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不动产历史数据整合是当下数据查询共享、不动产登记提速的必经之路,文章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阶段历史数据整合建库指导意见》,结合不动产房地历史数据整合实例,探讨不动产登记历史数据整合的方法与难点.  相似文献   

2.
赫建忠  张保钢 《测绘科学》2008,33(3):158-159
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地形图时空数据建库方法:保持现状式和数据追加式。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保持现状式实时维护了时空数据的现势性,方便现状数据的使用,但其数据库和表个数多,数据维护、历史数据恢复以及增量数据计算较复杂。数据追加式数据库个数少,数据维护、历史数据恢复以及增量数据计算较简单,但在使用现状数据时需做一定的数据查询、输出操作。作者建议使用后者,并将其中一个工作库固定为现状库,历史数据恢复时再建其他工作库以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Intergraph GIS的基础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基于Intergraph GIS的城市基础空间数据的结构和建库的内容,提出了一体化的建库、质量控制、空间数据动态更新以及基于版本信息的历史数据存储与恢复的方法,介绍了一体化建库实例。  相似文献   

4.
《地理空间信息》2015,(5):79-81
在Arc SDE存档机制的历史数据管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属性扩展的历史数据管理方法,并以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实例,从设计原理、更新流程、历史数据管理3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认为,与Arc SDE存档机制相比,属性扩展的历史数据管理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在多种库体中进行管理、回滚、备份和迁移,同时提高了数据更新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林秀玉  廖磊 《现代测绘》2007,30(5):11-12
一般的数据库基本上不存储旧的、过时的数据,而时空数据库则包括任何历史数据,使数据库可以成为任何一个系统和部门的完整的电子信息档案库。本文通过基于ArcGIS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库,运用ArcGIS的历史归档机制,探索出一套时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对空间数据的对比分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比规则库的设计,可定义的空间、属性数据对比规则。通过对比规则库,可大大增强GIS系统数据对比分析功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还讨论了某省公路局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考古勘探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对得到的各类史料进行分析、建档、建库等。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要求实现对现场资料完整准确记录、海量考古数据的科学分析与直观形象表达,但是目前考古勘探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传统的表格数据作为记录载体,存在遗址范围、出土物影像、形状等非表格类信息难以保存及集中建库管理较难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考古勘探中存在的此类问题,以GIS空间信息作为主要的数据关联,探讨GIS信息与考古勘探信息融合建库的方法以及古地貌数据分析过程中碰到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开发了考古勘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优化考古勘探信息的管理模式,针对考古前期勘探效率低的问题,从系统制作的技术手段到系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事件语义的时态GIS模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针对GPS中历史数据的,提出了基于事件语义的时态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历史数据的查询及历史数据的回溯和再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基态距优化的改进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对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较低,本文以对象变化临界指数确定基态距的方法,对传统的基态修正模型进行改进,提高了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并针对改进后的基态修正模型分析了时空数据的检索流程,实现了多种方案的时空数据检索,通过在广州市公共交通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矢量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及更新后历史数据维护等一系列问题,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基态修正扩展模型的增量更新方法, 以当前最新矢量数据库的状态作为基态, 用增量信息来记录变化信息并驱动基态更新, 以多级差文件形式保存新旧基态间的数据差异, 形成历史数据以供检索回溯。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增量更新存储模型和技术流程设计, 给出了增量信息和差文件对应的数据结构, 开发了矢量数据库更新原型系统, 较好地实现了矢量数据库的增量更新。  相似文献   

11.
地籍管理中的时态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华 《现代测绘》2004,27(5):38-40
城市建设、土地确权和房地产交易不仅要求掌握土地现实情况,还要求能够了解某一地区或某一宗地在某个历史时间的状况、某个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过程,因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时态GIS系统,在时态数据库和时态GIS系统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前,本文探讨了在关系型数据库下实现对时空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Geodatabase版本控制原理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扩大,多用户并发操作、长事务处理以及历史数据回溯管理成为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基本要求,ESRI在面向对象地理模型(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通过版本控制为空间数据库的上述要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分析了Geodatabase版本控制基本原理,为建立、管理大型空间数据库以及研究开发全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提出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口记录相对完整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为例 ,就如何合理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技术路线、建设人口地理数据库等问题做了探索。对比以往的文字描述和地图分析结论 ,更体现了 GIS应用的合理性和技术优势 ,即全面、准确地管理历史人口数据及其地理属性 ,直观、丰富地展现历史人口分布特征。例如西汉时期人口向西北地区的迁徙 ,东汉时期在西部和北部的退缩 ,及向南方的拓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科信息化提出若干探讨意见 ,认为 GIS与数字化技术应尽快转化为推动历史地理学科进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两汉时期人口数据库建设与GIS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均  陈向东 《测绘科学》2001,26(3):43-45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提出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口记录相对完整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为例 ,就如何合理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技术路线、建设人口地理数据库等问题做了探索。对比以往的文字描述和地图分析结论 ,更体现了 GIS应用的合理性和技术优势 ,即全面、准确地管理历史人口数据及其地理属性 ,直观、丰富地展现历史人口分布特征。例如西汉时期人口向西北地区的迁徙 ,东汉时期在西部和北部的退缩 ,及向南方的拓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科信息化提出若干探讨意见 ,认为 GIS与数字化技术应尽快转化为推动历史地理学科进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是管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权威的综合管线数据成果是管线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应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芜湖市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探索为例,参考美国811管线管理与服务模式,结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从机制体制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如何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电子报批竣工验收归档的管线相关数据成果.通过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融合处理与建库、二三维一体化建模,达到及时同步更新综合管线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支持管线成果服务应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目的,为各类基础和综合管线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提供良好的数据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Engine的宗地图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会娟  邓敏  赵玲  汤开文 《测绘科学》2010,35(4):199-201
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测绘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GIS环境下实现宗地图形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并从宗地图形数据库设计、历史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和数据导入功能的角度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业务流程。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10g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存储,在C.net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并利用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数据间的通信;利用ArcEngine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法,形成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7.
水利水资源要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如何管理和运用好历史积累下来的相关信息资料是关系到未来水利规划建设是否科学与高效的基础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基于地理空间技术的水利要素数据库建设与维护的方法,试图解决基础水利资料的统一性,历史信息的连续性,减少水利勘测和设计的重复性工作,科学地为水利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李娜  魏瑞娟  张月香  张照杰 《东北测绘》2012,(2):148-150,155
版本(Version)是无重复存储的数据库副本,SDE版本管理能完成数据备份、长事务处理、模拟场景与方案等;历史归档(Archiving)是将空间数据库的所有变化都保存下来,记录其变化的时间和变化前后的状态。历史归档是能够实现无冗余历史数据备份,实现任意时刻数据的查看,以及某时间段内历史数据动态回放显示。本文以胶南市地理信息系统为实例,简单介绍SDE版本管理与历史归档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数据库版本的创建、查看、协调、提交以及版本差异的实现方案,并结合长事务处理的应用,介绍了版本管理在数据编辑和数据更新中的应用,分析并指出了利用版本和历史归档实现历史数据回溯的优缺点,并展示了采用历史归档实现历史回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GIS技术整理分析方志、古籍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记载的各种自然灾害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了中国全区域的,多朝代的,多自然灾害要素的,带有地理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描述与管理,并根据专题数据制作了单一灾害要素、多种灾害要素的专题地图,可视化分析了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最后将地图进行网络发布以实现数据共享。结果表明GIS有利于方志、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与分析,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保护、传播和有效的利用方志资料。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历史关系数据库的时空数据库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空数据库是研究如何存储历史和当前的时空数据,从而跟踪分析某一区域的变化,最终实现时空模型化和模拟地学过程.采用历史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时空数据库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时态数据库时态查询功能和GIS空间分析处理功能这些方面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系统,降低时空数据库建立的费用和开销.分析了采用扩展关系型时空数据库的原因,介绍了历史关系数据库模式、时态关系代数和查询语言,研究了采用历史关系数据库模式在全关系化空间数据库中组织时态信息的方法,从而实现时空数据库.以麦地轮作为例说明了采用历史关系数据库模式建立时空数据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