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千年古县灵璧有很多神奇,这里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被誉为汉兴之地;这里是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灵璧石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这里是神话人物钟馗的故里,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近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安徽灵璧磬云山正式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2.
李文慧 《地球》2021,(1):14-19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横跨湘、鄂,水域面积28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她北接长江,南通湘、资、沅、澧四河,因有调蓄江河洪水之能,也被称为“长江之肾”。  相似文献   

3.
水韵摩尔石     
刘丹 《地球》2011,(10):103-103
近年来,赏石市场逐渐扩大,奇石交易也日益活跃,摩尔石色泽古雅,造型或雄浑俊逸,或曼妙妖娆,作为一种全新的石种,迅速成为奇石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4.
正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以新时代的长江为主题的巨幅画作《长江万里图》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幅画卷全长200米,高1.5米,雄浑磅礴、起伏跌宕、风光万千,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5.
生死罗布泊     
李秋香 《地球》2012,(7):36-37
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几乎寸草不生,夏季气温可达七十度、湿度近乎为零,地貌地形复杂,无路,无地图,无参照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自然条件最恶劣、最贫困的地区,有"死亡之海"之称。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中国地质工作者历尽艰难,生死置之度外,找到了当时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的稀缺资源钾盐。  相似文献   

6.
[专稿]长江上游水库改变干流磷通量、效应与修复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周建军  张曼  李哲 《湖泊科学》2018,30(4):865-880
磷主要随河川径流循环,是水域重要营养或污染物质,是长江及河口浮游生物限制因子.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作用下,磷循环规律及变化对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实测资料、理论和模型系统分析了长江磷自然循环属性、水库作用及可能的环境影响.长江磷以颗粒态为主,与泥沙关系密切,受水库影响大量沉积;颗粒磷的潜在生物有效磷(BAP)较高,总量超过人类排放;自然背景下磷与淡水系统关系较小,到河口及周边海域释放BAP是这里生态系统关键的营养资源;水库拦截使在底泥沉积并在缺氧环境释放的BAP成为河流上游潜在污染源.水库拦沙也破坏了下游河流泥沙的磷缓冲机制,增加环境脆弱性,降低污染承受能力,抬高水库下泄背景溶解磷浓度和河口碳、氮的相对程度,增加干流最下游大型水库污染和水华风险.另一方面,实测资料对比研究表明,我国河流地表水环境监测规范中的磷分析方法存在问题,采用"澄清样"方法使磷大量漏测,上下游、河湖库及汛枯期间磷通量监测口径不同、标准不一,很难适应流域一体化管理要求;依此监测的评估也会严重低估水库作用,忽视其拦磷和抬高背景溶解磷等机制,误导污染源解析,影响环境管理与决策.流域水库改变泥沙、磷及循环规律是当前长江干流环境条件的实质性改变,是长江保护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修复重点之一,建议在大型水库持续挖泥用以功能性修复河流物质通量和消除上游潜在污染内源.  相似文献   

7.
杨超 《地球》2021,(1):40-43
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出三峡至江汉平原流速放缓,在荆江河段逐渐形成了“九曲回肠”的独特河流地貌类型。随着长江流水对河面的冲刷和侵蚀,最终在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作用下,河水由取直部位流去,原本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了牛轭状的湖泊湿地,称为牛轭湖。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短短175千米的河道周边,共分布了7条牛扼湖故道,被统称为长江中游故道群湿地。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9,(12)
正长江奔流不息,日夜向前,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一路切高山、汇大川,不舍昼夜,最终行程6300多千米,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绚烂深厚的长江文明。以湖北宜昌为界,长江被划分为了上游和中下游。上游的长江多是穿行于大山之中,塑造了虎跳峡、长江三峡等壮美景观,此时的长江气宇轩昂、锐不可当。出宜昌后,失去山体束缚的长江开始了一段奇妙之旅: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由于地势低平、水流缓慢而大量沉积,原本水天浩淼的云梦泽慢慢成为了沙洲之地。沙洲不断发育变成陆地,陆地广布而成平原,  相似文献   

9.
正一望无尽的草原让人心旷神怡,光怪陆离的奇石让人惊叹,还有让人费解的石洞神泉之谜和蝌蚪文字之谜……这一切,使草原石城这座神奇的巨型奇石博物馆散发着独特魅力。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拟授予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地质公园入选。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5)
<正>比起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站梯级开发,长江干流上紧接着这些巨无霸电站的一座"小水电"——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近日,环保部批复了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提交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在批复中提出:"不得在向家坝水电站坝址至三峡水利枢纽库尾长江干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  相似文献   

11.
白水晶     
《地球》2011,(1):61-61
白水晶就是石英,通常把不透明的叫做石英,而透明的就称为白水晶,天然的结晶形状为六角柱形。白水晶在整个水晶的族群来说,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运用最广,被誉为“水晶之王”。一般来说,白水晶的自然行成形状种类相当多,  相似文献   

12.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和当代国计民生中占据独特的地位.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在区域宏观地理环境演化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长江的年龄(或者起源与演化历史)作为地球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长期存在重大争议,从4 5百万年(始新世)到数万年(更新世晚期)不等,成为科学界一个著名的"世纪谜题".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盆地开展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揭示出在始新世时期区内存在大型的南流水系,在渐新世期间(或渐新世末期)南流水系转向东流,形成长江第一湾(也有写作"弯").长江中下游新生代盆地的沉积记录也显示,长江上游物质在渐新世晚期(或者最晚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就已经能够到达下游,表明贯通东流的长江水系从此诞生.长江是超大型河系,其地质演化主要受到区域构造地貌控制.在新生代,青藏高原地区岩石圈加厚,地表隆升;亚洲东部岩石圈持续伸展减薄,西太平洋边缘海扩张,导致中国西高东低的宏观地形格局逐渐建立,长江的发育与演化正是孕育在这样的宏观构造地貌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3.
隗雪燕  刘丹 《地球》2011,(11):57-58
大化彩玉石简称大化石,又称岩滩彩玉石。它由于产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岩滩的红水河段而得名。广西的红水河在不同的河段打捞出十几种奇石,有来宾卷纹石、合山彩陶石、天鹅石、摩尔石等等。每一个石种都以独特的韵味和特色,在奇石市场上争奇斗艳。大化石具有来宾石流畅的纹路,彩陶石亮丽的釉彩,天鹅石细滑的石肤,  相似文献   

14.
三峡览胜     
长江三峡是一条雄伟而神奇的峡谷,一条风光优美,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峡谷,被誉为自然历史画廊和天然地质博物馆,是我国极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长江形成了30-40Ma前,而长江三峡则是由第四纪以来的新我运动所造成的强烈侵蚀作用,岩溶作用和长江的强烈不切作用形成的。三峡地区有神奇而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三峡的自然景观按成因可以分为峡谷景观,喀斯特景观和崩塌滑坡景观,三峡的风光如诗如画,三峡的扑  相似文献   

15.
我们能拯救长江中正在消逝的鲟鱼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平 《湖泊科学》2020,32(4):899-914
鲟鱼在地球上已生存了数亿年,体型变化小,有"活化石"之称,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长江分布有3种鲟鱼:白鲟(Psephurus gladius)、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白鲟已经功能性灭绝,中华鲟的灭绝也难以阻挡,而达氏鲟也处于极危的状态.干流大坝的建设对繁殖行为的影响是最大的原因,虽然酷鱼滥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前主流专家关于大坝建设对鲟鱼的影响出现了严重误判,大坝建成后实施的救鱼措施也收效甚微,因为白鲟早已不见踪影,中华鲟的野生种群也已经到了绝灭的边缘.近年来流行水库温水下泄使中华鲟产卵推迟并导致其无法产卵的观点,但推迟并不能推论到无法产卵的结论,因此依此所建议的水库联合调度即便能够实施也未必能够奏效.中华鲟体型巨大,生命周期长,生态可塑性小,完成生活史需要跨越近海和长江的巨大空间,对产卵的条件要求苛刻,因此,如它无法自然产卵,灭绝就是迟早的事情.在过去的近40年,虽然人工放流了数百万尾中华鲟,但成效不容乐观,对野生种群的补充微乎其微.因此,对鲟鱼濒危机制(特别是自然繁殖条件的丧失)以及人工放流效果的重新评估以及对救鱼对策的重新调整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张莹 《地球》2012,(5):56-57
奔流不息的红水河,以丰富的水能资源被誉为"南国水源富矿"。她不仅哺育了红水河两岸优秀的壮族儿女,而且以蕴藏着神奇的红水河奇石而闻名国内外。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广西观赏石协会会长张士中告诉记者,近年来,广西奇石,尤其是红水河出产的一些优秀石种,都经历了这样一轮不断攀高的市场行情。2000年左右,一块各方面符合藏家要求、中等体量的大化彩玉石,用2000元到3000元  相似文献   

17.
谢平 《湖泊科学》2017,29(6):1279-1299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全长达6300 km.长江是一条生命之河,它的活力来自于干流、支流、湖泊和湿地的血脉沟通形成的独特生命系统.长江流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分布有鱼类400余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特有鱼类多达156种.长江中下游是东亚季风气候下形成的洪泛平原区域,湖泊星罗棋布,并与江河相连,生活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和江豚.1980s初中下游湖泊面积约有23123 km~2.1950—1970年间,沿江大建闸节制,除鄱阳湖(2933 km~2)和洞庭湖(2625 km~2)等外,绝大多数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自然联系,江湖阻隔使支撑长江鱼类的有效湖泊面积减少了76%.1981年,长江上建成了第一个大坝——葛洲坝;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1980s的20万t,最后到2011年的8万t(降幅为81%).与此完全不同的是,1950s以来,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产量分别在2~4万t之间徘徊.长江干流的饵料生物丰度不足两湖的1/7,因此干流对物种的承载力十分有限,以鱼为生的白鱀豚和江豚种群的衰退属于情理之中,加上酷捕误杀,白鱀豚已经灭绝,江豚也危在旦夕.葛洲坝的建设阻挡了鲟鱼和胭脂鱼等的生殖洄游通道,中华鲟和白鲟的灭绝已近在咫尺.长江上游建有1万多座水坝,大部分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根据对长江生物多样性危机成因的粗略估算,节制闸和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贡献"了70%,酷渔乱捕等其它因素"贡献"了30%.所谓的生态调度、鱼道或人工放流等也难以拯救膏肓之疾,即使在长江干流十年禁渔也难有根本改观.如果鄱阳湖和洞庭湖相继建闸,将使长江中下游的渔业资源量进一步衰退,江豚的灭绝在所难免,其它物种的灭绝将难以预料.长江在哭泣,众多的物种需要生态文明的呵护!  相似文献   

18.
读者沙龙     
《地球》2013,(3)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您好,我是《地球》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喜欢2月刊"天下奇石"这部分内容。当我看到"东坡肉"这个古今名石时,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读到民间爱石者奇石张的故事时也  相似文献   

19.
气象台站20 cm蒸发皿观测资料自然正交分解显示,1980~2000年中国区域气温显著增加期间,长江中游至河套、东北等区域地表年蒸发潜力呈增加趋势;相反在长江以南、东部和西南等地区年蒸发潜力呈下降趋势.辐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区域太阳入射能整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对于蒸发潜力增加的地区,太阳辐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河道演变及泥沙灾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沙期及低频率、高强度洪水往往酿成泥沙灾害和洪涝灾害。地球自转变化是影响河道演变与诱发泥沙灾害的重要的自然因素,由长江、黄河及淮河的部分水沙资料及地球自转日长变化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当地球自转由加速转向减速时,黄河下游出现枯水、少沙时期,长江中下游及淮河出现高频率、低强度洪水;而地球自转由减速转向加速时,黄河下游出现丰水期和中、丰沙期,长江与淮河出现低频率、高强度洪水,长江下游处于切滩旺盛期。在地球自转变化的转折点之间,河道处于相对稳定演变阶段,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洪涝与泥沙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