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GPS应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实例,分析数据观测精度,指出GPS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说明GPS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GPS应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实例,分析数据观测精度,指出GPS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说明GPS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冬军 《河南测绘》2007,(2):14-15,2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快速而广泛的发展,静态GPS、动态GPS(RTK)、卫星导航仪(手持式GPS)等各种卫星定位仪器已相对普及,高压输电线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虽然目前手持式GPS卫星导航仪的定位精度一般为3~5米,不能用于线路定测;  相似文献   

4.
张奥丽  蔡国林 《测绘》2012,(5):201-204
为了直观、真实地展示输电线路及各类灾害的影响,以某区域高压输电线路为例,详细论述了如何基于其他来源的基础地理数据、野外采集的输电线路GPS点位数据及各类灾害图件,制作高压输电线路专题地图与灾害专题图。结果显示,基于GIS的电力行业专题地图与灾害专题图不仅表达直观、查询方便、易于保存和更新,而且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与决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包括区域网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至今最详细的地壳水平位移结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时间序列及由此得到的8级左右大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及西部基准站垂直位移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相关性,简要介绍基本网GPS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崔立鲁  熊旭  杜石  魏朋志  张涌 《北京测绘》2018,32(6):670-673
本文根据GPS卫星数据的特性,详细地阐述了GPS卫星观测数据仿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GPS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并利用模拟的卫星观测数据计算得到指定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并根据模拟观测数据计算出测站点坐标值,将模拟计算结果与真实的伪距观测值和测站坐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数据比较结果,探讨和分析GPS卫星观测数据仿真原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GPS卫星数据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编码的GPS RTK架空送电线路平断面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GPS RTK架空送电线路平断面测量系统的外业工作模式、地物编码、观测方法、数据格式和数据连接,以及基于AutoCAD和MicroStation V8两个图形平台的平断面图绘制功能。提供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测量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等一整套流程的解决方案,并且自主研发、实现了该软件系统。本系统现已在架空送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低轨卫星星载GPS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星载GPS观测文件相对于常规地面GPS观测文件的特点,计算一天可观测到的星载GPS卫星数目,结果表明其数目集中在4~10颗范围;研究精密星历、快速星历、超快速星历的特点及快速星历、超快速星历的切比雪夫拟合结果,拟合残差均在厘米级,体现了不同星历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GPS RTK观测数据误差分布的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GPS RTK观测数据误差分布的不确定性,提出用熵分析法研究GPS RTK观测数据误差分布的基本方法和公式。通过算例表明,熵分析在解决GPS观测数据的误差分布问题中比传统的统计检验方法更有可适性,可避免分区统计计算中的弊端。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GPS RTK观测数据X、Y分量的误差特性基本保持一致,H分量的误差特性有别于X、Y分量;数据误差的熵分析结果对粗差并不敏感,在有粗差存在的情况下,不会明显影响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年和2003年两期GPS观测数据,结合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岸在欧亚框架下的水平运动及在全球框架ITRF2000下的垂直运动特征,并讨论了GPS定期观测与连续观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加拿大地区31个IGS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GAMIT/GLOBK软件处理了时间跨度为2000—2018年的GPS原始观测资料,得到了ITRF2014参考框架下的台站位置垂向运动速率的时间序列。对GPS时间序列进行阶跃探测及修复、异常值探测及剔除、趋势项估计、去除近期冰川融化导致的地表弹性变形后,得到了由冰川均衡调整(GIA)导致的GPS台站抬升速率。本文的结果与前人基于GPS观测得到的结果(在ITRF2008框架下)相差在2 mm/a以内,与ICE6G系列GIA模型预测值相差在3 mm/a以内,因此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利用全球GPS台站观测数据研究GIA垂直形变速率,进而约束和改进GIA模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GPS多普勒频移观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文中先给出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GPS多普勒频移测量载体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相对测量模式下,讨论各种误差对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GPS在使用单、双频机及不同观测时间段的定位精度,并给出了GPS多天线新技术在水库坝区监测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数字电力GPS控制网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建立北京输电线路GPS控制网时所采用的方法及布设网形的观测精度,说明该网能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及如此布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GPS和GLONASS观测方程中考虑硬件延迟偏差的基础上,推导了GPS/GLONASS双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硬件延迟偏差对估计的未知参数的影响。利用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和动态实验数据,对组合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进行了试算,并与GPS单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GPS多普勒频移测量速度模型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GPS多普勒频移观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文中先给出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GPS多普勒频移测量载体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相对测量模式下,讨论各种误差对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并结合 GPS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 ,并介绍了在获取应变参数基础上求定剪应变和面膨胀的基本公式。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了华北地区的应变场特征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GPS测量因其具有高精度、全天候、不受通视限制等优点,成为目前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及城市控制网测量的主要观测方法。为了规范GPS测量,2001年制定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年进行了修订。在比较新旧规范对GPS观测模式的规定后,通过对比目前通用的3种观测模式的观测效率、观测精度及其应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付建红  张云峰 《测绘科学》2014,(3):124-126,156
本文利用实际飞行的航空动态数据,以传统差分GPS解算结果作为参考,分析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在航空动态测量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GPS观测卫星数较多(大于6颗)时,GPS/GLONASS组合对提高定位精度不明显,但可提高定位的可靠性,获得较小的PDOP值;当GPS观测卫星数少于4颗时,采用GPS/GLONASS组合系统仍可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结果,保证了动态测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GPS形变资料确定地壳形变的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并结合 GPS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 ,并介绍了在获取应变参数基础上求定剪应变和面膨胀的基本公式。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了华北地区的应变场特征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