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绍堂  王果  潘洁晨 《测绘工程》2016,25(10):42-48
在介绍测量机器人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及结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测量机器人隧道自动监测系统在隧道结构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测量机器人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实时、动态、全天候智能远程遥测的优点,在地铁和隧道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局限性是只能逐个单点定期监测,增加工程监测的成本。因此,控制成本、开发多点监测功能并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道路建设基坑开挖必然对其下方及周边的地铁隧道稳定与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与施工道路共线区域的地铁隧道进行实时监测是维持地铁安全运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以深圳市某快速路与地铁11号线共线监测区域长度约1000m的2标为例,针对目前地铁隧道监测范围一般在200m以内居多,超长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内的多台仪器不能直接与基准点通视的经验较少的现状,提出偏心观测的多站式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隧道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全程监测。结果表明使用此监测方法有效指导了基坑施工,为深圳地区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隧道超长影响范围的监测积累工程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地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地铁沿线的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将引起基坑附近土体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影响,对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带来威胁。传统的人工监测受制于地铁运营的影响,只能在列车停运期间进行,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的需要;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能够实现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实时分析等功能,可以做到24h不间断监测,及时发现隧道结构和轨道变形,保证地铁结构安全,是地铁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地铁保护区因其特殊性,通常人工测量在测量精度、监测频率等方面无法满足地铁隧道实时监测的要求。高精度的测量机器人可实现24 h的自动化监测,受地铁运营影响较小,在地铁隧道保护区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杭州地铁1号线某隧道保护区监测为例,介绍了由Leica TM30全站仪组成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二、自动化监测系统为实时监控临近基坑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本工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国铁线路或场站工程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国铁运营和下穿隧道施工安全,需要对既有国铁线路进行安全监测。结合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涉铁项目,首先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国铁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然后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自动处理和分析工作;最后在系统中加入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示监测区域变形规律和趋势。该系统在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项目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对铁路路基及轨道变形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为国铁运营和下穿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以徕卡TCA1800型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在广州市天誉四期基坑相邻地铁隧道结构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毗邻运营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各变形监测点的变形量与预警值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确保在项目施工期间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实际应用证明,该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稳定可靠,达到监测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8.
传统人工测量方法进行地铁变形监测具有低效率、时间滞后性等缺点。为了实时掌握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并对变形趋势进行分析预报、辅助决策,结合传感器式液体静力水准仪、测量机器人ATR功能、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针对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设计出比较智能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监测精度较高,能准确反映隧道结构变形特征,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获取、传输、分析、预测、成果输出等一系列功能,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自动化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地铁营运线路长度已近300 km,如何实时监测地铁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地铁营运安全,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高精度全站仪构建开发了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VT检验法对基准点进行了稳定性判定,实现了远程无线控制全站仪对地铁结构进行自动化监测,通过三维一体化、高精度系统快速对地铁隧道进行了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隧道直径收敛等诸多变形量的监测,并通过试验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监测成果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地铁结构监测毫米级的精度要求,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刘运明 《测绘通报》2016,(1):99-103
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在监测基准网的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以消除和减弱各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幅度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指导数据,保证了地铁的安全运行,是一种简便、灵活、实时、动态的监测系统。工程应用表明,它可以进一步提高隧道、建筑物等安全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工程安全监测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实现对隧道等构筑物的实时监测。可在地铁运行间隔内迅速完成隧道的三维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主要采用水准仪进行人工测量。该监测方法不仅作业效率低、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无法实现全天候监测。针对传统人工监测无法满足地铁运营期间的实时监测需求的问题,本文引入静力水准自动测量技术,通过在地铁隧道道床布设静力水准仪,在远程采集端实时获取监测点数据,实现隧道结构保护区在施工时全程监测,为施工期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保障。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对工程中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地铁隧道自动化水准测量,为地铁运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洪  李凯  马全明  韩志晟  孙丕川 《测绘通报》2019,(8):96-101,161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铁隧道相关的竣工测量、变形监测等方面逐步得到应用,越来越受到地铁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的重视。由于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性,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运营隧道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适应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部门对地铁工程信息化、三维可视化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于一体的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及编码器等传感器,能快速、高精度地获取隧道内轮廓断面尺寸,通过配套的软件处理,高效地对限界、断面轮廓及隧道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地铁隧道病害监测中的实际问题,可供同类地铁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会对其结构造成影响,产生变形,严重时会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本文利用ADMS测量监测系统对既有线地铁隧道进行自动变形监测,具体介绍了三维极坐标的测量原理和点位精度分析方法、阐述了观测值的实时差分改正模型、描述了ADMS测量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其配置,并且采用ADMS测量监测系统成功实现了对既有地铁线路结构的高精度、高效率、全天候、自动化变形监测,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建基坑工程中临近运营的地铁线路会引起隧道结构产生变形,影响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鉴于地铁运营时段无法应用常规手段采集监测数据,通过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可实时掌握临近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和轨道状况的影响,实现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了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自动化性能好、可实时监测等特点,在自动化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项目的应用实践,对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现场安装方法、系统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及监测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工程的完成情况及数据反映来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较稳定地替代人工进行施工期内的隧道监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工作效率低、监测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弊端,主要研究了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测量机器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RTU技术,实现了对观测点(含监测点和基准点)的周期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工作。本研究实现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连续跟踪测量,具有良好自动化周期数据采集储存展示的能力,对地铁隧道这种特殊环境下高精度变形监测的连续测量技术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TCA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广州地铁"非地铁施工时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任务多、数据量大、海量数据处理分析和成果输出实时性强等特点,本文设计了地铁自动化监测系统数据库,并结合南京市某地铁监测项目验证了自动化监测系统数据库的可靠性及优越性,为实现自动化监测数据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周边施工的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在运营地铁保护区范围内施工,为保证地铁安全需进行地铁运营监测.由于地铁运营监测对监测效率和时效要求较高,传统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地铁运营实时监测的要求.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在地铁运营期间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保证施工期间的运营安全.本文介绍地铁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高效完成地铁运营监测工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