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石臼坨岛群鸟类资源及其环境综合评价,阐述建立石臼坨鸟类保护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区的建设原则,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以及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北部以保护草原生态、湿地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中的湿地是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为了了解该保护区内迁徙期非雀形目鸟类的栖息状况,于2017年3~5月和9~11月,采用观察样带和样点方法,在该保护区内开展鸟类调查,研究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调查期间,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记录12目17科41属81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2763只;2017年3~5月,记录12目17科41属79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0373只;2017年9~11月,记录10目12科26属42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390只;在记录的81种鸟类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和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鸿雁(Anser cygnoide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疣鼻天鹅(Cygnus olor)等22种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鸟类群落中,雁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26种)最多,鸻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19种)次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是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水鸟的主要繁殖和栖息地;2017年3~5月的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物种多样性水平高于9~11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在南极长城站区附近活动的6科11种鸟类的数量、分布、繁殖、行为、栖息环境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作者认为:(1)在长城站区附近分布的鸟类全为肉食性种类;(2)企鹅在整个食物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亲鸟的护幼行为较强;(4)所观察到的鸟类全为早成或半早成鸟,但亲鸟育雏期又都较长,这是一种特殊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在南极长城站区附近活动的6科11种鸟类的数量、分布、繁殖、行为、栖息环境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作者认为:(1)在长城站区附近分布的鸟类全为肉食性种类;(2)企鹅在整个食物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亲鸟的护幼行为较强;(4)所观察到的鸟类全为早成或半早成鸟,但亲鸟育雏期又都较长,这是一种特殊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臼坨岛群鸟类资源及其环境综合评价,阐述建立石臼坨鸟类保护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区的建设原则,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以及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河南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现状,分别于2019年9月至12月、2020年9月至12月、2021年3月至7月、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的每月中旬,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河南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南侧10 km范围内的区域中,开展了野外鸟类调查,研究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农田和灌丛中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多样性和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研究区中,分布着18目48科174种鸟类,以雀形目鸟类占优势,古北界物种的数量最多,鸟类群落的种群总数量为82 983只,鸟类群落的优势物种包括豆雁(Anser fabali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灰鹤(Grus grus)、鸿雁(Anser cygnoid)、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麻雀(Passer montanu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罗纹鸭(Mareca falcata)和白骨顶(Fulica atra);在研究区的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农田和灌丛中,分别记录了14目34科69种、16目40科117种、17目...  相似文献   

7.
依据有关鄱阳湖区的调查、监测和研究文献,特别是近30年来在鄱阳湖开展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第一、第二次鄱阳区科学考察成果,以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作为分类系统,对鄱阳湖区的鸟类名录进行了系统整理,除了增补新记录种外,还对一些有争议的鸟种进行了讨论和订正。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鄱阳湖共有鸟类426种,隶属18目69科,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31.07%,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6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8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掌握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鸟类分布状况,2014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该保护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开展了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和研究。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共记录鸟类14目29科45属67种,还有一些未辨识的雁鸭类、鹰隼类、鹬类和鸥类物种,未纳入鸟类物种数量统计数据。在67种鸟中,在居留型组成方面,有夏候鸟50种(占记录的鸟类物种总数的74.6%),冬候鸟2种(占3.0%),旅鸟6种(占9.0%),留鸟9种(占13.4%);在区系类型方面,有古北界种45种(占67.2%),东洋界种1种(占1.5%),两界广布种21种(占31.3%);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11种。按照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区分优势种(优势度≥0.05),该保护区有1种优势种,为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有常见种5种,分别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苍鹭(Ardea cinerea)、骨顶鸡(Fulica atra)和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有少见种和偶见种共61种。在蓄水池记录到的鸟类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都最多,分别为60种409 984只。宝平管理站与七星河管理站的鸟类群落最相似。  相似文献   

9.
从中条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入手 ,在分析鸟类区系特征的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栖息环境中鸟类的群落组成 .中条山鸟类区系属古北界 ,人类活动对鸟类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 ,鸟类分布随垂直自然带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分类系统标准,在2016年鄱阳湖区和2018年江西省鸟类种类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鸟类种类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了最新的鸟类名录。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现有鸟类20目76科235属462种,占中国鸟类总种数(1445种)的31.97%。其中,以古北界种最多,共有244种(占52.82%),东洋界种112种(占24.24%),广布种106种(占22.94%);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9种,中国特有种9种,IUCN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7种,易危物种20种,CITES附录Ⅰ物种13种,附录Ⅱ物种52种。从居留型分析,有冬候鸟162种,占35.07%,反映了鄱阳湖作为东亚地区最大和最重要水鸟越冬地的特点;留鸟132种,占28.57%;夏候鸟109种,占23.59%;旅鸟48种,占10.39%;迷鸟11种,占2.38%。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指数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是5.020、42.908和0.883,略高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的相应鸟类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1.
鸟类与环境变迁关系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所涉及的是将鸟类研究作为一种手段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西双版纳勐仑地区原始森林面积减少以及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鸟种趋于减少,不同生态对策的鸟类情况各异。k-对策者受害最大,而极端r-对策鸟种在人为影响的环境中能获得优势地位。研究表明对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全面考虑,西双版纳地区特别要着重保护好热带原生林。改善人工林层次结构,建立多层次人工生态群落可起到较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并能维持更多生物种类,发挥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保护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朱颜明  王宁 《山地学报》1999,17(4):353-35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以其自然资源绚丽,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享誉全世界。曾以独特的“天然”“原始”状态,成为环境背景研究监测的理想场所,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遵循适度开必,合理保护的原则,强调生态旅游,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进行有效环境综  相似文献   

13.
青岛胶州湾湿地水鸟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河口海湾型湿地,湿地总面积约3.7万hm2,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成为亚太地区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目前胶州湾湿地鸟类有12目26科156种,其中包括许多全球濒危和国家级重点保护种类。鉴于目前胶州湾的不断萎缩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现状,为保护湿地水鸟资源,恢复胶州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尽早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水鸟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环境生态改造,为亚太地区候鸟的顺利迁徙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推动青岛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4.
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构成,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得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社会环境是自然环境得以维系的机制和保证。反自然性、反人性是环境问题的实质,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是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限定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内,同时使人类创造的文化有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是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的价值取向。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社会经济,创设实现人性需求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是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社会的途径。滇池流域地区存在的环境危机问题,应通过寻求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社会的途径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鸟类对山地环境的变化敏感,对森林结构和食物资源的反应明显,我们在西双版纳人为影响的热带山林,进一步研究了长果桑果期摄食鸟类种群结构,对人类影响下森林生态系统动植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有更清楚的了解;一些地区特有的鸟类种和亚种、大中型非雀形目鸟类、以及人们需要重点保护的鸟类,已经随着植被结构的变化和食源的减少而失去了。若不尽早消除干扰、改善植被结构,情况还会越来越严重。只有保护森林自然结构和自然更新,停止对森林结构的破坏性干扰,才可能有效保护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益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张峰  周维芝  张坤 《地理科学》2003,23(6):674-679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湿地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调洪蓄洪、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等方面,具有调节气候和水文的生态服务功益、保护水禽迁徙和繁育的生态服务功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降解和富集污染物的环境服务功益、物质生产服务功益和旅游服务功益等。鉴于目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片面理解和不合理利用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包括全面认识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环境服务功益;正确处理直接和间接服务功益的关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寻求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经济服务功益的最佳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Endangered species live inside the world's most densely populated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of endangered species – wherever those species are found. Unfortunately,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urban endangered species policy or progra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ve largest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amines issue of governance around conservation. Citi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steward the environment, but through the 1973 Endangered Species Act, the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has a legal mandate to protect endangered spec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us, this paper asks: What is the USFWS doing inside cities to recover endangered species? What are cities doing? Conservation is a shared duty but it is not clear that anyone i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urban endangered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 ,可按水资源的形成、转化、消耗、积蓄和排泄 ,结合地貌和植被划分为山地、水域、人工绿洲、自然绿洲和荒漠五大类型。各类型是在以荒漠为背景情况下 ,山地为基础 ,水域为主导 ,人工绿洲是核心 ,自然绿洲是屏障。流域生态系统整治途径是 :治理山区环境 ,涵养保持水源 ;合理利用水源 ,维护生态稳定 ;建设人工绿洲 ,优化生存基地 ;保护自然绿洲 ,发挥生态效益 ;防治荒漠化扩大 ,减少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首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于湖南的有65种4变种。从区系组成、植物地理分布、在自然森林群落中的生态地位,以及利用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对湖南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The Sundarban Biosphere Reserve in West Bengal, India, is part of the largest mangrove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world. The reserve is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the last refuge for the endangered Bengal tiger at a crucial time when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their existence. The mangrove ecosystem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have become the priority for the state government of West Bengal. However, in becoming so, the state government imposes restrictions on catching fish in the core and buffer areas of the biosphere reserve, which intensify fishermen's everyday resource‐access struggles in the mangrove fores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flict between local fishermen and conservation needs, broad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the Sundarbans region of In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