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半岛东部晚第四纪海面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辽东半岛东部海岸堆积地貌分布、晚第四纪沉积层序与时代,以及沉积物中所含贝类、微体古生物和孢粉化石等资料,分析了晚第四纪海水进退对沉积环境演变及海岸形成与发育的影响,以及现代海岸的淤长趋势,指出全新世海侵前本区海岸曾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7000—6000年前海侵时海岸沿河谷平原内伸5—15km,并形成了沿岸丘陵低地上高8—10m的贝壳堤和海成阶地岸线,近5000年来又形成了三道贝壳堤岸线。  相似文献   

2.
海岸性质的界定,是港口航道减淤措施合理布置的关键。通过地形资料和现场测量资料对京唐港区的水下地形地貌特征、泥沙特性以及沿岸输沙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京唐港区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6 mm、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小于15%、岸滩坡度通常大于1/1 000;泥沙运动具有沿岸泥沙运动特征,但与沙质海岸又有所不同,存在复合沿岸输沙,尤其在风暴潮期间,大浪产生的破波沿岸流与风暴潮潮流叠加,产生更为强烈的沿岸输沙能力。在粉沙质海岸定义基础上,将京唐港区海岸界定为细沙粉沙质海岸。在京唐港区航道防波挡沙堤布置上考虑复合沿岸输沙,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演变与泥沙输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坚  蔡锋 《台湾海峡》2001,20(2):135-141
通过海岸地貌调查、沉积物分布、岸线对比、沿岸输沙率计算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海滩的演变特征,认为厦门岛东南部海岸的沿岸净输沙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东向西;黄厝湾中北部存在反向输沙。文中划分了中-强侵蚀海岸、中侵蚀海岸、中-弱侵蚀海岸、弱侵蚀海岸、弱淤积海岸和不确定海岸等6种类型。人工采沙是引起海岸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岸线通常被称做海州湾沿岸。本文根据我们多年来在这一带沿海的考察和研究,对该区域海岸的现状、历史变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73—1987年850hPa和沿岸5个地面站月平均风资料,探讨了ENSO期间我国东南沿岸海区季风场的变化及其对沿岸表面水温和水位的影响。通过资料分析和理论估算表明,在事件期间,研究海区出现西南风异常,事件前一般出现东北风异常。由于风向基本与海岸线走向一致,Ekman的搬运作用将导致沿岸海水或者堆积于海岸或者作离岸运动,从而对沿岸水位和表面水温均能产生重大影响。在ENSO事件的夏季,西南风增强,冬天东北风减弱。它们对水位和表面水温的总效应均是使其产生较大的负距平。估算表明,在ENSO期间西南风将出现1—1.5m/s的偏差。这种西南风异常将导致沿岸水位降低7—11cm。因此,这种风场的变化是引起我国东南沿岸海区水位和表面水温出现较大负距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岸海区沿岸流和海岸流对沉积物的搬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近岸海区存在两种海流:沿岸流和海岸流。前者是波浪产生的,主要搬运破波带以内的沉积物。后者是中国边缘海环流系统的一部分,位于破波带外,主要搬运粉砂和黏土细粒沉积物。在一些中文文献中两者都称作"沿岸流"。这容易形成概念上的混乱和分析问题上的错误。为了避免混淆,属于边缘海环流系统一部分的"沿岸流"应该称作海岸流,对于具体的"沿岸流"如"渤莱沿岸流"可以直接称呼为渤莱海流。两种海流的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或者呈一定角度。山东北部海岸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明显地受波浪、近岸环流系统(沿岸流、裂流)及海岸流控制。  相似文献   

7.
张屯嘴—丁家嘴沿岸现代沉积和水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岛东部海岸狭长,张屯嘴—丁家嘴沿岸岸线曲折、沉积现象丰富,为典型的现代海岸和海湾沉积,包括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海湾、人工堤坝海岸等多种类型。通过对研究区域现代沉积背景和海岸带的研究,从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入手,研究了海岸带不同沉积区的现代沉积物质来源、近岸和区域水动力条件。认为受基岩出露差异、胶州湾涨落潮和区域构造背景的影响,区域上由北向南沉积物粒度整体变细,张屯嘴至鱼鸣嘴一带海岸受多种水动力条件影响,唐岛湾内水动力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8.
(一)如果说水灾是我国内陆省份最人的自然灾害的话,那么对我国的东南沿海破坏性最大、经济损失最惨重的天灾要数台风暴潮了。台风移近海岸时可增高海潮和引发巨浪,冲跨沿岸海堤、淹没农田、掀翻渔船、摧毁村庄和生产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每年的夏秋季节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多发季节,也是海岸红树林减灾作用最显著的时候。实践一再证明,红树林是海洋安全、沿岸居民安居的守护神。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生长的特殊森林。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沿海。红树林枝于繁茂,根系发达五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9.
江苏海岸潮滩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潮滩环境江苏海岸北起赣榆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北,全长了37.5公里,其中约667.5公里为粉砂淤泥质海岸。历史上长江曾在今河口以北入海,黄河多次在苏北入黄海,给江苏海岸带来大量沉积物。江苏沿岸潮差较大(2—4米),潮汐作用强。潮滩发育完善,潮滩平均宽10—13公里,最宽36公里(弶港),平均坡度仅0.2%。潮滩呈明显的分带性,自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珊瑚礁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中苏海洋生物考察团,于1958年3—6月在中国南海的海南岛进行了考察工作,对该地区的海洋潮间带动物群的栖息条件和沿岸的动物生态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除考察了岩石、红树丛、沙滩及泥滩的生物群落外,同时考察了热带海洋中典型的生物群落——珊瑚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海岸带潮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渤海海峡进入的潮波,一部分传向辽东湾,一部分传向渤海湾,当这种潮波由外海向沿岸传播的过程中,受地形和地转的影响,形成复杂的潮波运动。而河北省海岸带的潮汐现象,正是这种复杂潮运动在沿岸区域的反映。根据河北省沿岸部分台站实测潮位资料,其中,塘沽二十年的资料(1960—1979),秦皇岛二十年资料(1960—1979),王滩(1980),南堡(1983)实测潮位资料,简述河北省沿岸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于砂坝-泻湖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垻-泻湖海岸分布广泛,占世界海岸线总长度的ll—13%。砂垻-泻湖沉积体系不仅出现在潮汐海岸,也形成于无潮汐海岸及湖泊沿岸,是滨海(湖)地带常见的沉积体系。地层中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多种沉积矿产的生成和聚集往往与这种沉积体系有关。研究现代砂垻-泻湖体系,可以为古代同类沉积体的  相似文献   

13.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14.
近岸过程与海岸侵蚀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简单介绍了砂质海岸近岸地形动力过程的时空多尺度特征及其复杂性,海岸系统相互依存的3个方面和近岸带地形动力基本特征;进而从5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对砂质海岸侵蚀地形动力过程与机制研究的进展:1)长重力波运动与海岸侵蚀;2)近岸环流、波增水、底流运动与岸滩侵蚀;3)海滩-碎波带地形动力状态与岸滩侵蚀方式;4)波生沿岸流、沿岸输沙与海岸长期变化;5)海岸侵蚀终极平衡形态规律。最后概括了未来需优先探索的地形动力学问题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雷州半岛灯楼角热带海岸的景观生态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岸景观由于其边缘效应而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尤其是本区的热带海岸景观,由于发育有我国大陆唯一的珊瑚礁而显独特。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分类方法,将灯楼角热带海岸景观生态划分为3大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24亚类,并揭示了本区的景观生态系统的等级和景观的演变与时空分布;由陆向海方向上依次出现陆地景观、海岸景观和沿岸浅海景观,而区域自然景观的出现时间序列上,则是陆地景观、沿岸线海景观和海岸景观。  相似文献   

16.
辽东湾绥中海岸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期海图对比、分析遥感图像和多年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辽东湾绥中沙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陆源物质入海量减少、海动力作用、沿岸工程建筑和海上采砂是其海岸蚀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岬湾海滩在华南地区普遍分布,众多海滩面临侵蚀退化问题,对其海滩冲淤演变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粤东重要的旅游海岛南澳岛南部的前江湾为研究区,利用滩面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与历史海图和实测水深数据,研究1970—2022 年海滩冲淤特征,并从水动力、沿岸输沙、稳定岸线形态等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滩冲淤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前江湾海滩蚀淤演变在东南沿岸码头防波堤海岸工程建设前后呈现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切线岸段前期侵蚀、后期侵蚀加剧,弧形岸段前期淤积、后期侵蚀;人类海岸工程造成的岬角位置变化和沿岸输沙受阻是影响海滩蚀淤演变的主要机制,导致岬湾岸线平面形态变为不稳定状态,区域沉积物的亏损也加剧了海岸失衡;自东向西的沿岸输沙的不均衡对其海岸线演变的空间特征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港湾淤泥质海岸的岸线变化数值模拟和平衡岸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邱建立 《海洋与湖沼》1991,22(4):369-376
本文对岸线变化模拟和岸弧分析的现有方法,作了沿岸输沙方程和海岸剖面厚度等特征要素取值方面的修正,使其适用于港湾淤泥质海岸的岸线形态与动态研究;并以舟山岛野鸭山岸段和北仑地区岸段的研究为例,证明了用修正方法预测岸线变化和对比岸弧轮廓的有效性;解释了淤泥质海岸平衡岸弧的成因;还为当地海岸规划与工程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岸线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沙质海岸中,沿岸输沙率的正确估算,对于港口和海岸工程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自丹麦学者彼得逊(Munch Petersen 1933)提出第一个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以来,已近半个世纪,但因为沿岸输沙牵涉到海洋动力要素与海岸沉积物(泥沙)的相互作用问题,是较为复杂的海-岩相关现象,现场同步观测又较为困难,尽管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己提出了几十个不同的计算公式,有的且已列入手册、规范,但都有一定的限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公”式。美国海岸研究中心的经验表明,在缺乏现场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应用波浪能流法推算沿岸输沙率是较为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加拿利群岛位于大西洋摩洛哥沿岸西南方向。群岛由7个大岛和一系列小岛组成。东部组合是费尔特文图拉和兰萨洛结岛,离非洲海岸100km,西部组合耶洛和帕尔马岛则离海岸超过500km。它们之间分布着最有名的和旅行者访问最多的特内里费岛以及戈梅拉岛和格兰—加拿利亚岛。加拿利群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