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豫某铝土矿勘查中重力异常显示,区域重力异常反映深部奥陶系顶面呈自西向东缓斜坡状起伏分布;对浅表干扰异常,通过上延过滤后,可以发现奥陶系顶界面的隆、凹起伏分布特征;虽铝土矿密度大于奥陶系灰岩密度,有较大密度差,但由于评价区似层状铝土矿厚度薄,斗状铝土矿虽厚度大,但体积小,重力异常不能直接反映铝土矿。含铝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厚度总体上成正比,因此寻找厚大含铝岩系分布区可间接起到找矿的作用。比较含铝岩系密度值与奥陶系灰岩密度值可知,含铝岩系与奥陶系地层有一定的密度差,奥陶系灰岩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局部重力高异常对应奥陶系隆起;对比己知见铝土矿钻井资料和上延后重力异常分布关系,发现铝土矿床大多分布在局部重力高异常以外的区域;通过上述分析,圈定了2个铝土矿找矿靶区,从而对铝土矿的调查评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在河南新安石寺北冶地区铝土矿调查评价项目中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CSAMT法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资料解释手段成熟等特点,在铝土矿调查评价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清晰地反映了调查区铝土矿含矿目标层、奥陶系古风化壳形态沿走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地层的产状,为地层的划分及后续铝土矿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了深部电性信息,为钻孔布设和矿产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铝土矿是山西省的优势矿种之一,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然而浅部的铝土矿勘查殆尽,后备可开采资源不足,需要加大对中深部隐伏铝土矿的勘查。本次工作在山西省霍西云义地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法)以及高精度重力测量法,结合钻孔数据,基本查明了研究区的构造断裂情况,初步绘制了奥陶系灰岩侵蚀面并推测出了铝土矿含矿段的赋存范围。这表明本次工作对古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减少无效工程的数量和控制边界颇有成效,对今后山西省中深部的煤下铝土矿勘查工作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方法试验,在豫西地区已知铝土矿区的外围开展了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发现绝大多数矿床点位于较平缓的重力梯度带上。:基底相对稳定的地段可作为铝土矿的找矿靶区;采用CSAMT(可按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深剖面,卡尼亚电阻率一频率曲线拐点可直接反映出新生界覆盖层和奥陶系灰岩层的埋藏深度,进而推断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的埋深。经10余个钻孔验证,见矿率达80%以上。试验结果证明,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微重力法加上CSAMT法测深是寻找隐伏铝土矿的有效的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5.
在新生界地层巨厚覆盖区没有钻孔控制的情况下,可利用以往重力、电法等物探资料进行煤田预测。首先根据邻区资料分析区域构造和成矿条件,还原岩相古地理、聚煤期构造及聚煤后构造变动,对预测区的含煤地层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已有的电法资料分析曲线类型,与相邻区比较后确定含煤地层电法曲线类型,作定量、半定量分析,并根据重力资料,反演计算出新地层底界与灰岩(寒武—奥陶系)顶界的深度,再结合其它物探资料和邻区相关地质资料,对煤田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查区内广泛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和奥陶系地层,岩性以灰岩、泥岩为主;第四系分布在区内低洼地带,由亚黏土、黏土夹铁锰结核构成。区内含矿地层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对于开展电法工作较为有利。在查区开展了激电中梯扫面、联合剖面、激电测深等多种综合电法方法,结合查区地质特点,圈定一个成矿靶区,推测异常体埋深,提出验证孔一个。经钻孔验证见矿情况较好,证明了综合电法在该区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沉积型铝土矿主要赋存于奥陶系灰岩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接触面的凹斗处,由于该接触面存在一定的密度差,故可以利用布格重力异常的低值区来圈定靶区。但由于观测面的起伏变化以及中间层校正和地形校正时密度选择不准的影响,使得布格重力异常会出现与地形成镜像或同向关系的"虚假异常",这给靶区的圈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消除或削弱这种"虚假异常",采用曲面处理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这两种处理方法很好地消除了布格重力异常中的"虚假异常",正确地反映了奥陶系灰岩与石炭系接触面凹斗的起伏形态,准确地圈定了靶区,达到了高效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CSAMT法在松辽盆地四平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行四平地区的铀矿勘查,选择了抗干扰能力较强的CSAMT法进行铀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通过对CSAMT法的技术条件试验、井旁测深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本地区的方法技术参数、探区内各电性层与其对应地层的关系以及砂体的电性分布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CSAMT法取得的成果资料进行了推断解释。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资料与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月山—黄土山背斜的构造形态,并绘制闪长岩岩体和月山组地层顶面等高线图。通过对比分析乌珠尖探区与邻区的CSAMT剖面特征,对乌珠尖勘探区的CSAMT剖面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该区有利的勘探部位。研究表明:1月山地区CSAMT剖面低阻带内没有矿体,高阻背景下的"V"型低阻异常带和陡降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2乌珠尖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块,并在该区预测了2个有利勘探钻孔;3乌珠尖探区与朱冲矿区位于月山—黄土山背斜倾伏端的两翼,在构造部位和成矿条件上具有相似性,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0.
贵州北部务川—正安—道真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沉积型铝土矿层,在不同区域其下伏底板地层分别为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碎屑岩及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因此对铝土矿层的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疑。对韩家店组薄层砂岩夹层及大竹园组铝土矿层样品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两者的锆石年龄谱呈现出一致性,且该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华夏陆块基底地层具有明显亲缘性。以上结果证明,韩家店组碎屑岩的红土化风化产物为铝土矿层的成矿母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从铝土矿层与黄龙组灰岩的假整合接触关系及钻孔中出现的黄龙组灰岩次生岩溶角砾现象可知,黄龙组灰岩同样为该矿层提供了物源。因此,大竹园组铝土矿层具有多重物源,韩家店组碎屑岩可能为主要物源,而黄龙组灰岩在古喀斯特化过程中不仅为红土物质提供了重要的储存空间,也为成矿母质的积累提供了部分物源。  相似文献   

11.
CSAMT在河南某铝土矿区深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河南新安县石寺—北冶铝土矿区进行隐伏铝土矿勘查。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反演奥陶系灰岩古地形界面,推断铝土矿含矿岩系的赋存空间,预估算铝土矿潜在资源量;该方法探测深度较大,能满足深部铝土矿勘查需要;根据可控源方法断面电阻率等值线,可较清晰反映地层的产状,进而根据电阻率值划分地层。  相似文献   

12.
对凤凰─茶陵地学断面重力异常,根据爆炸地震测深资料,确定密度分层,用变密度水平梯形体构制剖面密度模型,计算理论重力异常和实测布格重力异常吻合较好。根据剖面密度模型,可以合理地解释布格重力异常。并将地壳划分为沉积盖层、变质岩层、麻粒岩层三层结构,分别计算三层的重力效应曲线及上地幔低密度体重力效应曲线。还计算了莫霍面起伏引起的重力异常曲线,分析了引起地壳重力异常的各种因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纪恒 《物探与化探》1994,18(3):209-218
对凤凰─茶陵地学断面重力异常,根据爆炸地震测深资料,确定密度分层,用变密度水平梯形体构制剖面密度模型,计算理论重力异常和实测布格重力异常吻合较好。根据剖面密度模型,可以合理地解释布格重力异常。并将地壳划分为沉积盖层、变质岩层、麻粒岩层三层结构,分别计算三层的重力效应曲线及上地幔低密度体重力效应曲线。还计算了莫霍面起伏引起的重力异常曲线,分析了引起地壳重力异常的各种因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东部重力场特征以及寻找内生矿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岩石密度特征,应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推断7个大型岩浆岩活动区(带)。这些岩浆岩活动区(带)控制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大部分内生矿床,也就是说每一个大型岩浆岩活动区(带)实际上是一个成矿系统。因此,应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可以推断岩浆岩活动区(带),预测内生矿床,筛选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不论重力勘探程度如何,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中都必须经过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本文通过分析在计算布格重力异常时地改和中间层改正对测点的重力补偿,提出了取消中间层改正以适应微重力勘探精细解释需要的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对实际地形(岩性)的正演基础上,可以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基准面进行可变密度地形校正。使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消除地形起伏和不均匀岩性对测点产生的重力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可信的重力异常数据。  相似文献   

16.
瞬变电磁测深在铝土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 《地质与勘探》2007,43(2):68-71
铝土矿具有明显的分布产出规律,产状比较平缓.铝土矿含矿岩系与其基底灰岩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是开展瞬变电磁测深工作的基本依据.依据施测的瞬变电磁异常,分析利用全区公式进行反演计算的视电阻率剖面,可以对灰岩基底的产状及埋深进行推断.对照工程施工剖面,推断的灰岩界面与其基本对应,验证了瞬变电磁工作的推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视密度图与大地构造单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根据区域重力异常计算地壳表层视密度分布的方法。依据原观测平面异常与延拓到某一高度平面异常的差值场所具有的突出浅源异常、压制深源异常的特点 ,按维纳滤波原理 ,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精确模拟该差值重力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 ,设计重力场在频率域进行异常分离的具有自适应性的优选延拓算子 ,实现垂向异常分离。利用重力场可看成由许多等效直立棱柱体叠加的原理 ,在频率域内 ,通过换算重力场的一次导数 ,计算出视密度的分布。用上述方法处理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获得了中国地壳表层 0 10km剩余重力异常 ,并成功编制视密度图。比较表明 ,视密度的分布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及分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壳表层的岩石密度分布的获得 ,为中国的基础地质与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波特性可以提取航空重力异常的重要信息,笔者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讨论了小波模与地质体边界的对应关系。以我国某海域航空重力资料为例,利用小波模极大值识别了断裂信息,并与航空布格重力异常及其方向导数识别的断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小波模不仅可以识别断裂构造,在航空布格异常和方向导数识别模糊的地区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匹配滤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处理了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基于重力异常一阶垂直导数的径向平均对数能谱曲线,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场可分为三层异常场。其中龙木错—双湖构造带在中部重力异常场和深部重力异常场图中都有显现;革吉—改则—错勤—申扎隐伏断裂在浅部和中部重力异常场中都存在。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藏北都显示有巨大且平缓的低重力异常圈闭,这与藏北Pn波速较低和Sn波缺失的特征吻合;在藏南存在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重力异常断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