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对北大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王鸿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先生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教  相似文献   

3.
《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I0001-I0001
董申保,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先生祖籍江苏省常州市,1917年9月17日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上海东吴第二中学和浦东中学,1936年夏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0年夏毕业后,任国家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勘测处技术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炳章     
我国著名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王炳章教授,宇斐轩,河北深县人。曾在天津北洋大学矿治科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24年毕业后,曾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旋又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历任教员、讲师。1939年任迁至云南澂江的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并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翌年至昆明,任云南大学矿治系教授;  相似文献   

5.
吴磊伯     
著名地质学家吴磊伯,湖南临湘人.1938年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时期)地质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0~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52~1953年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矿物教研室主任、地勘系和物探系副主任.1953~1955年,先后任地质部资料局编译室主任、地质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起到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兼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等职.他还是  相似文献   

6.
孙岱生 《现代地质》2001,15(2):117-123
陈光远教授 1 92 0年 4月 2 9日生于南京市。1 939~ 1 943年 ,他在昆明西南联大地学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 ;1 943~ 1 948年 ,在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地学系任助教 ;1 948~ 1 951年 ,在瑞典额普赛拉大学地质矿物系学习 ,获副博士学位 ;1 951~ 1 952年 ,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 952~ 1 978年 ,任北京地质学院结晶矿物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 ;1 979~ 1 996年 ,任中国地质大学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他于 1 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 ,是国家教委矿物学重点…  相似文献   

7.
王嘉荫     
王嘉荫,别名王荫之、痴公,永年县人,我国著名岩石学家。 王嘉荫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助教、讲师。后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岩石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1955年回北大地质地理系,参加地质专业恢复招生工作,又先后任地球化学教研室、岩石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助理会计、《地质评论》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8.
赵金科教授,河北省曲阳县人.193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旋于1937年赴美深造,1939年回国后,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64年任所长,1984年任名誉所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他先后任《中国科学》编委,全国地层委员会一、二届常委,  相似文献   

9.
俞建章     
俞建章,字端甫,安徽和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3年晋升副研究员,即去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后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主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职。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1952年起任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马杏垣教授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现中国地质大学顾问和名誉教授。马杏垣教授1938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就读于西南联大地学系;194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任教和担任领导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构造学人才,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马杏垣教授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嵩山重力构造研究,成为我国地质科学园地里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马杏垣教授1978年参加“科学大会”后调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11.
(1913~2007)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5岁。叶连俊同志1913年7月22日出生于山东日照。1932年在山东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并于1937年毕业。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怀着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辗转到南京,考入当时的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始了对祖国的地质和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  相似文献   

12.
张文佑     
著名地质学家张文佑,河北唐山市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英等国考察研究,1947年回国,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兼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5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历任该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斯行健字天石,著名地质学家,古植物地史学家.1901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曾任中山大学地质系助教.1928年初兼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佐.同年赴德国留学,从德古植物学大师高腾教授学习,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2年曾到瑞典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地学系教授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起任地质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何作霖     
何作霖,字雨民,河北蠡县人.我国著名矿物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任保定河北大学教授.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2年晋升为研究员,并兼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王思敬教授在祝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鸿允教授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年纪念会上敬献的贺诗。他高度概括和赞颂了刘鸿允先生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中,对地质所的发展和对我国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塞武纪地质学(尤其在震旦纪)研究领域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07,29(2):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任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原地质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杰教授,一九○一年三月二十日生于安徽省广德县誓节渡镇,一九一九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地质学专业,一九二五年以优异成绩于该校毕业。此后,一直从事地质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推动我国的地质科学技术进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九八六年是许杰教授八十五岁之年,也是他从事地质事业六十七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8.
董申保教授1917年9月17日出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武进。1936年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后辗转于西南联大学习。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学系,任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勘测处技术员。1941年重返西南联大攻读硕士学位。1944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助教。194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及克莱蒙菲郎大学留学。1951年回国  相似文献   

19.
谢家荣     
谢家荣,字季骅,我国著名的地质、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898年7月生于上海.1913~1916年在工商部地质研究所由章鸿钊等主办的地质班学习.毕业后进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由于他工作上的成就,被派送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理学(地质)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至1929年,前后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北京大学兼任教授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赴德国柏林地质调查所及弗兰堡大学研究煤岩学和金属矿床.1930年回国后任地质调查所技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于1909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地质学系,是我国培养地质人才的第一个教学单位,也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地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一直是我国地质教育和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