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安好收 《江苏地质》2022,46(2):152-157
时深转换是浅层地震勘探多道反射法进行定量解释的关键一步,其转换结果直接影响各有效反射物性界面埋深解释误差的大小。为尽可能减小此类误差,提高各有效反射物性界面埋深解释的可靠性,根据多年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经验,结合地质解释工作,从速度参数的提取、时深剖面的转换到地质解释剖面图编制3个方面阐述了浅层地震勘探多道反射时深转换方法,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为浅层地震勘探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震记录中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识别和消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莉  王勤  邓达康 《物探与化探》1998,22(4):290-294
在反射地震记录中,特别是浅层反射地震记录中,常常出现浅层多次反射、折射波。它们的存在,会影响浅层有效反射波的识别。如果在资料处理中不将它们消除,将会影响地震成果剖面的正确解释。文中就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识别和消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庐枞多金属矿集区地震资料特点及浅、深多重探测目标,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在区域长剖面上,为了获得矿集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精细图像,解释成矿深部过程,开展了循序渐进的常规处理技术实验和精细处理技术实验。在矿区剖面,为了获得了浅层精细结构,针对变观测系统接收等特点,进一步开展了特殊处理实验。经过区域剖面与矿区剖面的多重处理实验,集成了一套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方法与处理技术流程,为我国进一步的深部探测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可勘查城市活断层,但城市干扰源较多,特别是车辆、建筑施工等干扰非常严重,给地震勘探和资料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根据各种干扰源的动力学特征,为压制干扰波,采取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激发接收参数及排列方式等措施。在数据处理中,利用滤波剩余静校正等方法提高信噪比,并对时间剖面进行相关一差分分析识别断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反射地震剖面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本初步分析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地震波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在东海孔区三维反射地震勘探过井孔的NNW-SSE主剖面和该周围地区的DH99二维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理论模拟结果与三维反射主剖面地震波到时吻合良好,模拟法能实现有效的时深转换,也表明数值模拟中采用的速度结构是合理的。东海钻井孔区实施反射地震勘测,所得地震记录剖面图是单一P波记录,在超高压变质岩区反射地震记录图中S波的影响甚微。DH99二维反射地震剖面的模拟结果表明东海孔区2000米深度以上的密度,波速结构不随深度加大而变化;而且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区地表浅层的地震波速和密度较高,是高速高密地区。岩心结果反映的反射地震阻抗差大的地段,数值模拟的理论剖面上强反射面与孔区反射地震剖面图中的强反射体基本吻合.它意味着在非沉积层的结晶岩区,反射地震勘测手段是研究地下复杂结构的有效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取地震反射记录信息,是利用地震反射方法研究地球构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层地震反射法获得反射地震剖面发生偏移是地震数据处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本文建立了针对不同要求所需要的地层及速度模型,合成了用于偏移处理的叠后自激自收剖面。利用15°和45°有限差分法及Stolt方法、相移法对剖面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算法间的差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连续电磁剖面法(CEMP)测深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区块构造详测勘查中,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CEMP测深结果及其解释成果;并将CEMP测深成果与二维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及羌-资1井钻探验证资料进行比照,说明了CEMP测深勘查浅层地质构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嘉鱼断裂为已证实的隐伏断层。该断裂从洪湖老湾西南横切长江,沿近东西—北东东向延展,经嘉鱼县城东北马鞍山北缘向东延伸于斧头湖,长约40 km,该断裂东端已有明显出露,而断裂尾部并没有明显出露。由于区内小尺度物探资料的缺乏,使得该断裂的走向和活动性都缺少相关证据。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反射结合折射层析成像方法,采用2 m道间距接收人工地震波,利用多次覆盖技术和密集炮集折射记录,分别对数据进行反射处理和层析成像,获取了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和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剖面,并参考相关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钻孔资料进行解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和高分辨率折射联合应用可互补,尤其在外界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利用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可减少浅层地震反射对断层的误判。此外,研究结果证实了嘉鱼断裂的具体位置,其性质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层,且该断层错断了第四系沉积层。  相似文献   

9.
地震波正演模拟技术广泛应用于浅层勘探,此方法可以将地质模型和地震模型有机结合起来,验证和指导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基于石油反射地震技术发展起来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探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到目前为止,地震波正演技术在深反射地震剖面探测中的应用却很少。本文利用跨越四川盆地深反射地震剖面来开展正演研究,通过对比拟合正演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层位到时,不断修正速度、层位等参数,建立最终深度域地质模型,为构造剖面提供较为准确的地壳厚度、莫霍面深度等地层信息。通过深度域地质模型,揭示出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古俯冲的角度约30°,俯冲的深度达到60 km。  相似文献   

10.
记录设备动态范围的增在和数据处理软,硬件成本的下降使得地震反射方法在环境场地划分等地质目标体推断上成为一种卓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使用便携微机地震仪采用数据并采用普通80486PC机处理浅层地震反射数据,以环境,地质技术和地下水等单方面的应用表明了该方法解决关键地质科学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应用中的分辨率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忠球 《矿产与地质》1999,13(2):112-116
浅层地震探测技术中影响分辨率的因素,除与反射波主频和频带宽度有关外,还主要受信噪比、子波形态、采样率、岩性界面反射系数的影响。浅层地震探测中,通过高分辨率数据处理,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高锐  车敬凯  郭景如 《地球学报》1996,17(2):187-194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深地层反射剖面技术特点和中美双方合作研究采用的处理流程,以及对INDEPTH反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和主要认识。文章后半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与INDEPTH相关的若干学术活动和他们进行大陆岩石图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results of reflection CMP seismic profiling of the Central Tien Shan in the meridional tract 75–76° E from Lake Song-Köl in Kyrgyzstan to the town of Kashgar in China are considered. The seismic section demonstrating complex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reflecting its near-horizontal delamination with vertical and inclined zones of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was constructed from processing of initial data of reflection CMP seismic profiling, earthquake converted-wave method (ECWM), and seismic tomography.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large zone of underthrusting of the Tarim Massif beneath the Tien Shan.  相似文献   

14.
浅层反射地震资料中面波一般比较发育,对有效信号形成干扰,现有压制面波等相千干扰的处理手段主要适用于中深部、深部地震勘探,但并不适用于浅层反射地震资料的处理。为此提出了倾角中值滤波法。该方法是基于叠前地震单炮道集上反射波与强线性干扰在£吨域视速度上的差异,在多组视倾角范围内,求取一个最佳视倾角,将最佳视倾角的振幅序列的中值视为相干干扰,利用“减去法”,达到信噪分离。通过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汪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强线性干扰,并保留了强线性干扰的特性,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保真度高,是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一种理想的叠前信噪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地面地震层析成像和高分辨率地震联合勘探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地震反射方法在金属矿区的应用效果一般较差.为解决金属矿勘查中的方法技术问题,开展了地面地震层析成像和高分辨率地震联合勘探的方法技术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不但可弥补反射地震资料在探测浅表层方面的不足,而且还可为反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和偏移处理提供有用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反射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该联合勘探技术可解决从地表至数千米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秦岭山区浅层地震反射资料的特点,讨论在VAX-11/750机上进行相应数字处理的方法,并通过WF-2测线实例,说明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混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微机软件系统中的混波技术从原理、流程到实现过程等作了系统的介绍。该系统中的混波处理,是针对浅层数据的特点所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灵活细致地利用反射波的同相性来提高信噪比、净化背景、修饰时间剖面。使最终的时间剖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首次提出了用于解决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数据处理中浅部地震速度分析的折射层析成象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求解任意变速介质中的二维程函方程、射线追踪和SIRT迭代解法实现。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的层析反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揭示了浅部地震速度具有较大的横向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地下速度模型及反射构造成象有较大影响,钻井资料证实了这一结果。这项研究的成功对研究塔里木盆地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规律及进一步提高该区整体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