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现场工程试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水泥粘结基材替代化学粘结基材的岩质边坡绿化技术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岩质边坡工程绿化应按"循序渐进"来进行植被恢复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基材初期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振尧  许文年  王乐华 《岩土力学》2011,32(6):1719-1724
生态护坡基材初期强度对基材在边坡的自身稳定和物种发芽有重要影响。以植被混凝土基材为研究对象,以其2 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初期强度的代表值,对生态护坡基材初期强度特征进行研究。以水泥掺量 、有机质掺量 和水灰比 为影响因素,分别设计单因素影响试验、正交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水泥掺量、有机质掺量和水灰比3因素均对植被混凝土初期强度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 > > ; 在0.50~0.55之间时植被混凝土基材初期强度最大。在水灰比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以 、 为自变量,建立了植被混凝土基材初期强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验证试验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植被混凝土基材的初期强度。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应用过程中,根据基材初期强度模型估计基材最小水泥掺量和最大有机质掺量,既可保证工程实施初期基材的自身稳定性,又有利于边坡后期植被的恢复和持久生长  相似文献   

3.
何鑫  王胜  张统得  陈绍华  陈礼仪 《探矿工程》2021,48(S1):227-232
针对地热开采过程中孔壁发生垮塌、漏失,而常规水泥基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各方面性能恶化,满足不了护壁堵漏技术要求。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系统地开展常规水泥材料的比较研究,筛选出多种材料及试剂进行正交试验,获得了优化配方。通过试验,以初始流动度、可泵期、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4个性能指标比较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级油井水泥的抗高温性能,评选出适于研究的高温下性能相对稳定的水泥;针对高温下水泥性能衰退的问题,筛选了几种含硅材料与试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配方,优化配方为:25%GS+0.6%SiO2 +0.3%JSS+1.5%SN+0.03%SC+0.3%纳米材料。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流动度等性能满足一定施工要求,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谢剑  李海瑞  李会杰 《冰川冻土》2014,36(3):626-631
为了探究超低温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考虑从20~-165℃温度下,不同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以及钢筋型号等参数的影响,通过拉拔试验,对超低温条件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破坏特征和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受低温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极限粘结强度有增大的趋势,在-80~-120℃时极限粘结强度值达到最大;低温粘结强度提高系数随着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基本呈线性;锚固长度和钢筋型号对低温粘结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张琳瑶  刘大翔  许文年  童标 《冰川冻土》2017,39(5):1122-1129
为揭示高寒地区典型生境基材中功能微生物数量变化的规律,以黄棕壤土为试验土样,在两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制备客土、植被混凝土以及加菌植被混凝土三种不同类型的生境基材进行冻融循环模拟试验,探讨生境基材类型、初始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基材中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三种基材中功能微生物数量均受冻融循环影响显著,且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冻融循环过程中,三种基材中功能微生物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排序为:加菌植被混凝土 > 植被混凝土 > 客土,且固氮、解钾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解磷微生物;含水率为22%的基材中功能微生物总量普遍高于含水率为18%的基材。研究结果表明,加菌植被混凝土的肥力、抗冻性相比客土和植被混凝土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需对现有功能菌剂配方加以改进,以适应高寒地区冻融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岩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修复中存在的客土基材滑落、坡面表层土流失严重和植被生长差等问题,采用聚氨酯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土体结合组成聚氨酯复合基材,用于边坡生态修复。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强度、抗冲刷性以及影响植被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并在典型岩质边坡上进行现场试验,对聚氨酯复合基材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有机高分子对于复合基材的强度和抗冲刷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随着聚氨酯有机高分子浓度增加,聚氨酯复合基材的强度增加,抗冲刷能力提高。与未添加的试样进行对比,浓度为1%聚氨酯复合基材的强度为113.63 kPa,提高幅度约为95.45%;20%浓度试样的峰值冲刷量为28.8 g,降低幅度约为71.2%。聚氨酯有机高分子可以有效促进植被种子的发芽与生长。当聚氨酯有机高分子浓度由0%提高到10%时,种子的发芽率由12%提升到68%。但当聚氨酯有机高分子浓度过大时,会对植被的发芽和生长发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瑜  杨奇  夏振尧  许文年 《岩土力学》2015,36(Z2):383-388
基材土-岩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能是生态护坡体系长久稳定的关键,相关研究可为解决基材脱落难题、完善生态防护技术体系提供必要依据和指导。采用自制的原位剪切仪对4种不同粗糙起伏的基材土-岩接触面进行了原位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基材土-岩接触面剪切应力-位移表现出典型的软化特性,具有明显的初始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峰后软化以及残余剪切变形4个阶段。分析发现,文中试验条件下凸起高度算数平均偏差Ra在4 mm以下时,峰值剪切强度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呈逐渐减弱趋势;残余剪切强度、峰值剪切位移以及进入残余阶段的剪切位移与粗糙凸起高度算数平均偏差呈近线性正相关关系。可见实施生态护坡时合理地控制坡面粗糙起伏,有助于提高土-岩接触面峰值剪切强度和残余剪切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能,对防护体系的长期整体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科 《矿产与地质》1991,5(1):60-65
真空沉积渗覆法使金刚石表面形成金属碳化物过渡层和化学镀法使金刚石表面生成有良好湿润性的低熔点金刚石过镀层,改善粘结材料对金刚石的粘结状态,提高了粘结强度.通过采用相应的粘结材料和烧结工艺,将金属化金刚石成功地应用于石材切割锯片,取得了提高锯片效率30~100%,寿命延长20%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滑坡防治预应力锚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预应力锚索治理滑坡工程,锚索采用粘结锚固,锚索粘结材料的内力影响锚索的可靠性,在治理贵昆线、昆河线的滑坡工程中测试了粘结材料的内力变化及粘结材料的锚固性能。  相似文献   

10.
淤泥固化技术是淤泥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当采用水泥基材料对有机质淤泥固化处理时,淤泥中的有机质严重影响了淤泥固化的效果。对此,笔者进行了固化有机质淤泥的试验研究,在分析有机质对淤泥固化效果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掺加不同外加剂改善有机质淤泥的固化效果,试验结果发现,碱性剂的加入会导致有机质的溶解,削弱淤泥的固化效果,粉煤灰的加入削弱了有机质对水泥水化的阻碍作用,有效提高了固化体的强度,采用水泥一粉煤灰一硫酸钠复合固化材料大幅度提高了固化淤泥的短期强度和长期强度,粉煤灰的加入提供了大量的钙离子,其掺量越大,固化淤泥无侧限强度后期增长率越大。  相似文献   

11.
刘玉华  钱静 《城市地质》2010,5(1):42-43
通过厚层基材喷射技术在苏南地区岩质边坡治理中的实际应用,介绍其施工技术及流程,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张发明  陈祖煜  刘宁 《岩土力学》2001,22(4):470-473
在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中,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是其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确定方法大多基于经验与现场试验的结合,费时费工,故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确定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对国内30余例工程的统计分析表明,岩体与锚固体的粘强度不仅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有关,还与内锚固段裂隙的分布与性质有关。通过室内外试验进一步建立了适合国内岩体质量指标确定的粘结强度经验公式与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的图系,同时,也可为岩锚加固数值仿真提供经验判据。实例计算表明,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与岩锚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李铮  汪波  何川  李福海  朱培  宋洋 《岩土力学》2015,36(4):1071-1077
针对地下工程中锚杆防腐性能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多重防腐锚杆的构造和防腐机制。通过模拟不同的腐蚀环境,进行双重和多重防腐锚杆的抗腐蚀性试验研究,观察腐蚀后锚杆的表观变化并测试其抗拔力,分析比较两者锚筋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与滑移位移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重防腐锚杆由于在水泥浆中设置了套管,在不同腐蚀环境中其拉拔力始终高于双重防腐锚杆,且随时间更加明显;硫酸盐的结晶作用和腐蚀因子间的牵制效应会使防腐锚杆拉拔力有短暂的提高;多重防腐锚杆产生相同滑移位移对应的粘结强度更大,粘结强度超过极值后的残余强度高于双重防腐锚杆。以上成果能够用于地下结构中防腐锚杆的设计和后期服役期间的耐久性分析,为实际工程中防腐锚杆的抗腐蚀性能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粘结金属在液态时与骨架材料和石墨(代替金刚石)的相互作用规律人手,对加入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几种铜基系列粘结材料做一系列实验,从中选择对金刚石润湿性好,附着功大的一种制成预合金化粉末粘结剂,同时采用金刚石表面离子化和改进烧结工艺,提高和改善胎体性能.本文以大量的实验资料对提高胎体金属与金刚石的粘结性能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广泛分布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形态。其造礁作用以粘结方式为主,可以集中密集形成粘结岩礁块,也可以与其它造礁生物共同建造礁体。其建造的礁体分布局限,礁体一般规模不大。Tubiphytes在工作区除形成礁体外,还通过包覆其它生物碎屑和粘连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粘结岩,构成珊瑚礁体的基底,起到固结基底的作用;也可以在其它礁体内部粘结充填在礁骨架中的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块状粘结岩,起到加固礁体的作用。Tubiphytes与其它生物碎屑一起作为碳酸盐岩造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礁相地层中也广泛存在。Tubiphytes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是一类具有特色的生物。  相似文献   

16.
喷射混凝土与受喷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对工程支护和结构加固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深部基础处理工程中,成功采用若干措施,保障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文章介绍这些措施,并总结喷射混凝土的试验、检测及现场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17.
烟煤粘结指数是反映烟煤粘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确定煤的工业牌号,并大致确定煤的主要用途,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用少量煤样就可迅速测出粘结指数。本文介绍了测定粘结指数的原理、方法及意义,评述了该法在测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及粘结指数和其它粘结性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脱杆现象常常会中断宝石的加工过程,是影响中国宝石加工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火漆胶粘结宝石的原理与脱杆原因后认为,在宝石的加工过程中,改善工艺操作及相应的工艺材料、规范操作要领可有效地降低宝石的脱杆率,对宝石的加工与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节理岩体中锚索加固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建清  夏柏如 《探矿工程》1998,(3):12-13,17
简要介绍了锚索加固技术的应用,并对全长粘结式锚索在节理岩体中的锚固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节理岩体中锚索加固的抗拉粘结强度及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型试验, 研究了在平面装药爆炸应力波的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加固洞室抗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自由场压力-时程曲线,证明试验数据可靠;经过加固的洞室拱顶位移峰值减少明显,当比例距离为5.23 cm/g1/2时,洞室发生破坏;在平面波的作用下,两个洞室洞壁各个位置都产生压应变,最大应变出现在拱脚处,随着比例距离减小,拱顶应变峰值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应变峰值越来越大;拱顶是加速度振动最激烈的地方,经过加固可以降低拱顶加速度,但效果不明显,在变形不大时底板加速度增加较大,必要时应该采取减震措施,经过加固洞室侧墙加速度普遍有不同程度减小,并且破坏越严重效果越明显,随着比例距离减小,拱顶和侧墙加速度越来越大,尤其当比例距离为5.23 cm/g1/2时,加速度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