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据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给出的地球内部结构和物性分布 ,模拟了中国及邻区岩石圈中短波长大地水准面起伏。正演模拟结果显示 :地形起伏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异常巨大 ,幅值变化可达 2 10 m,最大值在青藏高原 ,达 150余 m。沉积层底面起伏产生的大地水准面异常非常小 ,幅值只有 6.5m,表现出短波长特征。岩石层底面起伏产生的大地水准面异常极为平缓 ,约为 2 0 m。莫霍面产生的大地水准面异常形态与地形起伏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异常形态相近 ,异常幅值只有后者的 2 / 3,在青藏高原只有后者的一半。岩石层内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的幅值约为 75m。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部非洲CMB上存在一尖锐边界S波低速异常体(超级地幔柱)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及重力场理论,对该异常体的结构进行了探讨。通过建立模型,计算了该模型S波低速异常体所对应的密度异常产生的区域大地水准面异常,并将其和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进行对比。通过调整模型的几何构架、物理参数和力学平衡效应(流体静力学平衡及对流动力学效应所引起的核幔边界地形的起伏),寻找能够符合实际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的模型参数,最终得到非洲底部异常体的结构。单一的异常体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选取低S波速度高密度异常时,模型预测大地水准面异常才能较好地吻合实际观测(EGM96)分布,由此可以推断,该异常体可能是高密度、低S波速的化学成分不同的异常体。但是当考虑全部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的数据,将其引入模型大地水准面异常的预测并且尝试一系列模型之后发现如果用简单叠加地幔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和模型异常体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来预测该地区大地水准面异常,无法获得与观测大地水准面相吻合的结果。因而考虑更为复杂的动力学模型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GPS水准对几个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大地水准面进行了检验。利用WDM94模型编制了华北地区不同阶次的大地水准面起伏图,讨论了大地水准面起伏和该地区构造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大地水准面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总体形态和本区地壳厚度呈镜像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大地水准面的梯度带和本区3种不同地形的分界带(华北平原,太行山区,鄂尔多斯块体)一致,其中115°(E)分界带和我国东部的主要地壳厚度梯度带一致;大地水准面零等值线的两侧是地震比较集中的地带。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局部大地水准面变形时,一般归结为求解Stokes和Vening Meinesz积分。而Stokes和Vening Meinsz积分是一种褶积积分形式。由于褶积的谱可由两个褶积函数的谱确定,因而本文采用FFT方法来计算局部大地水准面变形的褶积积分,并研究了在已知网格结节或网格平均值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为实际应用,本文计算了同震位错和伴有质量迁移的地震过程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变形。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重力探测中重力改正时常用的两个高程参考系统存在偏差这一事实,选取两个大地水准面起伏变化较大的剖面区域,分析大地水准面起伏对重力归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剖面跨度和剖面大地水准面起伏梯度都会对布格重力异常产生影响,所以当重力探测区域大地水准面起伏差距较大时,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差异对重力归算的影响比较突出,在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解释地壳密度结构时,大地水准面起伏的影响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6.
基于Stokes理论建立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其精度受重力数据误差,即重力数据分辨率、精度以及积分范围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重力场谱特征分析,给出不同地形区域重力数据分辨率以及积分半径造成的大地水准面高频截断误差的量级大小,计算平均重力异常误差对大地水准面建模精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形区域cm级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具有理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由高程异常确定大地水准面有关理论的同时,提出了用地形质量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的方法,结合高程异常资料,可以使山区大地水准面得到精化。将本方法应用于珠穆朗玛峰,获得其大地水准面高为- 30.36 m 。  相似文献   

8.
华东、华中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华东、华中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论述了GPS和水准路线布测的精度,GPS、水准数据处理和似大地水准面确定所采用的方案,似大地水准面所获取的精度。最后评述了项目成果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市级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现状及技术模式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高精度局部大地水准面将为测绘学、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及海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球空间信息。GPS技术结合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可应用于取代传统的高程测量(如三角高程测量和低等级水准测量),这是当前精化我国省市级大地水准面在测绘领域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总结和分析我国目前省市级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现状、技术模式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精化我国省市级大地水准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响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GPS高程转换的因素有两个:GPS点大地高的测量精度和该点内插高程异常的精度。利用模拟以及某一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比较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线性插值、谢别德插值以及切比雪夫插值方法用于GPS点高程异常内插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分辨率较高的似大地水准面,切比雪夫插值具有很好的内插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地水准面与垂线偏差的关系,设计合理的计算方案,给出利用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垂线偏差的简化公式,并通过模拟计算探讨大地水准面相对精度、取点间距和已知点选取及个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EOID12B模型分别计算GSVS2011、GSVS2014项目中各测站点和美国西部区域(40°~45°N,100°~105°W,分辨率为1′)的垂线偏差,并与GSVS项目垂线偏差实测值和DEFLEC12B模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垂线偏差南北分量和东西分量的计算精度均优于±0.5″,说明利用相对精度为cm甚至亚cm级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可获取较高精度的垂线偏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经典定义的地球重力场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经典大地水准面为重力等位面的特性,选取某大地水准面为参考面,计算不同地球重力场模型在该参考面上的重力位标准差,以此作为不同模型相对优劣的评价指标。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同一重力场模型在不同区域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M96模型、 OSU91A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别为±11.1 cm、±14.3 cm,EGM2008模型、EIGEN-6C4模型分别为±8.8 cm、±8.9 cm,说明后2个模型的精度相当,且优于前2个模型。该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某全球大地水准面,EGM2008模型和EIGEN-6C4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别为±11.3 cm和±14.1 cm,即在cm级精度上EGM2008模型略优。  相似文献   

13.
从累积大地水准面误差、几何水准面与重力水准面之差、不同频段重力场模型的组合3个方面,评估了欧空局发布的时域法、空域法、直接法3个模型的精度。频谱分析和北美实测GPS/水准结果表明,第4代直接法模型精度达到“空间分辨率100 km情况下,大地水准面精度±1 cm”的设计要求|直接法模型精度高于时域法模型和空域法模型|GOCE数据能有效地提高重力场中频、甚至高频信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地球在内部位势场源和管量场源作用下引起的球形地球变形。着重研究了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的比直,导出了它在球坐标系中的理论和数廬计算公式。数值结果表明:地球在位势力源和管量力源作用下所引起的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其比值的球函数系数低阶项相差近一个量级。因此,用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的比值这一指标来研究现代地壳运动及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等地球动力学问题将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年来精化大地水准面的研究结果,对人们比较关心的5个方面的问题加以综述和探讨:(1)大地水准面的定义;(2)精化大地水准面的作用;(3)由似大地水准面改化为大地水准面;(4)海面地形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及其改正;(5)高程异常中的零阶项及其误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原有似大地水准面,在区域设计一些具有高精度的GPS大地高和水准高的公共点,采用数学拟合方法可得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模型。由精化后的似大地水准面可得到区域内任一GPS测点的水准高程,从而代替五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GPS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的联合平差方法,其原理为分别对GPS水准和重力大地水准面建立绝对观测方程和相对观测方程,并以GPS水准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整体平差,将平差结果附合到GPS水准上去,因而既利用了GPS水准绝对高精度的优点,又利用了重力大地水准面的高分辨率和高相对精度的优点。考虑到球体和局部系统误差,可以将大地水准面分成若干区域进行分区平差。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计算主磁场时,往往采用海拔高而非大地高,并且忽略了大地水准面起伏的间接影响。通过全球的实际计算表明,若忽略大地水准面起伏,可引起地表主磁场的北向、东向、垂向与水平分量以及总模量的误差范围分别为-2.37~1.59 nT、-0.51~0.33 nT、-1.95~2.09 nT、-2.37~1.59 nT与-2.39~1.82 nT。  相似文献   

19.
GeoidanditsGeophysicalInterpretations(大地水准面及其地球物理解释)一书简介GeoidanditsGeophysicalInterpretations(大地水准面及其地球物理解释)是美国CRC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地球物...  相似文献   

20.
用岩石层—地幔力学、热学耦合模型,以俯冲带为例,研究大陆岩石层不同的有效弹性厚度对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动力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大陆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作用象一低通滤波器,它抑制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高频分量。随着有效弹性厚度的增加,岩石层的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不仅幅度减小,其形状变化也被平滑。模拟结果表明,在进行大陆岩石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只有充分考虑大陆弹性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动力影响,才能更客观地描述研究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