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统计遥感业务是国家统计局基于统计业务对空间信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将GIS、Rs和GPS空间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统计数据的获取、管理与分析中,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科技含量,构建新型国家统计业务体系。统计遥感业务数据具有多源、海量的特点,实现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新型统计遥感业务成功运转的基础。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及数据应用需求,通过对各类空间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在建立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将影像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拼接、然后压缩存储到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同时结合影像编目技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的管理;提出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数据直接访问以及数据互操作方式,实现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从应用层面较好地解决了海量、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提升了统计遥感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整合统计地理空间信息,联合国成立了统计和地理信息整合专家组,目标是推进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的实施.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为各国提供了通用的标准和方法,以促进统计和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并提高了结合空间信息的统计数据的可用性,让统计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本文介绍了构成统计地理空间框架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国际经验,并分析了国内实施框架的基础条件、有利因素和困难.建议国家统计局在今后的普查和统计调查中,参照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原则,加强统计和地理信息的整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统计遥感基础地理数据库标准研究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遥感基础地理数据库标准的研究和编制,是国家统计遥感各级业务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在分析统计遥感业务对基础地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统计遥感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设计统计遥感基础地理数据库结构及要素的编码体系。最后提出标准编制流程,基于PowerDesigner进行数据库模型设计,以形成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标准设计和编制流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遥感数据具有多源化且数据量大等特征,同时缺乏统一的空间组织框架,对于数据间空间关联关系建立存在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解决方法:首先采用GeoSOT剖分框架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然后根据提出的"网格-数据块-数据"的三层组织概念模型,建立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最后进行关联影像的表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结构化组织,有效建立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空间关联,并与传统的坐标系统建立对比分析,提高了数据利用的应用效能,整体上促进了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支撑环境。本文从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字海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体系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包括平台层级内容和逻辑架构,详细阐述了跨层级的数据共享管理、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省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应用服务定制等关键技术,从建设模式、数据整合、功能模块和应用成效角度介绍了省级平台建设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国土空间资源共享、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数字周边"建设中地理空间元数据技术的重要意义,在研究"数字周边"地理空间元数据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地理空间数据集元数据的组织结构、数据内容设计,为元数据体系框架中其他元数据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分割是遥感影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影像分割过程中的尺度参数选择直接关系到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质量和精度。首先,总结了面向对象影像分析中尺度概念的内涵,分析遥感影像空间和属性两大基本特征,依据空间统计和光谱统计获得理论上最优的空间尺度分割参数、属性尺度分割参数。其次,运用了基于谱空间统计的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尺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与影像谱空间统计特征的关系,进而将基于谱空间统计的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尺度参数应用于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算法中,最后,对其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采用高空间分辨率IKONOS和SPOT 5影像数据,选择建筑实验区和农田实验区进行空间和光谱特征统计,以进一步估计分割中的最佳尺度参数。使用分形网络演化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利用监督分类对本文提出的尺度估计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尺度估计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后续的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的精度。不同于以往分割后评价的尺度选择方法会需要大量的运算量,本文方法不需要先验知识的参与,且在分割前就可以自适应地估计出相对较为合适的尺度参数,提高了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智能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莉  李力勐 《测绘科学》2000,25(4):21-25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描述地球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是面向交通运输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定位技术为依托的广泛概念 ,构架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平台 ,提供车辆在四维时空中的位置和有关空间目标描述的技术和信息 ,为实现交通智能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Spatial object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are two basic concepts of GIS.Spatial object is th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geographical entity or phenomenon,which forms the basis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spatial relationship is theconnexion between spatial objects when geometric properties are considered.Thecommonly used 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objects as points,lines and areas is mathe-matically strict,and suitable for data management,but a bit too generalized forrepresenting real entities and extract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A good classificationmodel should not only be good for representing real entities,but also good for re-veal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therefore good for formalizing spati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朱钟正  苏伟 《遥感学报》2011,15(5):957-972
受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影响,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若仅利用光谱信息则分类精度的提高将会受到限制,而局部空间统计特征可以通过对地物空间聚集度的描述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影响。本文研究了局部空间统计在不同指数(Moran’s I, Getis-Ord Gi, Geary’s C)、邻域规则和间隔距离下,对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 5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波段1进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运算结果作为纹理波段添加到原始的光谱波段中;然后,综合利用光谱波段和纹理波段进行监督分类;最后,选取测试样本进行分类的精度评价,并比较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分类精度,得到地物分类精度同参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通过分析可以得出Getis-Ord Gi指数对于总体分类精度的提高最理想,总体分类精度从 87.74%提高到95.12%。  相似文献   

14.
GIS网格体系结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就当前WebGIS发展中的空间资源共享问题,结合新兴的网格技术,从网格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基础网格、空间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狭义)、空间知识网格和空间服务网格在内的GIS网格体系,以期改善Internet上空间资源共享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数字地图分幅(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地图分幅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既适合数字环境又充分考虑到地球空间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特点的地图分幅新方法。它以不破坏地物和区域的完整性为划分原则,根据分辨率和区域内地理信息的数量决定图块大小,块内每个地理实体都有一个行政区划代码属性和标识码。这种数字地图分块方法将地理区按行政体系或自然区划划分为地理空间单元,对每个空间单元记录和存储各种基础地理要素,建立空间单元地理数据文件。这种地理空间的划分和空间数据的组织方法为空间索引提供了方便,更为空间统计提供了便利。它既是空间位置的划分方法,也是特定空间位置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信息载体,同时也是适合时空坐标系变化的空间信息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是为了更方便地在网格计算环境下实现对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analysis in epidemiology: Nascent science or a failure of G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summarizes contributions of GIS in epidemiology, and identifies needs required to support spatial epidemiology as science. The objective of spatial epidemiology is to identify disease causes and correlates by relating spatial disease patterns to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health risks. GIS supports disease mapping, location analysi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pulations, and spatial statistics and modeling. Although laudable, these accomplishments are not sufficient to fully identify disease causes and correlates. One reason is the failure of present-day GIS to provide tools appropriate for epidemiology. Two needs are most pressing. First, we must reject the static view: meaningful inference about the causes of disease is impossible without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Second, we need models that translate space-time data on health outcomes and putative exposures into epidemiologically meaningful measures. The first need will be met by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ace-time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epidemiology; the second by process-based disease models.  相似文献   

17.
Developing local measure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for categorical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cedure for extending local statistics to categorical spatial data.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re are two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ategorical spatial data;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Further, it is argued that, when considered locally, the latter should be measured condition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former. These ideas are developed for binary, gridded data. Local composition is measured by counting the numbers of cells of a particular type, while local configuration is measured by join counts. The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using a small, empirical data set and an ad hoc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n the local statistics.The author gratefully acknowledges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EOIDE Network of Centres of Excellence (ENV #4) and the helpful comments of three anonymous reviewers.  相似文献   

18.
基于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的GIS数据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Oracle Spatial对空间数据存储管理的方法,重点分析了Oracle Spatial采用的空间数据的存储结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坐标系、空间索引机制以及Oracle Spatial的元数据结构,最后总结了在Oracle Spatial中利用对象———关系模型和元数据表来存储管理空间数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光师 《测绘科学》2010,35(1):162-164
在Oracle Spatial中一体化存储GIS数据的模式下探求一种高效的访问和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GIS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OCCI和OTT定义了更加简洁、健壮和可靠的类模块用于访问空间数据,而利用MapX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又给出了通过OCCI调用Spatial空间算子增强GIS系统空间操作能力的方法,充分地结合了OCCI、MapX和Spatial三者的优势来开发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