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寇蕾蕾  向茂生 《测绘学报》2014,43(9):917-923
结合了圆迹SAR(CSAR)和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的特点,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CSAR)具有大面积区域观测、可获得目标三维信息、可对目标区域连续监测等优点。但GEOC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完成整个圆周孔径测量的时间为24小时,而大气变化的时间尺度经常表现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因此大气折射率时间变化将会对GEOCSAR方位向聚焦成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考虑L波段GEOCSAR,因此对流层和电离层效应均不可忽略。文中建立了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率时间变化引起的相位误差模型,分析和推导了折射率时间变化对GEOCSAR方位向聚焦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引起L波段GEOCSAR聚焦性能退化的最小对流层折射率和电离层电子含量随机时间变化量,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星载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上维持时间尺度的关键载荷,其性能会对用户进行导航、定位与授时的精度带来影响。介绍了原子钟评估常用的三个指标(频率准确度、飘移率和稳定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事后卫星精密钟差数据,开展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分析了GNSS星载原子钟特性。结果表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BLOCKIIF星载铷钟与Galileo星载氢钟综合性能最优;北斗系统中地球轨道卫星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2~4×10-14量级,与BLOCK IIR卫星精度相当;频率准确度达到1~4×10-11量级;频率漂移率达到10-14量级。  相似文献   

3.
地震损毁建筑物的高分辨率SAR图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汶川地震震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SAR)图像的城区建筑物特征,基于实际获取的机载X波段SAR图像,采用电磁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城区的完整建筑和毁损建筑进行三维建模,采用射线跟踪的电磁计算方法和图像域积分的成像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受灾程度的建筑物SAR模拟图像.与真实SAR图像对比分析,提出的算法能够分析建筑物结构变化对SAR图像的影响,模拟主要的强散射点,能有效辅助SAR图像进行城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三元  王建国 《遥感学报》2010,14(2):267-277
建立双基地SAR的单基地等效模型,分析了系统时间同步误差的机理;提出了双基地SAR回波中的直达波数据进行时间同步误差校正的算法;在双基地SAR单站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时变阶梯变换算法进行成像处理。经过理论分析,实测数据处理验证,这一算法是有效的,能够校正双基地SAR时间同步误差,较好地进行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方位向分辨力进行理论分析时,通常假设雷达在作匀速直线飞行,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横侧向和垂直向平移运动造成的均匀速度误差,天线波束指向发生方位向和俯仰向的变化,都会引起多普勒频谱的偏移。从同步检波器的输出频谱来看,多普勒频谱的中心频率将偏离偏置频率,严重时根本就不能成像。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在合成孔径侧视雷达中必须采用杂波锁定系统来校正这类误差。这个系统,从  相似文献   

6.
GPS高精度时间/频率同步设备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GPS接收机的定时特性,以及高精度时间/频率同步设备对GPS定时信号丢失后的指标要求,提出了GPS定时信号的滑动平均滤波算法和信号丢失后的保持算法,取得了频率稳定度优于1×10^-11/天和无时间漂移误差的成果,初步实现铯原子频标的性能,满足时间同步精度和频率稳定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RTK系统应用于SAR成像中时,由于方位采集和雷达系统回波采集的时间不同步,需要对RTK延迟进行估计,本文首先对RTK的延迟误差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固定延迟和随机延迟两部分。然后本文给出了一种实际可行的延迟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已知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对回波进行积累,快速估计固定延迟,在固定延迟的估计结果上,通过比较图像的积分旁瓣比(ISLR),对随机延迟进行二次估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星载寄生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工作原理及高稳定频率源的工作特性,给出了时间和频率同步误差模型。基于该误差模型,分析了时间和频率同步误差对干涉相位的影响,首次推导了同步误差导致的信号去相关。基于星载寄生式In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图像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热噪声、模糊、量化噪声、基线、方位向、配准误差及体散射等去相关效应,给出了考虑上述全部去相关因素时系统的相对测高精度,并仿真分析了以Envisat为主星的寄生式InSAR系统在ASAR雷达7个不同波位下的相对测高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轨道和雷达参数的前提下,系统可以达到很好的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9.
燕琴  靳国旺  张继贤  黄国满 《测绘学报》2013,(4):554-558,567
为了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天线方向图未知情况下的机载SAR图像可视化效果和判读特性,提出利用方位向强度积分计算增强因子的SAR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沿方位向对SAR图像各距离处的强度值进行积分,根据积分结果计算距离向增强因子并进行增强处理,从而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强度的影响,得到沿距离向色调一致的SAR图像。采用机载SAR图像进行了增强试验,得到了满意的增强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天线方向图未知情况下的机载SAR图像可视化效果和判读特性,提出利用方位向强度积分计算增强因子的SAR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沿方位向对SAR图像各距离处的强度值进行积分,根据积分结果计算距离向增强因子并进行增强处理,从而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强度的影响,得到沿距离向色调一致的SAR图像。采用机载SAR图像进行了增强试验,得到了满意的增强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相同条件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星历引入的测距误差约为中地球轨道卫星2倍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北斗导航系统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数目对定位的影响。采用实测数据在观测时段内可见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基础上,逐次增加一颗高度角最大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参与定位;对比分析了不同数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参与定位时位置精度因子值的变化,以及在北、东、高方向分量误差及总误差的内外符合精度。数据分析表明,按高度角逐次增加1~4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系统的位置精度因子值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定位精度与增加一颗高度角最大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基本相当;对高度角最小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降权处理,定位精度比未降权时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机载三维SAR通过天线阵列、合成孔径和宽带信号实现三维成像,但平台的平动误差和姿态角误差会影响成像质量。不同阵元间的平动误差一致,可通过单天线SAR运动补偿方法去除,但姿态角误差改变阵元间相对位置关系,影响复杂,其中,横滚角误差影响最大,目前尚没有基于测量数据的补偿方法。本文建立了阵列天线SAR三维成像模型,分析了横滚角误差影响及横滚角误差与跨航向波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波数域子孔径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补偿横滚角运动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立体影像生成DEM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载SAR成像是一种微波成像,由于微波具有穿透云雾、雨雪等的特点,使得SAR能够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而对地球扫描成像,这使得SAR具有一般光学成像所没有的优点。人们正积极探索把SAR数据用于测绘并来解决一些问题。考虑到卫星在短时间内的运动比较平稳,并且它的相对关系精确度高,本文主要从SAR成像的几何角度和两景影像的相对关系出发,分析了雷达成象的特点,进而探讨了从立体像对上提取DEM的方法,并就具体步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测绘》2017,(5)
高精度时间传递是时间实验室建立和维持标准时间尺度及保持时间同步的基础。本文基于GNSS多星座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采用IGS提供的精密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进行单站时间传递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PS/BDS/GLONASS/Galileo四系统组合PPP可以实现亚纳秒级的时间传递,时间传递精度较GPS单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对连续4天卫星数据的分析,发现GNSS多星座PPP所解算的钟差解能够达到2×10~(-13)~7×10~(-13)的频率稳定度,与IGS发布的钟差产品具有很好的频率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Mosaic模式兼具高分辨率和大成像测绘带的优势,在2008年以色列发射的第一颗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卫星TECSAR中得到成功应用。针对该模式的特点,本文对天线尺寸、信号带宽、相干积累时间、测绘带宽、数据率和脉冲重复频率(PRF)等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并给出设计实例,为进一步仿真研究该模式SAR系统的成像算法和未来的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艳  张永利  刘志铭 《测绘工程》2012,21(1):30-33,38
提出一种空间性能指标和辐射性能指标相结合的基于点目标的雷达强度影像质量评价方法。利用空间分辨率、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指标对雷达影像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并利用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系统服务性能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在分析可见性、几何精度因子等系统服务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图形显示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实现了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软件。重点针对现阶段基本星座下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与GPS兼容后在中国地区测量精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北斗系统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及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信号中调制有1kbit/s的NH码。NH码的存在会造成传统的频率跟踪环路鉴别器错误输出,并且会对导航数据解码造成影响。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二相反正切鉴别器来克服NH码跳变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法去除导航数据中的NH码后获取导航电文。最后将所提出的上述算法应用于北斗软件接收机的跟踪环路及数据解调环节,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曲线SAR的三维目标特征提取与自聚焦新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urviline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曲线SAR)是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模式,通过让载机作曲线飞行,曲线SAR系统能同时在方位维和高度维形成大的合成孔径。本文提出一种曲线SAR的三维目标特征提取和自聚焦新方法。新方法是建立在一种灵活的接收数据模型之上的参数化的新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方差分量估计分析北斗伪距信号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斗伪距精度和时间相关性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引入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伪距与载波相位形成的电离层残差组合序列求高阶差分,构造伪距观测量的关系方程,并分析了北斗卫星伪距观测量的精度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北斗伪距观测量的测量噪声在0.1~0.5m范围内,随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不同频率的伪距噪声各有差异,高度角增大时差异减小,所有测站中B1的伪距噪声最大,B2、B3的大小关系随测站而异;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伪距精度优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地球轨道卫星,且后两者差距较小;市场上两款北斗接收机的伪距测量精度相当。相关分析表明,当接收机采样频率等于或低于1Hz时,伪距观测量不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当采样频率高于1Hz时,伪距观测量表现出较强的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