不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效应,如地下水降落漏斗、海水入侵等。分析了昌邑市地下水开发现状及其引发的环境地质效应,提出了合理调整用水布局、人工回灌补源、修建地下水库、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体系等措施,为资源型缺水的滨海地区提供了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南部冲洪积扇区浅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早已形成了区域性漏斗群。通过对漏斗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调蓄条件的分析,提出了由新建的引黄主干渠引黄河水,采用河渠、坑塘内施工回灌引渗,以及丰水期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拦蓄引渗和引黄河水引渗回灌联合调度的方案,并从调蓄资源增量、调蓄可行性和调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济宁城区地面沉降演变规律及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城区位于汶泗河冲积平原的前缘地带,孔隙地下水资源丰富,开采量多年来处于超采状态,1988年以来发生了地面沉降。经采取调整地下水开采井布局等措施后,城区地面沉降速率逐渐减小,而沉降漏斗随地下水的开采向城区北部、东北部转移,地面沉降值大于60mm的范围达到了145km^2证实地面沉降的发生完全受控制于地下水的开采程度。根据济宁市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和破坏性,可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间接经济损失为全部经济损失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大庆油田由于高强度注水采油和超采地下水,致使在油田主采区及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变形。沿大庆长垣构造分布的油田主采区产生了地面隆起变形,在其两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产生了地面沉降变形。在大庆长垣核心地带地面隆起一般〉120mm,部分地段达500mm,最大可达2000mm。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许昌市区地下水源资的赋存、补给条件以及开采现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都作了较详尽的评述。并指出由于过量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正在逐年加剧,由此而给许昌市区今后的工农业发展及人民的生活安全埋下了一个隐患。针对许昌市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污染的现状,提出了许多治污、开源节流的合理建议;这不仅对许昌市,就是对类似水资源条件的其它中小域市也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区域和全国尺度地下水系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不仅是美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地下水对于维系河流和生态系统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地下水资源是美国主要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为美国 50个州的1.3亿人提供了饮用水;40%的公共供水和大部分衣业灌溉用水取自地下水。然而,由于对废物处置不当、工业和农业等土地利用活动造成污染问题对宝贵的地下水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环境效应;特别是区域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含水层和地下水资源耗竭。由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并加剧了洪水等灾害…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2007年河北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京津以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大部分仍保持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莱芜市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矿山排水量较大。煤矿矿坑水中SO42-、总硬度、矿化度、F-等组分较高,对地下水水化学场构成影响,矿区附近SO42-含量大于300 mg/L的孔隙水分布面积9.98 km2。铁矿排水具有高强度、大降深、强烈疏干的特征,导致矿山背斜东翼已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其中水位标高120 m的漏斗面积达27.5 km2,由于矿坑排水加之水源开采,1973年以来赵庄、孟家庄、西泉河地段共发生岩溶塌陷220处,塌陷总面积8 880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