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震前TEC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针对震前电离层异常问题,利用IGS提供的全球电离层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法对鲁甸地震震中及其周围格网点的TEC进行异常探测,发现震前3d、6d和13 d电离层有明显的异常,其中震前3d、6d的异常最为显著.在进一步分析了太阳地磁活动及这几天的全球TEC异常分布后,认为这3d的电离层异常可能与震前的孕育地震有关.另外,这3d的TEC异常分布区域都满足在经度方向跨度和纬度方向跨度长度比约为3:1,且异常的峰值点并不位于震中的正上方,而是位于震中偏向赤道方向,同时赤道共轭区域也存在异常,但范围和幅度都较小.  相似文献   

2.
杨力  赵海山  董明  徐世依  南天浩 《测绘学报》2016,45(Z2):139-146
采用IGS发布的GIM数据,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时窗法和临近格网点电离层TEC相关性分析法的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分析震区附近5个格网点TEC的异常变化情况,发现震前电离层TEC发生明显异常变化,且格网点之间的TEC序列相关性受地震显著影响;通过分析二维电离层图的TEC异常空间分布,发现震前三天震中附近分别出现6h、12h和6h的异常。最后利用电离层层析的方法,对电离层异常时刻进行了电子密度的反演,进一步分析了电子密度在电离层异常时刻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荆凤  崔月菊  孙珂  熊攀 《遥感学报》2018,22(S1):181-191
研究与孕震过程相关的多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量的变化特征,可为进一步理解孕震过程中不同圈层多参数的耦合机理提供依据。基于NOAA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乌恰M6.7级地震前后长波辐射异常变化,根据异常时空特征与地震时空窗的对应关系检测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信息。结合卫星观测获得的地气系统地表温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力、一氧化碳含量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量,基于DTS(Deviation-Time-Space)准则开展了多参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异常点位上的地表温度、大气温度及大气相对湿度在地震前存在耦合关系,而检测到的一氧化碳异常出现在震后4 d,这可能与本次地震的断层特性及震后余震频发有关。此外,震前5—10 d出现的大气压力突变也可能对地震发生起到触发作用。因此,建议将地气系统中长波辐射的异常变化看作与地震活动相关的重要参量,其他地气系统参量作为辅助参量,在未来的地震监测研究中应重视多参量间的耦合及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缩短传统的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如滑动时窗法和滑动四分位法的探测时窗长度,以及弥补异常数据直接删除的不足,文中利用平滑Z分法进行震前T EC值异常分析.采用滑动四分位法、滑动时窗法和平滑Z分法,对2017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地震震前15 d和震后5 d震中附近的4个点做了T EC值异常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在4个点均检测到震前5~10 d出现明显正异常,检测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平滑Z值法相比两种传统动态探测法更加突出异常时段,探测时窗更短.结合震前9 d和7 d的空间异常图像及2017年太阳活动性数据,分析出此次异常由地震引起.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研究2008年的汶川Mw7.9地震、2011年的日本Mw9.0地震,发现伴随强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震前30~40min出现,并在震后大约10min达到极值,然后逐渐消失。持续时间及强度和震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震级越大其异常值也越大,持续时间也越长。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震中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正异常的同时,距离震中较远的地区出现了负异常。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二期)”245个GPS连续观测站及其他站的大量观测结果,采用离震中很远的7个GPS站作为位错参考框架,得到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Mw9.0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和应变。此种参考框架的位移场解,符合弹性位错模型离震中很远且水平位移接近于0的要求,不仅有利于位错模型反演,也有利于合理分析此次大地震同震水平位移的影响范围。地震前后区域参考框架下远场GPS连续观测位移时间序列和同震位移弹性位错模型反演结果表明,东日本大地震同震水平位移既是地震断层破裂的结果,也是远场震前数月或数年水平位移的弹性回跳,据此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些站震前水平位移前兆异常。由于这些震前异常位移中亦包含了同震位移量(方向相反),因此,弹性位错模型为定量研究大地震前远场地壳运动异常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位错参考框架中的同震位移及其位错模型和区域参考框架的位移时间系列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对此次大地震地壳运动异常的认识。这种持续时间为数月至数年的弹性形变异常,可以为大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震前的定点形变观测值曲线异常很少。震后通过对定点形变观测台站的震前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处理,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前存在形变异常,且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出现的异常信息的频率较高;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出现的异常信息的频率较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利用IGS(国际卫星定位导航服务组织)提供的GIM数据对2013-04-20发生的Mw7.0芦山地震震区上空电离层信息进行了研究。选取震中附近格网点进行包络线法异常分析及通过绘制全球电离层异常图来分析异常。通过分析发现,震前存在明显的电离层异常,在4月14日即震前第6天存在异常;异常区域沿着赤道共轭分布,不断移动。通过分析地磁指数、太阳活动水平等信息量,发现电离层异常与地震有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球电离层地图(global ionosphere map,GIM)提供的垂直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观测值,采用滑动四分位距法分析了芦山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为了探讨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确定了震中附近上空VTEC东向及北向梯度变化,并比较分析了2008~2012年相同时间段的VTEC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4月18~20日的负异常现象很可能与地震相关。通过分析震中附近电离层赤道异常的变化,发现赤道异常峰值在震前5d内明显减小,且峰值的位置向磁赤道方向移动。结合电离层负异常现象及赤道异常的变化,本文认为芦山地震孕震区内异常电场可能是引起电离层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空基和路基等电磁信号探测手段已经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探测。自从GPS数据可以用于计算电离层电子总量(TEC), 这项技术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作为一个可行的手段用于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异常。本文利用东日本大地震震中附近多个IGS网络站点的数据, 分析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Mw9.0东日本大地震震区上空电离层信息, 计算出TEC时间序列并进行波谱分析、包络线法异常分析、全球电离层异常地图绘制及震后3 h扰动异常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震前存在明显的电离层异常, 在3月8日即震前第3天存在异常;同时也计算了震后3 h的各站与卫星路径上等价TEC的P4值;且多个站与多星路径上存在着明显的电离层扰动异常, 并且不断远离震中, 能量逐渐衰减, 证明电离层异常的发生与地震有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汶川地震后、芦山地震前3年时间(2010.30—2013.30)的GPS连续站时间序列结果,采用T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对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动态演化进行了反演计算与分析,并讨论了汶川地震后断层中段的愈合过程和西南段的大震背景。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震中周边破裂区域的闭锁程度逐渐增强,由2010年基本处于蠕滑状态,至2013年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闭锁范围也逐渐增大,由汶川震中西南方向逐渐趋近震中位置,表明该部分断层正在快速愈合。汶川震中北东方向的大部分破裂区域依然处于蠕滑状态,表明该部分断层还未开始愈合。②芦山地震震中附近及其西南方向断层一直处于强闭锁状态,且完全闭锁区域的滑动亏损速率逐年减小,可能表明愈合区域分担了部分巴颜喀拉块体对四川盆地的挤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龙门山破裂断层不同段震后愈合过程和活动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处于强闭锁状态的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在挤压弹性应变快速积累的情况下,发生大震的背景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德国地学中心(GFZ)发布的GRACE 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考虑全球陆地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采用300 km的扇形滤波,利用叠积法提取了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和震后重力时变信号,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了两个同震重力变化极值点在地震前后85个月的重力年变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雪水引起的重力变化为-0.34~0.09 μgal;利用GRACE数据检测到的同震重力变化为-5.3~4.2 μgal,与基于PSGRN/PSCMP模型计算的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后5 a震中附近区域的重力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断层上盘所在的日本海域与下盘所在的太平洋区域重力增加的最大值分别为2.6、4.5 μgal,下盘重力增加较大,可能与断层下盘所在地层的黏滞性相对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The 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of the 2015 Nepal earthquake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GNSS data are used to obtain the Satellite-Station TEC sequences. After removing the de-trended TEC variation, a clear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was observed 10 min after the earthquake, while the geomagnetic conditions, solar activity, and weather condition remained calm according to the Kp, Dst, F10.7 indices and meteorological records 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rest. Computerized ionosphere tomography (CIT) is then used to present the tridimensional ionosphere variation with a 10-min time resolution. The CIT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disturbance of th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above the epicenter during the 2015 Nepal earthquake is confined at a relatively low altitude (approximately 150–300 km); (2) th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on the west side and east sides of the epicenter are precisely opposite. A newly established electric field penetration model of th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physical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4.
The analysis of the passive microwave radiance transfer equation certifies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ellite-generat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BT) and in situ observation temperature and tha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vegetation cover conditions. Microwave polarization difference index (MPDI) i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for characterizing the land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den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ST models from AMSR-E BT with 6.9 GHz MPDI intervals at 0.04, 0.02 and 0.01,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developed a simplified LST regression model with MPDI-based five land cover types, combining observation temperatures from 86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smaller MPDI intervals can obtain higher accuracy of AMSR-E LST simulation, a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HDF Explorer and ArcGIS software was useful for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the pixel latitude, longitude and BT information from the AMSR-E HDF imagery files. The RMSE of the five LST simulation algorithms is between 1.47 and 1.92 °C, with an average LST retrieval error of 0.91–1.30 °C. Besides, only 7 polarization bands and 5 land surface types are required by the proposed simplified model. The new LST simulation models appears to be more effective for producing LST compared to past most studies, of which the accuracy used to be more than 2 °C. 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rare applications that combine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emperature with MPDI to produce the LST regression analysis algorithms with less RMSE from AMSR-E data. The results can be referred to similar areas of the world for LST retrieval or land surface process research, in particular under extreme bad weath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震前扰动异常的震源区定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震区及周围数百km范围内青海、四川地区定点前兆观测获得的、类似前驱波特征的扰动异常,根据其异常分量、幅度、出现时间、空间位置与所处构造断裂展布等信息,构建"源兆信号"传播函数,借助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可能的"未来震源区"。所得模拟震源位于龙门山断裂北段,距实际震中约134km,传播起始时间为震前近13h。  相似文献   

16.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全年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气象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时滞响应关系。首先,通过谐波分析方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消除地表温度数据中云的影响,提取地表温度时间序列谐波(即周期变化规律),重建地表温度无云时间序列;然后,利用DEM和纬度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并将其与地表温度的年内变化进行时滞相关分析。0.991 6的相关系数表明:太阳辐射是地表温度年周期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表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对于太阳辐射时间而言滞后20 d左右;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地表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年内变化规律呈极显著相关,气温的变化相对于地表温度存在约5 d左右的滞后响应。  相似文献   

17.
杨虎  杨忠东 《遥感学报》2006,10(4):600-607
地表温度反演的裂窗算法已成功应用于NOAA系列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目前,裂窗算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是Becker等人于1990年提出的局地裂窗算法,主要是通过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不同地表条件和大气状况下,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对红外辐射亮温的影响,从而发展出一个利用AVHRR4,5通道亮温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线性模型。在晴空无云和地表比辐射率能精确估算的情况下,Becker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的精度在1K以内。Becker算法用Lowtran程序模拟计算地表辐射量,且模型中参数主要针对NOAA-9传感器特性得到。本文在Becker算法的基础上,针对NOAA-16/17传感器热红外通道光谱响应函数特性,利用最新的、计算光谱分辨率更高的MODTRAN程序模拟不同大气状况下,不同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对NOAAAVHRR4,5通道辐射亮温响应特性的影响,改进Becker算法中模型参数,使之能适用于NOAA-16/17热红外数据。同时,本文利用植被指数NDVI,在中国陆地区域lkm分辨率最新地表分类数据的基础上,得到模型中需要的地表比辐射率参数,将改进的模型应用于1km分辨率NOAA17数据,得到了旬合成中国陆地区域范围地表温度,通过地面气象台站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