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位于桂西北地区(属于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是产于辉绿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由于辉绿岩与金矿产出空间关系密切,有学者又称为辉绿岩型金矿(肖龙,1997;陈开礼,2002)。前人对辉绿岩型金矿成矿流体的研究甚少,因此对该类型金矿成矿流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矿床成因。本文对八渡金矿中发现的一组三相流体包裹体组合(FIA)进行了显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碎悄岩建造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以储量大、品位低、金粒度极细为特点,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中国,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可类比性。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可概括为:金、汞、砷、锑等成矿元素大规模超常聚集,矿质运移-传输,矿床(矿体)的定位等三大系统(阶段)。文中亦对国内外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系列、成矿模式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桂西北地区是"滇黔桂"卡林型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巴马、凌云、凤山等地有数条石英斑岩脉出露。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这些石英斑岩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局,1985;陈懋弘等,2012)。与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年代(胡瑞忠等,1995)相吻合。然而对于石英斑岩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尚存在争议(陈开礼,2001;黄永全等,2001;陈懋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桂西北陆续发现了一类新的辉绿岩型金矿床(点),有世加、龙川、八渡、菜家湾、者隘等近10处。该类矿床产于辉绿岩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中。这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类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是改造型金矿,热水沉积—基性岩浆改造型金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地层(黄立刚和罗寿文,2005);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蚀变岩型金矿,其形成大致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卡林型金矿成矿构造环境及热液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质界在卡林型金矿研究方面最新成果的对比总结,认为卡林型金矿多产于大地构造活动地带,如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接合部位,古裂谷带等;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热液为中-弱酸性的低盐度流体,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卡林型金矿为华南低温成矿域重要的矿产。贵州为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聚集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重要的金资源产地之一, 其大地构造位处江南复合造山带西段。本文采用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 深入研究典型矿床特征, 系统总结了卡林型金矿时空规律。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矿床式10个、成矿亚系列5个、成矿系列3个, 建立了基于构造蚀变体的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据此开展了区域成矿预测, 圈定找矿预测区24个, 明确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一种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该类矿床储量大,Au:Ag(储量)>1(从7:3~30:1),含金品位5~10g/T,矿化较均匀,埋藏浅,易采集,为一个很有前景的新的金矿类型,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我国几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并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8.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复新  肖丽  齐亚林 《中国地质》2004,31(4):407-412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超大型卡林金矿及1000余千米的成矿带,引起世界各国重视,70年代卡林金矿找矿理论传入中国,经历了找矿实践和初步研究的认识时期,中国陕西与贵州同时发现卡林型金矿线索;80年代中后期中国找矿有重大突破,勘查确定了包含40多例大、中型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分布于环扬子地台的“西北金三角”和“西南金三角”,典型矿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90年代找矿勘探又上一新台阶,除继续发现一批矿床外,成功勘查出数例特大型该类矿床,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矿床类型与成矿动力学进行综合性研究;跨入新世纪仍有金矿床的不断发现,显示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寻找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的重要代表,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与茅口组不整合界面间,受背斜轴部断裂构造控制,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伏、空间上具多个矿体上下重叠的特点。该矿床属产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构造蚀变体中的“卡林型”金矿,为构造-热液成矿,同时具有中—低温超高压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寨上金矿是中国西秦岭构造带内一个重要的超大规模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以往对该金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年代学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缺乏地球物理工作的系统梳理.本文以贯穿研究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激电工作为主体研究寨上金矿的深部结构,结合地质资料建立了矿区典型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模型,探讨成矿机制,总结寨上金矿赋矿标...  相似文献   

11.
<正>卡林型金矿因1962年首先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林(Carlin)地区发现故命名为卡林型金矿。与其他类型金矿床相比,卡林型金矿有其独特之处:围岩主要为不纯碳酸盐岩或其他细碎屑岩;常含有机质;金粒度一般为显微-次显微级,基本无明金,矿石为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等中低温矿物组合,具Au-As-Sb-Hg等成矿元素组合,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刘东升,1994)。在我国,卡林  相似文献   

12.
<正>卡林型金矿又称细微浸染型金矿(micro-disseminate type gold deposit)。以美国内华达北部卡林金矿为代表的世界超大型金矿床类型,金以细微粒浸染状产于碳酸盐岩中,含金地层为志留系罗贝特山建造的泥质、硅质白云岩。中国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RGNR)带动了整个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1986的贵州安龙幅1:200000比例尺地球化学填图发现了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自此在这一地区,全国区域化  相似文献   

13.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4.
清河沿金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河沿金矿产于中元古代长城系和蓟县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区域上成矿受冷口大断裂控制;部分矿体产于角砾岩带中;具微弱低温热液蚀变;金在其中呈微细浸染状分布,这些特征同卡林型金矿的基本特征相同或相似。清河沿金矿应属卡林型金矿。根据清河沿金矿近矿围岩蚀变十分微弱和其中的金呈微细浸染状分布的特点。提出清河沿金矿中的金是以气态形式迁移和沉淀成矿的。并根据矿床成因特点指出在本区寻找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陶平  陈启飞  祁连素 《贵州地质》2019,36(2):110-119
本文对黔西南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系统认识。黔西南金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其中卡林型金矿的主成矿期为燕山期,土型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在第四纪表生环境中改造而成。多级区域构造对多级成矿单元有逐级控制规律。卡林型金矿床分布具丛聚性、方向性、等距性,并与古构造有关。矿体在多层次滑脱构造系统及拆离断层中呈有序分布,也在褶皱-断裂构造中呈有序分布。成矿元素组合及共伴生矿产也具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黔西南金矿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有两个,亚系列有四个。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为其建立了统一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怀奎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4):258-263,275
秦岭金矿床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区,韧-脆性剪切带和大型断裂带控制金矿和成矿带的分布,矿床地质特征与美国卡林金矿类似,故称类卡林型金矿.秦岭地区金矿分为南带和北带,在阐述各带大中型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诸广—贵东地区作为华南热液型铀矿最为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大型矿集区,区内发育了大量与铀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基性岩脉。为了厘定区内基性岩年代学数据,更好地约束铀成矿时限,以诸广中段鹿井地区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全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171.7±1.6)、(169.1±3.8)Ma,反映鹿井地区在中侏罗世(约170 Ma)发生了一次岩石圈伸展裂解作用。诸广—贵东地区至少存在200、170、140、105和90 Ma 5期基性岩浆活动,195、165、125、90、75和55 Ma 6期铀成矿事件,成矿热液往往紧随每次区域性玄武岩事件之后(5~20 Ma),铀成矿与以辉绿岩墙为代表的区域玄武岩事件有紧密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辉绿岩脉与成矿构造上的关联性以及来源于地幔的深部岩浆浅部表现形式的成因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为铀成矿提供一定的挥发分(矿化剂)和后期铀沉淀富集场所,提高成矿热液对铀的携带能力,进而促进铀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岭造山带是世界第二大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其地质背景与美国西部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明显不同,位于大陆内部的碰撞造山带,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盆岭省。秦岭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主要赋存于板块缝合带及其前陆冲断带的海西-印支构造层中,以泥盆系和三叠系为主,主要岩性为瀉湖-浅海相的含碳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即碳硅泥岩系;成矿元素为Au-As-Sb-Hg-Ag,缺乏T1,共生矿种为Sb,Hg,Ag,U和重晶石等;成矿温度为160~300℃,流体盐度为4%~10%(NaClcq),压力为5~50MPa,深度约0.5~5km,属于中低温中浅成热液矿床,与内华达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一致。成矿流体具有建造水特点,C2H6含量较高,显示了有机流体参与成矿。成矿同位素年龄介于220~100Ma之间,以170Ma为高峰,地球动力学背景属碰撞造山过程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体制,成矿构造模式为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陆陆碰撞过程中,沿龙门山、阿坝-黑水-平青、若尔盖-文县、玛曲-勉县-略阳、白龙江、双河-公馆、凤县-镇安、安康等大型断裂带的陆内俯冲作用不仅导致了西秦岭地壳缩短增厚隆升,而且使俯冲板片变质脱水、熔融,派生成矿流体和相关熔体,流体和熔体的上升到仰冲板片次级构造带,形成了卡林-类卡林型和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据此提出,西秦岭深部可能存在潜力巨大的造山型金矿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美国对比,我国存在着卡林型金矿,并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卡林型金矿的判别标志有6点:①金粒极细,呈浸染状分布;②金的成色高,含银少,Au/Ag(储量)(?)1;③自然金与自然银、辰砂、辉锑矿、重晶石、雄黄、雌黄、毒砂等中低温矿物共生,特征元素有Au、As、Hg、Sb、Ba、Ag;④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粘土化、重晶石化和脱钙、褪色;⑤矿体受构造控制;⑥矿床常产于碳酸盐地层中,与火成岩关系不明显。这类矿床属渗流热卤水热液成因,形成深度不大。卡林型金矿常与汞矿、重晶石矿伴生。有效的找矿方法是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包括基底地层成分、地热与火成活动、围岩性质、断裂构造及围岩蚀变研究)和化探扫面。四川盆地周边部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拗陷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金矿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成因、成矿控矿条件的分析研究,并与国内外"卡林型"金矿进行对比。汤山金矿与"卡林型"金矿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论述了在该矿区探索和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