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rc/Info—Grid模块及其水文模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山山 《四川测绘》1998,21(1):10-1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并与grid模块的水文表面分析工具结合,形成直观的流域环境三维显示,再通过计算、统计与分析,即可获取精确的水文因子数据,为进一步水文定量研究及应用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基于3S技术的临沂市国土资源数字执法系统总体框架、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本系统的执法业务数据的输入、编辑、存储、管理、分析与输出等功能。展示了本系统的强大的数据兼容、共享、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为国土执法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和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主动式定位集成系统是集GPS、激光测距仪、三维数字罗盘等构成的多模块定位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远距离自主定位功能,即在不接触目标物情况下实现目标点定位功能,为危险地段、不可设站地段量测提供了方便。为了实现该集成系统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解码数据,采用硬触发多脉冲方法,使各模块间能统一授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解译,分类存储,并对该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定位计算和精度分析,获得了较好的定位精度。该方法能快速实时有效地获得主动式定位系统所需要的多模块的数据,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随着“数字城市”、“数字区域”建设的大力开展,地理信息系统需处理海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目前,两者分开的存储方式不利于数据间的共享与互操作,因此空间数据的数据库存储及此模式下应用系统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基于此,本文介绍了OracleSpatial中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模式,给出了VB6 . 0环境下用MapX访问空间数据库的方法,讨论了基于OracleSpatial空间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中,空间分析的一般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覆盖全北京市范围,共计927幅,利用原有1∶1万地形图,使用扫描矢量化、高程点加密等方法在ARC/INFO的TIN模块中建立三角网,生成GRID格式数据,通过ArcSDE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本文对DEM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模式的确立进行了讨论,重点对产品精度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针对从数据单纯共享到数据整合分析的需求转变,站在数据资源整合和综合信息分析的角度,对智慧城市综合信息分析系统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城市级时空综合数据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存储及动态更新、城市级空间全要素编码、多层级城市综合信息展示与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向;阐述了系统的体系架构、总体技术路线与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实际建设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SRTM(1″)DEM在流域水文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是流域水文分析应用的基础。美国地质调查局新发布了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产品,其空间分辨率为1″(约为30 m)。为评价该数据在流域水文分析中的适用性,以鹤壁汤河流域为实验区,以机载LiDAR DEM数据为参考,统计了SRTM(1″)数据的高程误差,分析了坡度、坡向、地表覆盖等对误差的影响;在基于地形的水文分析中,统计分析了SRTM(1″)数据误差对地形湿度指数、坡度坡长因子以及汇流动力指数等地形指数计算的影响;最后选取流域汇水区面积、最长水流路径长度、形状系数、弯曲度系数等流域特征参数对两种DEM数据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SRTM(1″)DEM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原始数据均方根误差为5.98 m,在消除平面位移误差后减小为4.32 m。基于地形的水文分析表明SRTM DEM与LiDAR DEM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地形湿度指数平均值略高,坡度坡长因子和汇流动力指数平均值偏低,离散度偏小,这与SRTM DEM在微地貌以及高坡度地形区存在失真相关。两种DEM数据提取流域特征参数差异较小。上述研究表明SRTM DEM(1″)数据在流域水文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Oralce Spatial 11 g空间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GML的数据模型,给出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存储设计和实例代码,为数字城市的三维空间数据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巢湖流域地理国情专项监测”工作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研究开展巢湖流域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等两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平台建设成果实现巢湖流域湖盆与重污染河流地形、植被与湿地、水系分布、城市空间布局与扩展监测等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分析与共享,为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建立专业的水环境分析与预测模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全面提升巢湖流域地理国情专题性监测成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基础,利用Hadoop平台部署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环境对DEM数据进行地形特征分析,确定流域边界及水流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流域内的淹没起始点,以此为中心点采用有源淹没进行环形扩散,实现对流域内淹没范围预测。该方法的提出解决了针对大范围区域淹没分析递归层次较深,效率较低的问题,为防洪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判依据,是减灾防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管理和空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深入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成为地理信息行业领域与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概念、理论与技术,阐述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数字孪生城市三者的关系,总结了数字孪生城市现状及趋势,并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萌芽期依靠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建数字城市,发展期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及时空大数据技术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期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和实景三维技术等实现数字孪生。展望了跨时代的元宇宙智慧城市,或许会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融合增强现实、扩展现实、脑机接口与体感设备等技术或设备,实现人类生活在两栖世界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12.
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智能驾驶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形成两大平行发展、相互作用的体系,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物联网技术(IOT)的发展,数字孪生的理念被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笔者所在单位面向数字孪生城市和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从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新需求、智能化全息测绘关键技术及测绘成果等方面展开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智能化全息测绘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沂市被江苏省测绘局列为江苏省第一个县级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试点。本文以新沂市为例,从数字新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标成果以及目前地理信息资源应用与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数字新沂建设的总体技术框架以及维护和服务的关键技术,为城市各行业和各部门提供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的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4.
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是国家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求。本文探讨了实景三维建模和数字孪生建模的关键技术内涵,介绍了数字乡村、未来社区和智能铁路等典型应用场景。广域范围实景三维建模在低成本高效数据采集和智能化自动化三维精细建模与动态更新方面面临挑战,城市级或重大工程级的数字孪生建模在全要素整体性的表征数据与机理模型集成表达方面还存在关键技术瓶颈。测绘技术亟须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天空地有机协同实时动态获取多细节层级实景三维数据、智能化处理多专业多尺度多模态时空数据、不完备数据条件下复杂场景的三维实体化精细建模、表征数据与机理模型结合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构建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通用地理空间智能,实现测绘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5.
空间3维信息获取技术与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新思维、新方向更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航空摄影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机载与地面激光扫描、地面移动测量与GPS定位等传感器的精度与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无人机、飞艇等低空获取技术在城市空间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信息获取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对航空摄影、机载3维激光、无人机、飞艇等3维信息获取方法进行了阐述,立足关注自主创新产品,突出各个领域技术合作与互补,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漳河流域特定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特点,结合GIS与虚拟可视化技术,研发漳河流域水环境会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流域各类信息的可视化查询与动态监测及分析,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综合评价及演变预测,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资源环境质量评价与防治、预测等重大决策提供技术和信息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本文面对移动平台上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存储、高效传输和实时信息解密及处理等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TEA算法的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该技术采用循环迭代的移位和异或运算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以实现移动平台端地理信息数据的高安全加密存储和高性能实时解密处理,并采用该算法对SRTM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EA算法的地理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加密及解密处理,满足移动系统对地形数据的高安全存储和高性能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军  邵振峰 《测绘科学》2012,37(3):160-162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本文设计和研究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的总体模型。空间信息目录服务为分布式地理资源共享集成提供索引,数据在线维护更新和网络空间分析服务实现了多源多专题空间数据的分布式互操作机制。实验采用开放松耦合接口跨部门共建应用模式,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实践验证本文关键技术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导航产业的关键技术分析入手,论述了导航地理数据在导航技术中的作用.在对导航地理数据采集、更新与实景影像数据获取技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导航地理数据采集、更新与实景影像数据获取的新技术途径.对导航地理数据与实景影像数据获取的内、外业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移动测量技术在导航产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GPS接收机、CCD相机、计算机及移动车辆等设备集成一体化,外业采集系统开发及内业数据处理系统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危房管理系统是武汉市"数字房产"建设的一个分支成果。该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地采用GIS技术对危房进行空间定位,并建立危房编码和危房地理信息资源平台,成功运用了房屋安全维护中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GIS平台上的房屋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等创新成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