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一号(GF-1)卫星是我国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的首颗卫星,目前已正常运行4 a多,为全国中、高空间分辨率影像镶嵌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针对GF-1多光谱宽幅覆盖(wide field of view,WFV)影像特点,制定了影像处理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选取、几何纠正、匀色镶嵌和制图4项关键技术,重点解决大幅宽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问题;在选取高质量数据基础上,自动采集控制点,控制点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不大于1个像元,平均每景影像中控制点数量为54个;应用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然后进行色调调整和镶嵌处理,制作全国1∶500万比例尺陆地卫星影像专题地图。镶嵌结果具有空间精度高、地物色彩丰富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所采用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可为高分系列卫星全国镶嵌制图提供参考,同时也将促进国产高分卫星在全国重大资源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实验场的国产测绘卫星影像定位精度评估及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及其测绘产品,在境外等无地面控制区域建立可满足国产测绘卫星全球定位评估验证需求的数字化实验场;以实验场控制基准为基础,通过构建国产测绘卫星影像的几何定位模型和精度优化模型,实现国产测绘卫星影像的定位精度评估及优化。利用天绘一号、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地面控制区域对国产测绘卫星影像定位精度进行有效评估;并通过对系统误差进行补偿,显著提升影像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World View-3卫星基本参数、成像模式、数据产品分级的基础上,选择该卫星北京通州地区的全色多光谱影像开展了影像融合效果评价,同时选择山东潍坊地区的同轨立体影像开展了几何定位精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World View-3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的5、3、2波段组合后的真彩色融合效果非常好,影像清晰、色彩自然;山东潍坊地区影像无控制点几何定位精度优于其标称的3.5 m,平面定位精度可达1.8 m,高程精度达0.9 m,加入少量控制点后平面定位精度可优于1 m,高程可优于0.5 m。本文对World View-3卫星成像模式及数据质量评价的相关结论,能够为后续国产分米级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设计和指标论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由于高空间分辨率和立体成像观测使得数据量通常很大,建立一个快速操作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平台非常必要。本文利用GDAL开源库研究建立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操作平台,主要包括大数据量卫星影像读取、显示、缩放、平移、截取等基本操作。在此平台基础上,利用有理函数模型进行立体影像几何定位,实现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体量测。  相似文献   

5.
正射校正是卫星遥感影像后续处理、分析与应用的必要基础,而目前光学卫星数据自主定位精度尚不能达到1—2像元,正射影像产品的生产仍需依赖地面控制点对成像几何模型进行修正。针对国产光学卫星数据的现状、特点和应用需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自主研发了国产光学卫星正射影像产品和自动正射系统,本文从精细化影像自动配准、成像几何模型优化、影像正射校正、几何不确定度评估、太阳照射和卫星观测角度计算、基于地理格网的影像剖分等方面对相关产品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进行介绍。其中,基于L1范数约束最小二乘的RPC模型全参数优化方法,可在影像幅宽较大或几何定标精度不足时获得比常规附加像方仿射变换参数的RPC模型更高的校正精度;提出顾及控制点精度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在利用从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参考影像获取的控制点修正成像几何模型时,可在满足参考影像几何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多次观测减小成像几何模型的随机误差、提高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基于不确定度传播理论,建立了正射影像产品逐像元几何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用于规模化的正射影像产品生产,分布于全国不同区域的实测检查点表明所生产的16 m分辨率国产高分正射影像产品绝对几...  相似文献   

6.
系统全面地分析并论证了国产推扫式测图卫星影像的几何精度,对卫星测图应用以及后续测绘卫星设计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从测图卫星几何成像机理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卫星成像过程中的轨道误差、姿态误差、时间误差、相机内部误差和星载设备安装误差等对卫星影像平面和高程几何定位误差的影响状况,定量分析并推导了各类误差源对影像几何精度的影响程度,设计并提出了国产推扫式测图卫星影像几何精度评估模型和方法。采用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影像几何精度评估模型获取的理论精度与实验精度符合度较好,模型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张力  孙钰珊  杜全叶  韩晓霞 《测绘科学》2019,44(6):96-104,132
针对国产光学卫星影像的特点,该文介绍一种适用于超大规模立体/单景覆盖的多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自动连接点、参考控制点匹配及精准几何信息(DSM/DEM)提取方法。该方法引入精度已知/精度可验证的参考地理数据作为几何约束,采用由粗到精的多层金字塔逐级影像匹配策略进行影像连接点和参考控制点的自动提取,并实现超大规模影像整体联合区域网平差处理,精化定向参数;结合半全局匹配算法(SGM)与基于物方几何约束的多影像相关匹配算法(GC3)完成多角度多视影像匹配及密集点云的自动提取,并利用已有DEM对密集匹配的DSM中的云遮挡区域和大面积水域进行修补,完成精准几何信息提取并自动生成高精度DSM/DEM/DOM影像产品。最后,利用多组典型实验区的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精度,结果满足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及DSM/DEM/DOM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光学(简称"高分")卫星影像普遍以标准景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并附带有理多项式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尽管同一轨道高分影像的姿态和轨道误差较为稳定,然而由于RFM的参数没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因此难以建立同一轨道影像间的几何约束关系。从条带影像与标准景影像的差异出发,考虑标准景影像的分景效应以及积分时间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像方多项式模型的同轨约束方法,可对同轨道、不连续的标准景影像进行约束,实现基于同轨约束的高分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通过用我国资源三号(ZY-3)测绘卫星同轨7景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印度IRS-P5卫星两轨4景两线阵立体影像进行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同轨约束区域网平差模型能减少对控制点的需求,提高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9.
双模态脉冲耦合神经网络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应用PCNN分割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模态PCNN算法.利用北京地区QuickBird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弱化影像目标内部灰度变化信息对结果的影响,并能提取影像目标几何结构特征信息,为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分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孟伟灿  朱述龙  曹闻  朱永丰  高翔  曹帆之 《测绘学报》2015,44(12):1340-1350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 CCD)交错拼接推扫相机,是指焦平面上交错成两行排列多个TDI CCD阵列,并采用推扫成像方式的光学相机。为兼顾空间分辨率与地面覆盖宽度,当前较多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都搭载了此类相机。本文总结了此类相机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基于成像瞬间多片CCD共享一套外方位元素的特点构建了该类相机的"整体几何模型"。针对定位过程中的外部误差和内部误差,基于整体几何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内外误差补偿方案,对该类相机几何模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以8片TDI CCD交错拼接的天绘一号(TH-1)卫星高分相机原始影像为试验数据设计了多组试验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整体几何模型可严格描述该类相机的原始几何物像关系;仅进行外部误差补偿时,影像定位精度显著提升,但各分片CCD影像残留有不同的系统误差;仅进行内部误差补偿时,影像定位精度没有显著提升,但各分片CCD影像定位精度的一致性得到明显改善;对内部、外部误差均补偿后,影像在X、Y、Z方向的定位精度皆优于2m,且各分片CCD影像定位精度具备一致性;将计算出的内部误差补偿参数应用于成像时间间隔22d的其他多景影像时仍达到了同样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几何定位精度是衡量卫星影像几何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高分四号(GF-4)卫星静止轨道面阵成像特点,以Google Earth为参考基准,对在轨测试前后GF-4卫星多光谱相机影像几何定位精度进行评价。重点分析了影像几何定位精度与太阳方位角/高度角和卫星方位角/天顶角/姿态角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卫星姿态角/成像时间对相机姿态角误差补偿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该类型卫星影像成像模型,实现高精度几何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线阵影像外方位元素平滑方程自适应光束法平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荣  王任享  胡莘 《测绘学报》2018,47(7):968-972
外方位元素数据是影响光学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其精度不仅取决于姿态和轨道测定系统的精度,还与卫星平台稳定度紧密相关。在实际卫星工程中,姿态测定系统存在突变现象,导致处理航线中上下视差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在全三线交会EFP光束法平差理论基础上,提出在光束法平差中采用外方位元素自适应分段平滑策略及其数学模型。即根据立体影像上下视差差分数据,对立体影像进行自动分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段的外方位元素平滑方程赋予不同权值,共同参与光束法平差。通过实际卫星影像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卫星姿态测定系统突变对立体影像无控定位精度的影响,尤其是高程精度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3.
马振玲 《测绘学报》2016,45(9):1134-1134
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已成为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影像的高精度几何定位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目前"立体影像—地面控制点—空三"是航空摄影测量非常成熟的几何定位处理过程,该理论也能够解决测绘资源卫星的几何定位问题,不同卫星传感器、不同时间,甚至是不同时间实施相同的遥感任务,周而复始重复  相似文献   

14.
以陕北县南沟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基于DEM和IHS变换的遥感影像反立体纠正的方法,对空间分辨率不同的TM遥感影像与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ZY-3)进行反立体纠正,比较纠正后的正立体影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同种方法对同一地区的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反立体纠正,其正立体效果是迥然不同的,ZY-3遥感影像的纠正效果要优于TM遥感影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国内外商用遥感卫星的差异,评估国产民用卫星在数据提供、信息获取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能力,对国内外遥感卫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统计,采用卫星类型指数、波段覆盖指数及分辨率指数等定量化指标对其各项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地量化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国产民用卫星的发射种类和波段覆盖范围较为齐全,但卫星数量偏少,波谱覆盖密度不及国外卫星;国产民用卫星获取超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能力与国外星差距较大,缺少分米(dm)级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在卫星应用方面,应用国外卫星数据进行研究的"中国知网"文献数量是应用国产卫星文献数量的5倍,且在每一研究领域中,单颗国产民用卫星的应用率与国外卫星相比均较低;国产民用卫星在某些方面(如独有波段)已经超过了国外卫星。因此认为,国产民用卫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能,可以在未来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源数据联合平差不仅可以保证异源数据之间的接边精度,还可提高整体区域网的稳定程度,精度分析是多源联合平差的重要保障。随着国产卫星传感器类型的日益丰富,多源联合平差逐步应用于国产卫星数据,然而基于此方面的精度分析和其对单源数据平差产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为此,以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有理多项式(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RPC)的多源数据联合区域网平差模型,并对重庆市西部地区的高分一号(GF-1)、高分二号(GF-2)和资源三号(ZY-3)卫星数据进行多源联合区域网平差试验,通过设计不同控制点布设策略、统计平差结果的精度,综合分析不同方案下区域网平差对系统误差的改正效果及对单源数据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国产高分卫星的多源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可行,并对单源平差精度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BERS-02B卫星遥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修孝  汪韬阳 《遥感学报》2012,16(2):310-324
针对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BERS-02B)卫星遥感影像姿态角误差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区域网平差方法提高其对地目标定位精度的策略和具体计算过程。首先对参与平差的每景影像选取4个地面控制点进行影像姿态角常差检校,然后采用与地形无关方案解求各自的RPC参数,最后选取带仿射变换项的有理函数模型(RFM)进行多重覆盖影像的区域网平差。对两个地区的0级CBERS-02B单条CCD立体影像对的区域网平差试验表明,对地目标定位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达到了±3个像元的水平,且高程精度明显优于平面精度。相对于常规的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平面和高程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几乎达到国外同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这说明中国卫星遥感影像亦具有较好的几何定位潜力,在区域网平差之前进行系统误差预改正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公开DEM辅助无地面控制点国产卫星影像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球测绘的背景下,为实现无地面控制点的卫星摄影测量,提出了利用公开DEM辅助国产卫星影像进行无控定位的方法。为充分利用公开DEM在大范围内具有一致稳定的高精度特性,将其作为基准与从影像中提取的待定位DEM进行表面匹配,匹配时采用引入截尾最小二乘估计的最小高差(LZD)法,并根据对应点高差的分布自适应探测及剔除DEM之间的差异;匹配确定的变换参数用于对直接定位结果进行物方改正。设计了多组针对天绘一号和资源三号国产卫星影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能充分利用基准DEM的优势,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定位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但不限于基准DEM的精度,基本不受其分辨率的影响;当待定位DEM分辨率较高时,单景影像利用SRTM DEM即可得到能较好满足1∶5万比例尺地形图测制要求的无控定位精度。本方法还为卫星影像定位精度的检核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现有国产环境卫星光学影像标准数据产品为二级影像,采用系统几何纠正的方法生成,未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变形;而这种二级影像产品不包含严格成像模型信息,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难以采用现有纠正方法可靠地进行几何精纠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角信息的几何纠正方法。采用标准影像产品附带的观测角数据恢复影像光束,建立近似成像几何模型,使该卫星光学影像标准数据产品可按正射纠正的方式进行几何精纠正,从而有效消除地形起伏的影响。实验表明,方法相对于现有精纠正方法,提高了中等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几何纠正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对国产新型内拼式大面阵数字航测相机DMZ原型系统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几何预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DMZ全色成像光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相机联合的影像几何校正与缝合方法,生成等效虚拟立体影像。利用等效虚拟立体影像进行了3种布控方案的数字空三平差和精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DMZ影像预处理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