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设用地     
《地球》2014,(1):49-49
建设用地land for construction: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界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的两期土地利用图, 提取城市建设用地及其周围耕地的图斑. 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145个城市的扩张特点、对耕地的占用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 这145个城市建设用地总体扩展较快, 但区域差异性明显. 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最快, 中部地区扩展最慢, 中部并出现城市人均用地大幅度下降的“不正常”现象.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占用地耕地比例大, 且主要为生产力较高的优质耕地. 研究认为, 城市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增长对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的解释力最强, 建设用地和耕地高邻接度的空间格局以及城市在空间上的摊饼式发展是导致城市扩展占用耕地比例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期间推动建设的19个城市群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两个边疆地区城市群之一和新疆新型城镇化主体区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采用1980~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近35年来,城市群内的草地是生态价值的最主导贡献类型,生态价值贡献率高达66.27%,年际变化幅度仅5%;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生态价值贡献率很低(0.82%),但年际变化幅度很大(86%).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由1067km~2扩展至2586km~2,用地类型变动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差异很大,变动幅度最大的是低覆盖度草地和旱地.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多达1685km~2,其中69.91%来自于耕地和草地,仅旱地和低覆盖度草地转变面积达1082km~2,占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总量的64.21%, 2000年以来至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后期(2000~2015年),戈壁(172km~2)、裸土地(65km2)、盐碱地(65km2)等未利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比重明显增加.而建设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的规模仅不到166km~2.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重点扩展区集中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昌吉,扩展面积分别达到399、186和126km~2,快速扩展区集中在奎屯、托克逊和乌苏.城市群扩展后期建设用地变更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较前期(1980~2000年)明显.奎屯市、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属于建设用地扩展引发生态价值变动的高值区,其余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引发的生态价值变动相对较小且后期扩展有所减缓.未来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承载力,以可容许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容量调控城市群的人口与产业集聚规模,降低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提升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杨淑梅 《地球》2013,(11):68-69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是国土资源部尝试将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加以复垦,并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使废弃建设用地得到盘活和合理调整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最有提高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作者收集的社会经济数据, 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期间, 中国建设用地在不同区域扩展的变动趋势和差异,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 定量分析了1996~2000年间不同区域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1989~2000年间, 虽然全国建设用地总体扩张速度加快了, 但其变化趋势在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有所减缓, 而中西部地区明显加速. 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速减缓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并没有引起人均建设用地的扩张, 建设用地已经向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加速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长, 建设用地向平面扩张更快, 这可能同当地政策及当地相对便宜的地价有关. 因此, 经济增长带来的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减少可能在中西部地区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6)
合理规划、精心组织、规范运作,打造深具特色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程.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与新增用地相挂钩,盘活和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声音     
《地球》2011,(1):20-20
徐绍史: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大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期提出,“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50%以上。“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8.
黄晓红 《地球》2014,(3):112-112
闲置低效用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朱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㈤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大量的土地闲置,导致了七地低效利用和资源浪费,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地方     
《地球》2012,(11):8-9
西藏厅前九月完成供地515宗据统计,西藏自治区1~9月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515宗,供应总面积407公顷,新增面积235公顷,总成交价款31122万元。其中出让土地109宗,供应面积为129公顷,划拨土地406宗,供应面积为278公顷。大连市局出台《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10月25日,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促进依法合理用地,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10.
蓝颖春 《地球》2013,(12):42-4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明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11.
王立彬 《地球》2011,(8):32-33
中央作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重大部署后,按照“依法依规、应保尽保”原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落实保障房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土地供应、跟踪开发建设、查处违法改变土地性质,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落实并及时转化为有效供应,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秋香 《地球》2011,(10):22-24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查出闲置房地产用地2648宗,面积11944公顷(17.9万亩)。国土资源部早在1999年4月就已发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在目前土地供应紧缺,城市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为何还会产生近18万亩房地产用地闲置?政府又该如何规范这种现象?为此,《地球》记者专访了中国土地勘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  相似文献   

13.
正英格兰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增加建设用地,尽管增加的规模、结构和来源等方面与工业化时期相比会有所不同。为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英格兰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英格兰政府实施"为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7)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矛盾越来越凸显,2005年至今的11个土地日中有8个土地日主题紧紧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上海作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领头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现象更为突出,为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矛盾、支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上海较早地树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理念。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介绍,为了深入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上海市提出了"五量调控"的用地管理策略:一是总量锁定。上海市正在编制204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建设用地设置了3260万平方公里的"天花板";二是增量递减。将区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现状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和减量化等工作相关联,"减一亩才可以拿到一亩";三是存量优化。开展中心城市更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开发和利用,是上海今后若干年的工作重点;四是流量增效。除了国家战略性项目之外,上海一般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不超过20年;五是质量提高。鼓励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赖水牯 《地球》2014,(7):110-110
近年来,宜春市袁州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用地需求急增。宜春市政府每年下达袁州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800亩,而每年用地需求量达3000亩需求缺口大,造成项目落地难、违法用地多。解决这一矛盾,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摆在国土部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6,(8)
本文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的成果核查实施为例,详细介绍了成果核查的目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在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后进行成果核查,可以保证最终上交成果正确、完整、一致,对提高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成果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5,(7)
以建设用地市场为对象,针对我国在建设用地市场监管中普遍存在市场信息不完善与各部门在管理环节上不衔接问题。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通过XML数据标准技术与Web Service封装技术实现异地多级与网络办公自动化有机结合,设计了一套"三级多点"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基于SOA架构的建设用地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不仅能科学地监管当前建设用地市场,还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主要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单介绍了江西省主要城市的自然地理、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及社会经济概况;阐述了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目的,进而采用敏感因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省11个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江西省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中地质环境质量80%以上为好和较好的有抚州市和九江市,地质环境质量50%-72%为好和较好的有吉安市、新余市、南昌市和上饶市,地质环境质量30%-40%为好和较好的有鹰潭市和宜春市,地质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的在30%以下的有萍乡市、赣州市和景德镇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为依据,结合评估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确定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科学划分危险性分区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广东省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工作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国土资源部原则同意该方案。批复指出,广东省以"三旧"改造为重点的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在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