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于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凌晨零时零二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近几年国内军民  相似文献   

3.
2012年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 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正北斗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服务随着两颗全球组网卫星11月19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此间表示,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今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有"北斗港"之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是我国唯一发射高轨道航天器的发射中心。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自2000年10月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至今,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均从这里飞向太空。"  相似文献   

6.
《测绘通报》2007,(4):72-72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 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2010,(4):25-25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5):45-45
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在建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由一代开始向二代过渡。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成功将中国第1 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11-11
2011年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本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9,(3):10-10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二号(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属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2000年发射升空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3颗卫星位于高度近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其定位原理是由用户先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信号和用户信号解算出用户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与GPS和GLONASS相比“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在地面中心站进行,卫星和用户机需具有转…  相似文献   

13.
北斗卫星为神州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6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1):60-60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5.
鉴于GPS系统已经成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本文考虑建设北斗卫星对GPS卫星的增强系统。一方面,采用GPS/Compass-Ⅱ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可大大增加某一时刻的可见卫星数,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北斗现已发射第九颗导航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本文重点探讨利用这5颗GEO(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对GPS系统进行外部增强,即北斗GEO卫星同时播发卫星导航电文和增强信息,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截至2012年10月,已成功发射16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完成。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1.0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3):9-9
2010年6月2日23时5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载人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7,(1):88-88
我国正在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信息》2006年第6期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在服务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信息,并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服务。目前,该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计划在2007年初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将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0.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卫星发射及系统组成情况,阐述了双星导航定位的原理,并概略回顾了国内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