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光谱影像数据的类标签样本获取困难,而在少量标签点情况下的分类精度通常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光谱约束的图半监督分类算法(spatial-spectral constrained graph-based semi-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SS-GSSC)。首先,以欧氏距离结合RBF(radial basis function)核函数确定空间相似性权值;采用光谱相关角(spectral correlation angle,SCA)计算光谱相似性权值;然后,将2种权值以乘积的形式进行组合,对相似性测度进行约束;最后,利用标签传递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标签预测,获得分类结果。通过分别对Indian Pines影像和DC Sub影像进行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之以往的分类算法,能更好地消除同类地物图斑中夹杂异类地物散点的现象,在少量标签点(每类25个)情况下,取得了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温湿度指数提高红树林遥感识别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使用TM图像反射波段信息难以将红树林与陆地植被、尤其是与水体—植被混合像元有效区分的问题,结合不同潮位的TM图像,基于反射波段信息,引入TM6热红外波段信息,提出了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moisture index,TMI)。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潮位信息、热红外波段信息及温湿度指数能显著提高红树林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可分性。采用光谱角度制图(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监督分类法对红树林进行分类识别,较之其他研究者所采用的分类特征,热红外波段信息及温湿度指数能使红树林分类精度明显提高(Kappa系数提高了0.14,错分率降低了19.9%),说明利用潮位信息、热红外波段信息及温湿度指数可以提高红树林的遥感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研究传统的光谱角度制图分类法(SAM)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光谱角度制图分类法,并给出了算法的思路和流程。实验得出得出改进SAM算法具有分类精度高,错分现象少,更符合地物实际状况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遥感能够获得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实现地物空间信息、辐射信息、光谱信息的同步获取,因而在军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端元的最小噪声分离(MNF)、纯净像元指数(PPI)、终端单元选择、N维散度分析、波谱角度制图(SAM)等高光谱数据处理技术对特定对象的识别与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开展高光谱遥感影像的阴影检测研究有助于去除阴影,并进一步发挥其高光谱分辨率优势.以多角度高光谱影像PROBA/CHRIS为数据源,尝试从增大明亮区植被、阴影区植被、水体区3种典型地物间光谱的差异入手,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选取特征波段,并分析典型地物在...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资源三号(ZY-3)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大气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大气校正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已有地面标准波谱库数据,并采用经验线性法对高分辨率ZY-3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最后利用地物的真实反射率光谱曲线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大气校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新方法大气校正后的ZY-3影像地物反射率光谱曲线与地物真实反射率光谱曲线更加接近,植被覆盖区与非植被覆盖区NDVI的差异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地物的识别。研究结果为应用国产ZY-3影像进行定量遥感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资源一号02D卫星(ZY-1 02D)于2019年成功发射,202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中国自主建造并成功运行的首颗民用高光谱业务卫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区,以ZY-1 02D高光谱(AHS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数据,开展湿地景观分类研究。首先通过ZY-1 02D AHSI获取地物反射率波谱曲线,分析不同地物波谱曲线的差异,作为地物识别和分类的依据;充分考虑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差异,结合无人机影像制定研究区7类基本地物和9类精细地物两种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并引入Tree SHAP方法进行波段重要性排序和选择;探究影响ZY-1 02D AHSI分类的重要波段,选取与Landsat 8 OLI多光谱波段相重叠的波段进行分类,并与Landsat 8 OLI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ZY-1 02D AHSI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地物类型光谱曲线的差异;(2)对于两种分类体系,仅用前40个重要波段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最高,7类基本地物分类和9类精细地物分类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2.18%和90.76%,这40个波段大多...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哈密黄山铜镍矿区典型地物波谱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STER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流程,详细论述了对4组含不同离子或基团的常见蚀变矿物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蚀变信息提取、采用光谱角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er,SAM)进行干扰异常筛选的“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4组(9种)蚀变矿物包括:含Fe离子的矿物(针铁矿、赤铁矿)、含CO23-基团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含Al - OH基团的矿物(白云母、蒙脱石、高岭石)以及含Mg - OH基团的矿物(绿泥石、绿帘石).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结果表明,“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方法可行,对ASTER数据的应用效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充分证明ASTER在短波红外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矿物刻画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子飞  江涛 《北京测绘》2018,32(4):378-383
湿地植被制图是湿地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选取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应用海岸带高光谱成像仪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去除的改进型光谱角匹配(Spectral Angle Mapper based on Continuum Removal,SAM_CR)方法,对芦苇、狄草、碱蓬和怪柳等湿地典型植被进行分类提取。结果表明,SAM_CR湿地典型植被种类识别的总体精度由传统SAM方法的74.87%提高到80.61%。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分变换的高光谱马尾松和杉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谱遥感能分辨出地物间微小反射光谱差异信息,可用于解决林种遥感分类光谱识别的难题。利用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结合地面实测林种样地,对安徽省黄山市五城镇林区的马尾松和杉木进行识别。通过对Hyperion影像进行一阶、二阶微分变换,优化组合487~559 nm和681~742 nm光谱范围中反射差异明显的波段,再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林种间分类识别。基于Hyperion影像像元反射率及其一阶和二阶微分光谱的分类识别总体精度分别达到76. 50%,81. 42%和88. 52%,对应Kappa系数分别为0. 528 4,0. 625 7和0. 769 1。结果表明,基于二阶微分变换的高光谱数据,通过SVM模型,可有效提高马尾松和杉木的识别精度,为高光谱遥感针叶林种分类识别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辐射校正只针对单一波段进行,忽视了谱段间的关系这一客观事实.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兼顾光谱信息的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谱段间的关系,引入光谱相似性测度,利用光谱角余弦作为修正条件.首先根据经验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出定标参数,然后根据地物光谱角的余弦值去修正定标参数.该方法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上进行了实验,影像地类丰富,满足地物的选取要求.对比了无人机影像在本文光谱余弦修正方法(radiometric correction with spectral angle consine,RCSC)和经验线性回归方法(empirical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EL)辐射校正后的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精度更优,相比经验线性回归方法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2.61%.  相似文献   

12.
图像分类中基于核映射的光谱匹配度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列钢  王卫红  胡晓东  骆剑承 《测绘学报》2012,41(4):591-596,604
针对多光谱遥感数据特点利用SSV匹配技术改进高斯核函数得到新的KSSV函数,然后在由KSSV核函数映射得到的高维空间中利用SAM匹配技术代替基于欧氏距离的相似性度量。如此可以充分挖掘多光谱影像中的波谱特征信息并有效利用,提高模式识别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将此方法分别应用于非监督分类(k均值)与监督分类(最小距离、SVM)的试验表明,改进度量的分类方法可显著提高地类间的可区分度并有效降低类内的不一致性,更有效针对多光谱遥感影像中的地物类型,获得较好的精度改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结果存在“平滑地物细节”的问题,该文提出顾及光谱相似性和相位一致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顾及光谱相似性的相位一致的模型方法来获得边缘相应幅度,再采用自动标记分水岭算法对影像进行初分割;顾及相邻分割对象的空间位置、形状、面积等特征的多重约束,提出相邻分割对象合并代价函数模型,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最后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对分割对象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提高高分辨率影像分类精度的同时,还能保持地物细节。  相似文献   

14.
孙艳丽  张霞  帅通  尚坤  冯淑娜 《遥感学报》2015,19(4):618-626
辐射归一化旨在减小不同时相遥感影像间因获取条件不一致而导致的非地表辐射变化的差异,是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根据高光谱图像上同类地物的谱形及数值的相似性,利用光谱角距离(SAD)和欧氏距离(ED)双重判定选取不变特征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角—欧氏距离的辐射归一化方法。在评价指标中除了常用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偏差,更增加了高光谱特色的衡量光谱保真性指标:皮尔森系数、光谱扭曲程度。利用高光谱遥感CHRIS图像对本文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基于多元变化检测(MAD)的辐射归一化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在辐射特性上优于基于多元变化检测(MAD)的方法,而且具有保持光谱特性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蛇绿岩岩矿信息识别和提取,以藏东罗布莎蛇绿岩为例,基于ETM和ASTER遥感数据,分别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类(蛇纹石、绿泥石)和铁染类(磁铁矿、橄榄石)矿物信息;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法(pure pixel index,PPI)提取端元波谱,结合地面已知岩性信息,分别采用光谱角分类法(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和波谱特征拟合法(spectral feature fitting,SFF)识别纯橄岩和橄榄岩,研究了罗布莎蛇绿岩及其主要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经过对比分析可知,用多种方法、多种数据提取的岩矿信息可以相互验证;提取出的纯橄岩和橄榄岩与所提取的羟基类和铁染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有较好的空间重叠,且与地面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蛇绿岩遥感岩矿信息提取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权空-谱主成分分析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有效利用高光谱图像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空-谱联合降维方法——加权空-谱主成分分析(weighted spatial spectr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WSSPCA)算法。该算法结合高光谱图像的物理特性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重构,平滑了高光谱图像中存在的奇异点干扰;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重构后的图像进行降维,降低了波段间的冗余性,有利于后续分类。在2组常用的高光谱数据集Pavia U和Indian Pines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随机选取每一类地物的5%和10%的情况下,由WSSPCA算法得到的Kappa系数最大值分别达到了0. 955 9和0. 896 1,较基准线分别提高了0. 193 8和0. 205 0,分类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7.
袁静  章毓晋 《遥感学报》2019,23(4):630-647
丰度估计(AE)是从高光谱图像中识别地物的关键预处理技术。由于线性模型的可解释性以及数学上的可操作性,基于该模型的线性回归技术CLR(Constrained Linear Regression)在丰度估计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该方法仅仅考虑到了估计数据与被估计数据之间的能量相似性,没有考虑数据内部的变化信息之间的相似性,比如一阶梯度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二阶梯度之间的相似性。为了提高丰度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融合数据内部变化信息的稀疏低秩丰度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增加一阶梯度和二阶梯度的约束项改进传统的丰度估计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采用范数不等式和优化理论证明了在约束条件下,该模型的有效性及该模型在相关领域的可拓展性。接着,采用辅助变量将改进的数学模型变为增强拉格朗日函数。最后,采用交替双向乘子技术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求解该模型并估计高光谱图像的丰度。经仿真实验和实际高光谱图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改善仿真数据和实际高光谱数据的丰度估计的效果,特别是当端元的丰度存在丰富的变化细节时,丰度估计的精度和抗噪性能均优于当前较流行的丰度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TM图像的农业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叉相关光谱匹配(cross correlogram spectral matching,CCSM)为基础构建土地覆盖变化强度指标,利用华北农业植被覆盖区2期不同时相的TM图像计算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强度图像.认为变化强度图像任意二阶邻域中像素的变化强度服从隐马尔可夫模型,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最大后验估计(maxium a psteriori estimationof markov random field,MRF - MAP)的方法从变化强度图像中提取植被变化区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各种外源噪声造成的农业植被覆盖区域同物异谱的现象,可准确提取植被变化区域;但对于水体区域存在误判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盐沼植被光谱特征的间接排序识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SD地物光谱仪,采用12个小型机载成像光谱仪(CASI)默认的植被波段组,以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盐沼植物群落为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群落光谱特征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运用PCA间接排序法能够识别盐沼植被中光滩、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等光谱特征;绝大多数盐沼植物的群落组成与所选波段的光谱特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可以分别识别低盖度的海三棱藨草群落和高盖度的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对光谱反射率影响最大的生态环境因子是植物群落的高度和盖度,而高程和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关系数匹配的混合像元分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影像中的混合像元不仅影响地物识别和分类的精度,而且已成为遥感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混合像元分解算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最小二乘法.该方法虽然具有意义明确、简单易行等特点,但也易受局部噪声、大气效应、环境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混合像元分解问题归结为一个基于光谱匹配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并针对最小二乘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系数匹配(spectral correlation matching, SCM)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北三环及其以北区域内案例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区域内,利用图像选取终端端元的办法,基于相关系数匹配的混合像元分解算法的总体精度高于带全约束的最小二乘法(LS)的分解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目标光谱的绝对值整体放大或缩小而光谱形状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及局部噪声使得光谱值显著变化但光谱形状得到了一定程度保持时,基于光谱形状的相关系数法可以得到比基于光谱绝对值的最小二乘法精度更高的分解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