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固定点法GBSAR大气扰动误差改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扰动是影响GBSAR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固定点法的误差改正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BSAR的IBIS-L系统获取监测区域实时位移信息,利用不同分布的固定点对位移进行了改正,得到目标点实际位移量。将改正后位移量与传统正垂线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固定点法可剔除大部分大气扰动影响,改正效果显著,且不同点位的固定点改正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GPS基准站数据浅析我国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内GPS基准站1999-2005年共?年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数据,浅析我国的地壳垂直运动。粗略地分析GPS基准站的垂向位移分量时间序列,表明地壳垂直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雅萍  陈曦  涂锐 《测绘学报》2022,51(10):2183-2195
滑坡体除了因自身重力产生位移外,还受到降雨的影响,但通常降雨对滑坡位移的作用具有滞后性。为了分析并预测降雨对滑坡位移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顾及降雨影响的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位移序列并通过时间序列重构得到周期位移序列和趋势位移序列,对降雨数据和滑坡周期位移序列进行时滞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时滞时间和影响程度,建立基于背景值优化的动态时滞GM(1,2)模型预测降雨量变化导致的滑坡周期位移变化;然后,建立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滑坡趋于自然变化的趋势位移;最后,通过时序叠加得到顾及降雨影响的滑坡预测位移,建立了顾及降雨因素的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组合预测方法。本文以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和秭归县八字门滑坡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动态优化时滞GM(1,2)模型的精度,并与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动态优化时滞时序GM(1,2)组合预测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降雨影响导致的滑坡位移变化,预测效果较好,该组合模型对滑坡灾害的预警与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水电站大坝5#坝段水平位移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大坝5#坝段基础水平位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据此分析了5#坝段基础的变形规律和相关分量对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城市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作业面较小的情况下,视准线法是一种较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监测方法。本文首先结合具体测量数据,介绍视准线测量方法中的小角法与活动觇牌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对数据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并分析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测量数据处理的结果,分析在进行基坑工程水平位移监测时监测方案的选取,为今后基坑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国斌 《测绘科学》2015,40(7):34-36
针对防洪大堤施工中水平位移监测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文章通过防洪大堤水平位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位移的回归分析初步方程,经过3次回归计算,得到了回归效果显著的回归方程。最后根据该回归方程进行水平位移预测实验,得到误差小于回归计算的2倍中误差的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可以用于描述防洪大堤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吴杰  胡夏闽  苗恒亚 《测绘科学》2016,41(11):171-174
针对目前大桥监测的现状及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该文结合苏通大桥运营情况,研究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系统组成、坐标转换及监测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了GPS动态监测试验。采集了桥面沿轴线方向、横向及竖向位移数据,对大桥在温度、风荷、车载等因素影响下的运营期大桥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大桥轴线方向位移与温度正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为0.859;竖向位移与温度负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0.817。并对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频谱没有明显变化;大桥各方向振幅在安全范围内,表明运营期的大桥十分健康;同时也表明GPS动态系统监测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在滑坡变形监测中,滑坡位移量与粗差的分辨需要及时进行,以免误差对后续的变形分析造成较大影响。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SPSS软件,对力学相关的滑坡监测点位移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使用回归系数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变形预测。依据预测值剔除粗差,及时复测,确认真实的位移量。为后续的变形分析提供正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王金星  李春彦  王逸 《北京测绘》2023,(11):1567-1572
为深入探讨超大型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特性和影响因素,本文以北京某居住及商业金融用地项目深基坑监测为例,全面结合大型深基坑施工的地质、环境、受力条件等影响因素,通过选取深基坑的特征部位变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L型超大深基坑监测的桩顶竖向位移、水平位移、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和锚杆应力变化特性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桩顶竖向位移变化趋势整体向上隆起;桩顶和桩体最大位移量平均值分别为0.056%和0.054%He(He为开挖深度),两者的位移量基本一致;L型中单个桩体锚杆损失值占锁定时应力的10%~20%。通过分析提出桩锚作用下的L型超大深基坑在基坑开挖土体卸载回弹和锚杆拉力随深度增大等作用下,引起桩体实际产生的位移量更大,危险性系数更高,最终形成桩体围护结构和土体的结合体呈一种向上托举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降雨等外界诱发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滑坡位移预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问题。利用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综合监测数据,分析滑坡演化实时特征,提取影响滑坡变形的最相关因素,研究发现白家包滑坡为降雨主导型堆积层滑坡;采用自回归综合移动模型(ARIMA)模型进行拟合及预测,引入月累积降雨量对模型季节性趋势参数进行评估优化,对白家包滑坡72期月相对位移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研究,最终模型结果和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2.873和0.983。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经验法相比,优化参数模型更符合滑坡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武广臣  刘艳 《测绘科学》2018,(4):127-132
针对水平位移监测无法分析整体移动趋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趋势一致性矩阵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趋势向量和一致性矩阵,计算出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元素值分析监测点的位移趋势。同时,提出了基于向量的水平位移向量图,以分析位移的变化情况。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分析出建筑物水平位移趋势,且水平位移向量图具有可视化程度高、动态效果好的特点。此外,该方法还可定性定量反映监测点的水平位移轨迹,分析出任意两期位移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精密距离测量方式对基坑平面位移进行监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中,说明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五号线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健 《测绘工程》2006,15(5):61-64
通过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实践,介绍并分析TCA2003智能型全站仪在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中的适用性,提出平面位移量的计算方法,总结了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杨健达  杨青  黄杏 《北京测绘》2020,(5):696-699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是基坑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工作原理,通过基坑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围护结构和土质边坡条件下实测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曲线的变形机制与围护结构、工程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对今后类似的监测和资料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往往会受到开挖深度、设计形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监测方法和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基于虚拟断面法仅适用于比较规则的多边形基坑,本文结合珠海市横琴新区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在圆形基坑中对基坑立柱水平位移计算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计算基坑水平位移时,既不受基坑形状的影响,也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传统GM(1,1)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混合整体最小二乘法(混合LS-TLS)的GM(1,1)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宁夏某深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中。同时,将此模型与最小二乘法(LS)的GM(1,1)模型及整体最小二乘法(TLS)的GM(1,1)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所求水平位移的预测值。结果表明,混合LS-TLS的GM(1,1)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预测精度更高,在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施工场地狭窄,无法运用传统方法进行变形观测的情况下,对深基坑的水平位移监测提出了全站仪坐标法。对全站仪坐标法监测水平位移的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与工程实践,验证了对于不同等级要求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只要选择适当的全站仪进行作业,即能保证精度符合要求,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平位移一致性是描述建筑物整体水平位移趋势特征的术语,针对当前水平位移监测中一致性分析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矢量的建筑物水平位移一致性分析方法,旨在分析多点总体变化的一致性特征。本文以矢量为研究工具,在理论上对一致性进行描述,并提出一致性矩阵构造和计算方法,通过判断矩阵对水平位移一致性进行评价。并珠海电厂防浪墙水观测数据,进行了一致性分析与研究。实验表明:基于矢量的一致性分析法能科学地反映多点位移趋势,能够为位移监测预警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同时该方法也为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提供一个新的技术视点。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分析与预测围岩稳定性。结合小金口连拱隧道监测数据,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Ⅲ类围岩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算得出:采用Boltzman函数拟合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反映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水平收敛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连拱隧道水平位移的控制标准,对双连拱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健 《东北测绘》2012,(8):214-215,218
在论述基坑水平位移常规监测方法基础上,针对目前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作业面较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并对其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