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球》2020,(6)
正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截至2020年5月,全国已建立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海南等12个省份,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国家公园的建立是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9)
<正>我国首份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8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的出台不仅为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去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这一区域启动实施,园区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条例》规定,禁止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采矿、砍伐、狩猎、捕捞、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     
《地球》2012,(1):26-29
国务院批准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试验区 2011年1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试验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25~30个百分点,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4.
要闻     
《地球》2012,(Z1):58-61
国务院批准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试验区2011年1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试验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25~30个百分点,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5.
《地球》2020,(6)
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核心保护物种命名。它所保护的"王者"东北虎、东北豹,因濒临灭绝而备受关注。它的建立,不仅仅标志着虎豹归林,而且作为第一个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也担纲着探索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许天宇  王立  王原 《地球》2020,(3):64-71
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疆上,从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到三江源国家公园,6,0多年的保护地建设发展,从箪路蓝缕到蓬勃兴盛,从黑龙江到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的黑瞎子岛,保护地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5,(11)
<正>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2015年9月16日,国家林业局在拉萨举行了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授牌仪式。至此,我国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终于宣告成立,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次挂牌也表明,羌塘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国家公园,彰显了它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正瀑布、冒着仙气的彩色锅喷泉,在夕阳下奔跑的野牛群……这些仿佛在探索频道才能看到的美景,许多都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全世界著名的国家公园如黄石公园、优胜美地、班夫国家公园等,不仅提供令人向往的美丽景象,也为人们提供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美好体验。2017年开始,中国也正式开启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将壮丽如画的河山建立起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美丽国家公园,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2018年10月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3)
正专家简介:苏杨,环境科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评审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聚焦保护地、环境与健康等综合性较强的领域,主持的课题包括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主体功能区划相关资源环境战略研究等,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技术"、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课题"中国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方案研究"、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课题"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12)
正云南是我国最早开始尝试探索国家公园建设的省份,2008年,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央编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提出在北京、吉林、云南等9个省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今年10月26日,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接下来将进入方案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7月13日,按照预定的考察计划,我来到了美国著名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始建于1872年,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12.
赵洪山 《地球》2014,(1):86-89
2013年7月13日,按照预定的考察计划,我来到了美国著名国家公园一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简称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  相似文献   

13.
臧敬  焦翠兰 《地球》2012,(4):156-159
2009年,影迷们通过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大片《2012》,记住了一个奇艳诡谲的神秘之地——美国黄石公园。它是美国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于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这是一片广袤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荒野,是保存于美国48个州中少有的大面积自然环境之一,它以保持自然环境的本色而著称于世,其神奇"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大黄石生态系"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温带生态系。而黄石公园则处于整个"大黄石生态系"的核心地区。6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在地质年代里多次发生地震和火山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20,(6)
正国家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以资源保护(Resource Protection)和访客体验(Visitor Experience)(或理解为"访客服务")为管理目标。资源保护是指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杜绝所有开发行为;访客服务源于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特征,是在限定条件下,接待以教育、科研、文化、游憩为目的的到访者。显然,资源保护和访客体验的实现常常存在冲突,双重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若我们将国家公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地球》2019,(9):5-9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发布《西宁共识》8月19日~20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主题,同国际社会一道,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分享保护地建设管理经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发布了《国家公园论坛西宁共识》。  相似文献   

16.
王连勇 《地球》2009,(3):100-103
也许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加拿大于1911年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公园管理机构——国家公园局。正是世界各国超越边界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推动了以国家公园运动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保护事业呈全球规模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王兆馨 《地球》2009,(3):31-33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澳大利亚皇家国家公园建于1879年,世界第二个,在悉尼以南26km,面积8600km^2。公园内有很多悬崖绝壁,多种野花和200多种鸟类。1994年1月,一场大火烧毁了90%的林地,目前正在恢复中。而悉尼以西的“兰山公园”已成为新兴景点,并于2000年入选为“世界遗产地”。皇家国家公园的地位可谓“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 1 0月 2 3日1 9时 2 7分 (北京时间 ) ,美国阿拉斯加发生 MS7.3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 63 .4度、西经1 4 8.3度 (震中位置见下图 ) ,震源深度 1 0 km。据美联社报道 ,一次强烈地震袭击了阿拉斯加中部 ,这次地震发生在德纳利国家公园附近 ,离震中 560 km远的地方受到波及 ,整个阿拉斯加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 ,居民在睡梦中被惊醒。在德纳利国家公园北侧的大街上 ,一家商铺老板说 ,地震将她家中所有架子上的物品都震到了地上 ,而且地震产生的巨大轰隆声令人恐怖 ,地震使国家公园车站的电话线中断。不过 ,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统计分析2020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特点。总体全年地震灾害程度较轻,但小震致灾致亡的现象突出。将1991—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相应数据和特性进行比较,得到中国大陆致灾地震频次、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4)
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保持"一江清水"并不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黑臭水体问题。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