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纹理数据是三维建筑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消耗大量的内存,导致模型较难实现流畅稳定的动态可视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三维模型可视化的“分形-视距”(FVD)多分辨率纹理生成及纹理组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分形对纹理进行压缩并将其存入纹理数据库,然后按照视距及目标立面的可见性情况创建和组织对应纹理:当视距符合纹理调用条件且目标立面可见时,根据不同视距,执行多分辨率纹理创建,按照各类三维模型数据间的属性关系建立索引,存入关系数据库;当视距不符合纹理调用条件但该立面又可见时,利用纹理分割算法创建颜色纹理树,将节点合并表示立面纹理。最后根据变化的视角和距离调用相应纹理,实现三维模型的动态流畅可视化。本文选择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的纹理数据共5290幅。实验结果表明,与3ds Max、SketchUp Pro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减少内存占用分别约为36.5%和49.1%,帧速率提高约7%和10.9%,极大地提高了大场景三维模型可视化的渲染效率和速率。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三维建筑模型渲染效率和视觉质量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一问题的改善将为建立智慧城市提供快速有效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纬仪视距测量精度和敷设基线的纵向误差及横向误差,论证物探测网基线的最大闭合长度和闭合精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求补色立体图屏幕坐标原理,采用浮动水平线法来绘出空间曲面的透视投影图形。通过参数变换可展示出不同视点、不同视角、不同视距下物体表面的形态,通过双眼视觉加强所展示物体表面的真实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物探测网向来用传统的经纬仪视距法布设。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极不适应目前物探工作的发展。现提出应用影象地图布设物探测网的方法。 影象地图就是带有地面摄影影象的地形图,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图种。它的出现受到测绘界普遍重视,在国际上发展很快,有些国家已把它作为国家的地形图取代了原来用线划表示的地形图。  相似文献   

5.
地形颜色渐变渲染是表达地形起伏变化或其他地学要素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常用方法。在三维地学交互分析系统中观察分析三维地学信息时,需要依据观察位置和分析区域的范围大小不停地变化视角和视距。当观察距离很近时,利用包含一定颜色数的色带渲染地形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分层现象,不能很好地表达地形颜色的光滑过渡。针对三维地学交互分析系统对地形颜色渐变渲染的操作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RGB和HSL两种颜色模型的特点,顾及OpenGL的颜色平滑过渡原理,在RGB颜色空间通过对所有颜色分量进行线性插值实现了地形双色渐变渲染,在HSL颜色空间通过固定饱和度、亮度,对色相进行线性插值实现了地形多色渐变渲染,并通过加入光照计算来增强地形颜色渐变晕渲的三维立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很好地兼容OpenGL的平滑着色,实现三维交互环境下任意距离观察地形均能保持颜色之间光滑渐进过渡,达到更为光滑的地形颜色渐变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水化学分类的Q型系统聚类分析的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在计算原理方面,采用了计算超标程度指标作为一种进行规格化的处理方法。在计算方法方面,采用了一维贮存及在并类过程中不断地减少矩阵阶数等方法,可以节省内存及加快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7.
论文回顾了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引出了Wu等人的栅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栅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摆脱了传统Shannon熵理论的束缚,将地图的信息量视为图中所有像元与周围像元视觉均差之和。由于栅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难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证明,论文分别以1:400万全国矢量数据和黄河三角洲的ECW影像数据为例,计算了它们在不同尺度下固定视窗内的信息量。两组实验均表明:用吴氏栅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得到信息量值与人所认知的信息量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最后论文展望了吴氏栅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回顾了求解泥石流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从连续介质计算方法、离散介质计算方法和混合介质计算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介绍了在泥石流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其特点,展望了求解泥石流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计算方法已有长足发展和较长的应用历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处理大变形、快速运移的自由表面流问题时,存在网格容易畸变等问题;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无需网格的划分和维护,易于确定自由表面位置和多相间的界面,但存在边界条件处理困难等问题;混合介质计算方法在较小尺度范围内对固体颗粒物质与液相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系统也被称为面向数据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系统相似,其计算和数据存储通常也是基于机群实现的分布式系统。以计算与数据的协作机制为主线分析对比了面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和面向数据的高性能计算,指出正是计算与数据的协作机制决定着大数据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与计算通过协助机制的融合是大数据系统实现自动并行化的基础。与面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不同,大数据系统以切分数据并将计算向数据迁移作为协作机制的主要原则,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自动并行批处理。元数据映射方法、哈希映射方法及流式拓朴方法是实现计算和数据协作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利用流式拓朴方法可以实现实时大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从实时数据计算与地理过程模型集成的角度出发,针对流计算模型、系统耦合架构等难点,提出了基于开放标准的传感网与流计算耦合架构、实时内涝信息流计算模型等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流计算的城市内涝模型实时感知原型系统,并通过案例实验结果与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对地覆盖时间窗口的高效计算能够有效地保障遥感卫星数据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为解决现有卫星对地覆盖时间窗口计算方法无法提供同时保证精度、效率和实时性的在线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卫星对地覆盖时间窗口计算服务方法。在时间窗口的通用计算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地面区域的扩充四至范围,通过判断卫星星下点与地面区域的扩充四至范围的空间关系来决定是否需要计算卫星对地覆盖区域;在卫星对地覆盖区域与地面区域空间关系发生变化时,通过双重时间步长策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使用流计算框架构建算法的实时在线服务。实验结果表明,与商业软件采用的跟踪传播算法对比,本文方法与其计算结果差异较小,均小于1 s,说明本文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与传统跟踪传播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耗时大幅减少,实现了超过8倍的加速比。本文方法同时保证了精度、效率和实时性,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卫星对地覆盖时间窗口的计算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的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距离测量的特性,利用卡尔曼滤波及其变式处理原始TOF测距值,剔除TOF测距粗差并对距离观测值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小观测误差的影响;同时利用已知长度分析多路径效应和非视距环境等对TOF测距系统误差的影响规律。基于该实验数据的定位结果表明,在较好地改正TOF测距系统误差的情况下,UWB静态定位精度能达到10 cm以内,动态定位精度优于0.2m。  相似文献   

13.
利用Excel宏创建加权平均计算函数WeightedAverage(),说明了创建方法,给出了函数代码,通过品位加权平均计算说明了WeightedAverage()函数的使用。同时,对于分散分布的数据,介绍了使用Excel"自动筛选"功能进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利用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大范围、高分辨率区域垂线偏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OpenMP多核并行技术的数组升维和分区计算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计算垂线偏差的加速比最高达到5.6倍,显著提高了超高阶垂线偏差的计算效率,也为解决重力场数据处理过程中类似的快速计算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CBERS-02星CCD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反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图像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是计算表观反射率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CBERS-02星CCD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进行了计算,一种方法是利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SBDART模拟大气顶部的太阳光谱曲线,结合CBERS-02星CCD波段响应曲线,计算1~4波段的平均太阳辐照度;另一种方法是用6S模型对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进行计算。为验证计算结果,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LandsatTM5和ETM的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与Landsat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模拟的太阳光谱曲线的计算结果更准确。以2005年8月24日的一景图像为例,计算了图像的表观反射率,经6S模型大气校正后,反演了地表反射率,与地面实测的地表反射率进行了对比,除第四波段误差为4%外,其余1~3波段误差仅为0.01%。  相似文献   

16.
干扰井群渗透系数计算的简便,公式是依据雅可布公式,根据叠加原理建立的。克服了计算方法烦杂,需解诸多未知数和使用范围窄及图解法计算时人为的随意性。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位的两种估值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许多区域水资源问题,用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水流模拟时,通过各种插值方法计算出每个节点上地下水位值,若插值方法选取的不正确,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其误差很大。首先简单介绍了趋势面方法,然后着重阐述了克立格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下水位估值中的应用,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用趋势面方法模拟地下水位时其误差较大,而用克立格方法计算地下水位时其误差较小,克立格方法优于趋势面方法。因此说克立格方法是一种最优、线性、无偏的模拟空间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固体潮理论值一阶微商值(G′=dG/dt)的新的计算方法——天顶距微分法。文中系统地给出了(重力、倾斜、线应变)固体潮之G′的实用计算公式。作者将这套公式用于拟合检验(NAKAI法),并与分波法(用分波法计算G和G′)和差分法(用天顶距公式计算G,用差分法计算G′)进行了对比计算,文中给出了部分对比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重力,微分法的计算时间仅是分波法(取484个分波)计算时间的1/15左右,对于倾斜和应变,仅为分波法计算时间的1/25左右,微分法也只是差分法计算时间的60%左右。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差分法计算中△t的取值须介于1-100秒之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的概念和计算Te常用的相关技术的计算公式。通过对黑水-泉州地学断面Te的计算,论述了用相关技术计算Te的方法及计算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现代地壳测深的成果,重新研究了地壳重力均衡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提出了地壳与上地幔间实际存在的莫霍界面作为均衡补偿面的均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湖南地区的地壳重力均衡状态进行了计算,发现本区的历史地震分布与重力均衡异常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