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盼盼 《地质与勘探》2011,47(2):151-162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成因类型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对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按照典型矿床形成时间的先后...  相似文献   

2.
云南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由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碎屑岩建造中.为了查明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对盆地西缘四个典型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科登涧、连城、金满和水泄)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且大部分落在盆地沉积地层铅范围内,金满、连城铜矿床可能有部分深源铅的加入.硫同位素特征表明,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的硫主要来源于地层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其中金满铜矿床和连城铜钼多金属矿床可能有深源硫的混入.各矿床硫同位素不同的特点,除反映各矿床源区硫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外,可能还与各矿床成矿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氧逸度、pH 值和离子强度等)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全 《地质学报》1994,68(1):62-70
本文是在鄂东南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实际资料基础上,按矿床类型归纳,分别建立了铁山式铁-铜矿床,铜绿山式铜-铁矿床,叶花香式铜矿床,鸡冠嘴式铜-多矿床和铜山口式铜(钼)矿床等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这些模式系统地总结了该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该区今后的铜矿床研究及矿产预测、找矿方法的选择和就矿找矿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铜矿资源状况及市场供需的分析,认为雪泉铜(锌)矿床勘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将对北祁连乃至中国与塞浦路斯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寻找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已发现200多条蛇绿岩带,但其中仅50多条发现了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因此,雪泉铜(锌)矿床的勘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菊兴  王立强  郑文宝  钟康惠 《地质学报》2014,88(12):2545-2555
根据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项目成矿规律研究之成果,开展综合分析,将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划分为驱龙-甲玛铜多金属矿集区等13个矿集区,确定了主要矿集区中重要矿床的矿床类型,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和矿床组合等方面成矿规律,完善了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和矿床谱系,建立了中新世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控岩控矿模式.提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冈底斯中部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似IOCG型铁铜金矿、早中侏罗世—中新世斑岩型铜矿外围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与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下一步找矿的重要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南段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众多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缺乏高温成矿阶段.然而,文章在该矿床的井下和深部钻孔发现了大量铜锡矿化,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具有巨大的锡铜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锡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兴安岭南段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众多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缺乏高温成矿阶段.然而,文章在该矿床的井下和深部钻孔发现了大量铜锡矿化,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具有巨大的锡铜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南段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众多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缺乏高温成矿阶段.然而,文章在该矿床的井下和深部钻孔发现了大量铜锡矿化,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具有巨大的锡铜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南段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众多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缺乏高温成矿阶段.然而,文章在该矿床的井下和深部钻孔发现了大量铜锡矿化,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具有巨大的锡铜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宝山铜矿位于我国北部斑岩铜矿成矿域的东部,包括多宝山铜矿床、铜山铜矿床和一些小型矿床及矿点.多宝山铜矿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相互有利配合的结果.近年来,通过勘探资料的不断积累和对矿床成矿  相似文献   

11.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84-87
云南景谷县正兴铜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普洱中轴大断裂旁侧次级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一是上二叠统那箐组(P2nq)灰岩,二是下白垩统南新组(K1n)碎屑岩;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云南普洱市芒达铜铅银矿位于思茅大平掌铜矿西侧,其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层间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侏罗系下统芒汇河组三段(J1mh3)沉火山碎屑岩,矿床成因类型属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孙德瑜  段家能 《云南地质》2007,26(1):112-117
焦石硐铁铜矿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下盘的矽卡岩带中。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该矿床属陆相次火山-热液高温至中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铜铅锌矿赋存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浅色岩系和杂色岩系破碎带中,为受层位控制的砂页岩型铜矿及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保山金厂河大型铜铁多金属隐伏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荣  陈均  吕永增  董文伟 《云南地质》2008,27(2):189-196
隐伏矿床位于金厂河隆起核部上、下两层矽卡岩化带中,垂向上Pb、Zn—Cu、Cu、Fe—Fe多层楼结构,水平上Fe、Cu—Pb、Zn—Cu分带。属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姚秀水河金铜矿区勐岗河矿段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辉  张正清 《云南地质》2009,28(3):295-298
铜矿体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中,普登群(Pt1P)变粒岩为其围岩,矿化及岩性均可分带,其成因应属斑岩型铜矿叠加后期变质热液改造型多金属矿床,具有找到中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苏兰  何志魁  杨春海  邢永辉 《云南地质》2010,29(1):45-48,44
矿区位于腾冲西北部东河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早白垩世花岗岩浆活动强烈,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形成众多铁、铜、铅、锌矽卡岩型矿床,是腾冲西北部重要成矿区,棋盘石矽卡岩型铅锌矿即是其中之一。矿床形成与早白垩世中酸性花岗岩关系密切,矿体位于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体对矽卡岩及矿体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4,33(3):387-392
老挝帕莱通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以出现多层矿产于中—晚三叠统基性火山岩系中,该铁矿为火山活动的直接产物.矿区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矿区东部及其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之隐伏矿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矿区中东部除寻找Fe以外,也是Cu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有: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与断裂活动有关的热液脉状铜矿、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铂钯(铜、镍)矿等矿产。成矿条件分析表明,弥渡苴力地区具有较好的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杨成华  王正常 《云南地质》2007,26(1):118-123
阿佧白矿为铅、锌、铜、银、金、锡、锰等多金属矿床,应是多构造控制,矿质受上覆泥岩阻挡,后期分异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