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一种融合360°高清全景影像和三维激光点云的可量测街景地图建库与快速在线发布技术。首先对可量测街景地图的特征和数据模型进行探讨,提出基于车载三维激光全景移动测量系统的连续可量测街景处理和建库方法。其次,提出了可量测街景影像在线发布的技术框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Flex的街景客户端浏览控件。最后,以天地图·义乌为例,开展从车载三维激光全景移动测量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街景发布实践,建立了义乌市可量测街景地图在线服务,并与市级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了市级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街景在线发布。  相似文献   

2.
集成Geo Server地图服务引擎、Postgresql数据库引擎以及Krpano三维全景显示引擎,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轻量级的街景影像展示系统,提出了街景大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场景内导向箭头位置的快速自动计算方法.系统建设成果在南宁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街景影像展示需求,能为街景地图服务发布提供良好的平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天地一体全景影像快速获取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地一体的高分辨率全景影像快速获取与应用技术,采用移动采集车、船舶、定制背包等多种交通设备载体,以及普通相机、定制化全景相机和GPS、运动传感器等配套设备,快速地获取空中、地面、水面等复杂场景的高分辨率全景影像。本文利用全景拼接融合软件、FlyPano处理软件、Krpano发布软件实现了全景影像实时处理与发布,同时结合天地图、行业应用系统接口等,提供了API接口形式与专业应用进行结合与集成,真正实现了复杂场景的全景影像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期在各行业中得到快速应用。  相似文献   

4.
借助倾斜摄影测量平台和全景移动测量系统获取倾斜摄影影像与激光高清全景相片,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者间的时空统一基准,实现倾斜摄影影像与地面街景的无缝集成,突破点云与街景影像的高精度配准,探讨激光高清全景新载体下的定位、量测、增强显示等技术,进一步探索基于倾斜摄影与全景移动测量系统的空地一体化实景服务模式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种相机标定参数的柱面全景影像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刘凤英  陈天恩  张少鹏 《测绘科学》2016,41(7):150-154,143
针对全景影像拼接方法存在批量快速拼接困难、匹配精度低、匹配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拼柱面全景相机影像的严密拼接方法。首先对全景相机进行标定,获取每台相机的内参数和单相机之间的相对外方位元素;再根据摄影距离以及摄影中心、像点与物点三点共线的原则,求出每张影像中像点对应的物方点的坐标;最后根据虚拟摄影中心、物点和虚拟像点三点共线的原则,得出像点在柱面上对应的虚拟像点坐标,经过角度归算和影像间的融合处理,获取柱面全景影像。实验表明,多拼全景相机影像拼接方法达到了严密、快速的拼接效果,可方便实现全景影像和单相机影像之间的坐标变换,为后续全景影像的浏览、量测、真彩激光点云的生成和实景测量等应用提供了一种影像拼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无姿态信息的球面全景影像中提取兴趣点,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地图的街景目标采集方法。根据轨迹数据估计全景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水平方位角,根据经纬映射图中的像点横坐标值计算目标在相机坐标系中的水平方位角,进而确定目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水平方位角。利用摄站中心与此水平方位角在卫星地图上确定一条指向目标的射线,在此射线两侧目视搜索目标。卫星地图提供的位置信息与全景影像提供的属性信息构成完整的兴趣点。  相似文献   

7.
文中总结了基于特征的全景影像拼接方法的优缺点,此类方法在特征提取与匹配过程中存在速度慢、要求相邻影像有明显的特征地物、对影像间的重叠度要求较高等问题;针对以上主要缺点和不足,参考基于航空组合相机的影像拼接方式,采用一种基于相机检校参数的全景影像拼接方法。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地图已成为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城市建筑众多,信息采集困难,仅靠人工难以实现成图,因此提出了面向街景影像建筑区域匹配的建筑风格地图生成方法。首先,在提取特征建筑风格影像的基础上,结合球形全景影像的空间几何约束和图像特征,通过匹配同名建筑区域构建双像建筑区域点位映射;然后,利用街景采集点到建筑俯视轮廓的方位范围,提出单像建筑区域方位映射,建立街景建筑区域与单体建筑俯视轮廓的空间匹配关系;最后,综合判定各单体建筑的风格属性,生成精细尺度的建筑风格地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双像位置映射的建筑区域匹配正确率分别达80.3%和85.1%,且19类建筑风格地图的分类精确率为55.1%,召回率为76.4%,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大范围的城市建筑风格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广告牌设计和管理中地理空间信息不足和信息共享水平低的问题,提出将可量测街景图和Web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广告牌管理的新方法.利用街景图全景可视化、可量测、可定位等优势,探讨基于可测量影像的广告牌空间化、属性关联方法、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发布方法等系列技术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可量测的广告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720°全景技术当前广泛应用于城市街景、校园环境、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虚拟展示,因其交互体验逼真、制作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本文对基于OpenCV和OpenGL的720°全景场景构建关键技术及原理进行了剖析,并利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获取的相片,完成了全景图的拼接和观察场景的构建,较好地实现了场景的720°全景浏览.  相似文献   

11.
MapStore软件是以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作为数据模型基础的,该模型对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实体数据、几何数据、符号数据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实体3个部分的内容。不同数据的编辑操作在不同的视图环境下进行,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数据生产和加工的统一,对制图与建库数据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美国GPS导航新军码-M码的发展,分析了M码接收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采用的新技术,利用System View软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初步的仿真,并提出了研究M码技术的一些思路与检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道路的视觉感知是衡量城市绿化景观功能的重要途径,绿视率被认为是评价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植物对太阳光吸收和反射波谱特性,对应街景图像中红、绿、蓝三分量的特点,提取植被信息,从而计算绿视率.以福州市城区(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晋安区)主要道路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每个观测点的绿视率和道路的平均绿视率,分析道路绿视...  相似文献   

14.
吴明光  车森 《测绘科学》2007,32(2):92-94
本文设计了一种地图出版系统的四视图体系结构,其中功能视图和结构视图用来界定系统主要的业务功能和“大颗粒”系统结构;控制视图描述了数据输入、编辑处理和输出的流程控制;部署视图描述了地图出版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街景影像中斑马线的自动检测与定位识别率和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引入俯视投影与霍夫直线检测来改进基于双极系数的斑马线识别算法,并设计球面全景单像测量方法对斑马线进行粗略定位:对全景图像上路面区域进行俯视投影,使图像各处比例尺保持一致;对路面俯视图分块计算以生成双极系数图,并用形态学中闭运算与开运算进行处理;对候选区域进行霍夫直线检测,利用直线长度与方向的统计信息来排除干扰;最后使用单像量测方法对斑马线进行自动地理定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街景中的斑马线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地形可视化中快速视区裁剪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地形可视化中的视区裁剪技术,分析了多种可能的改进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包围球的快速视区裁剪算法。该算法可以十分快速和准确地判断地形渲染过程中节点和视区的相互位置关系,大大减轻图形系统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地形渲染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标准研制是西部测图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实施提供技术依据和质量保障。本文介绍西部测图工程标准化工作,以测什么、怎么测、如何表达三个问题为视点研究制定西部测图工程内部标准——生产技术规定,提出在大型测绘工程标准化工作中解决三个问题的技术要点,设计标准化工作视图,用以指导工程标准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View 3.0的查询及更新GIS属性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测绘工程》2003,12(3):44-45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桌面地理信息软件ArcView3.0的特点,对如何根据特定的需求利用ArcView的脚本程序对GIS属性数据进行定制查询及更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RTK在瓦房店市1∶1 000地形图像控点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RTK做像控点测量的模式和方法,尤其对转换参数的求解以及测量的精度分析做了详细的论述,其结果表明,RTK测量完全能满足1∶1 000地形图的像控点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和GIS技术的武都地区泥石流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玲  李燕婷  陈丹华 《测绘科学》2010,35(1):72-73,38
武都地区位于甘肃东南边陲,是甘肃惟一的长江流域。武都地区是国内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和人机交互解译来识别泥石流灾害体。同时结合GIS技术,进行研究区域三维场景的构建,实现三维景观的漫游、飞行。通过GIS中空间数据的强大管理功能,实现对数据库的设计和对空间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