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长杰 《地球》2009,(5):106-110
史书记载,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为兴凯湖。又称兴开湖,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兴凯”是满语,意思为“水耗子”。说明当时兴凯湖中水鼠很多。兴凯湖北面有小兴凯湖,又名达巴库湖。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中间被一道湖岗分开,湖岗上林木葱茏。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光纤传感利用光导纤维具有的传感、传输双重特性,实现对被测量对象沿光纤分布的多点甚至连续测量,以达到取代多台独立点传感器的目的。它既具有光纤的抗电磁场干扰、大信号传输带宽等优点,又突破了点式光纤传感的限制,可以同时获得被测量对象测量参数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进行远距离遥测监控,在许多工程领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在流传千年的不朽之作《兰亭集序》的开篇,提到了这一处山灵毓秀的所在——会稽山。会稽山是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五大镇山,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会诸侯于此,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山从此名震华夏,成为中华文明象征。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不久  相似文献   

4.
与地震预报     
马胜云 《地球》2009,(5):37-43
1924年3月10日,我国已故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曾在《太平洋》第四卷第六期上发表了“辟美博士造谣并浅说地震”一文。文章说:“地震发生之原因,至今其说不一。……;又有为地盘构造变更激烈之处为地震发源之地者。从理想上推测,此说似最为近是,争诸事实,此说亦觉信有可凭。……”  相似文献   

5.
地震一直是影响人类生存的天灾,尤其是大的地震。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记忆犹新,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更是震惊中外,其损失之大、牺牲之惨烈、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流泪、让我们感动、终身难忘。痛定思痛,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地震预报工作。由于地震预报工作涉及的学科很多,涉及的面又相当广,例如,这次电磁会议上所报告的,在地震前是有一些预兆的,它是个复杂系统,需要有系统的思想,并可以利用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高雪松 《地球》2022,(4):28-29
<正>成语“南橘北枳”描述了同一物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即南方之柑橘一栽种到北方就变成了又酸又涩的枳。但是古人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一种“枳”,它的故乡位于我国西南的云南省,曾一度在野外销声匿迹,如今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又踏上了回“家”之路,它就是富民枳。1984年植物学家丁素琴等在云南富民县冬瓜林的大山里发现的一种野桔子,  相似文献   

7.
临海赋     
卢如平  徐三见 《地球》2011,(2):95-95
东海之滨,有城以濒,黄金海岸,临海其名。雁荡挺奇于南,谢客未登,仅传临海之峤;天台耸秀于北,孙绰一赋,享誉金声之叹。东拥渤潞,文天祥伫足,留海山仙子之佳句;西控括苍,王方平往来,驾鹤蘸天仙之清流。  相似文献   

8.
段雯娟 《地球》2014,(5):58-61
近年来,扬中的生态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赢得了省内外广大观者的青睐和赞许。这个小小岛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何以又好又快一举推开,促进岛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成绩名列全国、全省市(县)之榜首的呢?  相似文献   

9.
重新研究了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映射函数的近似母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了一个新的天文大气折射的理论公式,即映射函数形式的表达式.数值计算表明,利用本文公式和利用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公式计算的蒙气差相差很小.在天顶距小于30°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小于0″.05,在天顶距小于65°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小于0″.11;在天顶距大于65°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却不增反降,直至在天顶距75°处出现负值,但也就是在天顶距75°处,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又开始增加;但总体上,在天顶距小于75°时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11.可见,以映射函数形式的蒙气差公式取代复杂的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公式是可行的,也可以利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来建立大气延迟模型.  相似文献   

10.
卢如平 《地球》2014,(2):106-108
中国历史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命名有20多种类型,台州及其现境域历史上县级区域的命名,大致可归结为8类:以山而得名;以水而得名;以区位地形而得名;以纪念某事或某人而得名;取吉祥之意而名之;帝王赐名之;因重名且得名晚而改名;因避讳而改名。  相似文献   

11.
臧敬 《地球》2012,(6):72-75
近日,一篇《金沙江规划建25座电站,不到百公里就有一座水库》的文章,将金沙江水电开发工程的争论再度推向风口浪尖。关注西南水电、生态的人们,不约而同将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这段占长江水利资源40%以上的水域上。有关金沙江水库的热议已数见不鲜,而这一次论战,从国家水电政策到水电开发生态影响,从规划到环评,从水电技术到水库功能,讨论范围之广,争议话题之深,是空前的。"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山西有史料记载以来的强震和有仪器记录的三级以上的地震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研和分析,认为山西地震的震中分布具有区域的稳定性,但震源深度变化较大;在时间进程上有高潮期和平静期之分,在同一活动期内其活动频度和强度又有高低相间的起伏变化。地震序列以主震型和震群型为主,但各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宏观资料,极震区等震线长轴方向分布很有规律,同微观资料震源机制解有明显的一致性,说明山西历史强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是在同一基本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在较长的地质时期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由此推断今后山西发生强破坏性地震,仍可能是在此应力场作用下,沿着北北东或北东东最大剪切应力方向上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扬武 《地球》2012,(1):115-115
云南以多云闻名世界,自古就有“彩云南现”之说,而大理苍山的景色“云、雪、石”也以云著称。到大理旅游观苍山之云,就像在长城观日落,在峨眉金顶观日出一样,让人心情激动。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0,(4):112-112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20余年来,他们以“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为社训,锐意进取,孜孜不倦地推进中国民间登山事业,推广中国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15.
由於地磁的日變化,有人推想大氣高層有導電空氣層之存在。1895年波波夫教授發明無線電以後,1901年無線電信號越過大西洋成功,指出此導電層存在之想法並非虛構,我們稱這導電空氣層為電離層。經過很多人的研究,其中我國學者有不少的貢獻,現在電離層的秘密漸漸的揭開了。電離層的研究有各種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尝稽史策地震之事,三代以前所罕闻者.自汉以后,代代有之.从未闻有若元之大德七年、明之嘉靖三十四年、隆庆五年及今康熙三十四年如此之甚者也.考元之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路一境房屋尽皆塌坏,压死人口二十七万有余,地震频频不止,直至十一年乃定;再考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地震,蒲州墙垣倒塌,地震数十余次;隆庆五年地震,蒲、解二州倒塌房屋十分,襄陵等处止 二分,地震昼夜不止.若今康熙三十四年之地震较元之世稍轻,较明之时又似略重,何也?本年四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府并东关城垣崩圯,官衙民舍神佛庙宇一概塌毁,压死男妇二万有奇.有阖门尽毙不留一人者.浮山、洪洞亦然.本县城内并三关亦然.阖县共压死男妇七千有奇,牲畜无数.惟本庄稍轻,本庄倒塌房屋百有余间,其未倒者墙垣俱坏,压死男妇二十余人.地震历有数月,昼夜不止.村内三圣楼卧倒,村外玉皇庙(塌)献殿三间,老君庙塌献殿五间,关帝庙塌舞厅三间.今因三圣居村之中心且为一庄之保障,先议修葺,因备述其端末以识之.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十月朔旦  相似文献   

17.
闫玉奎 《地球》2011,(4):125-12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目前,全世界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水资源又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  相似文献   

18.
樱桃,在昆嵛山腹地的文登市界石镇已有百年种植历史,樱桃树原本就是昆嵛山上野生的,系百里昆嵛230余种木本植物之一。原种与山上现存的、俗称“馋啦”的野生灌木类似、同宗。“馋啦”这个名字很象形,孩子们馋啦、要流口水。而“馋啦果”有既酸又涩之味,就令人流口水,所以此树称“馋啦树”。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地震影响场是指地震破坏影响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有宏观影响场和微观影响场之分,目前常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宏观破坏现象,所以,烈度的分布可以视为一种宏观影响场。本文所说的影响场就是宏影响观场。 影响场需要建立确定的标准,这一标准要反映地震的破坏作用,又要与宏观烈度标准有对应关系,因此,亦可以看作是烈度的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童光辉  刘立  蔡杏琳 《地球》2023,(2):40-45
<正>晚唐及五代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植木芙蓉,每当金秋时节,繁花似锦,因此湖南自古有“芙蓉国”之称。至今,湖南境内仍有许多地方以“芙蓉”命名,如在张家界桑植县城东北方向19千米处就有一个芙蓉桥乡。在这里发现的一种中生代爬行动物,以发现地命名为“芙蓉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