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中轩  朱诚  闫慧 《地理科学》2011,31(2):239-243
用趋势面方法讨论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6.3~5.0ka B.P.)、屈家岭文化(5.0~4.6ka B.P.)和石家河文化(4.6~4.0ka B.P.)遗址空间过程,发现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演化大致分两阶段:(1)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向上游扩散;(2)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址则以收缩为特征,主要集聚在丹江-枣阳-随州一线。结合本区中全新世气候和地貌变迁过程,认为汉江中下游遗址分布格局和遗址高程变化主要受古洪水和湖面扩张胁迫影响,遗址扩散与集聚过程特征和农业生产、文化融合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剖面沉积样品孢粉分析,重建了该区5500 a B.P.~4000 a B.P.气候、水文、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距今5500~5200年大溪文化晚期,气候环境较为适宜;距今5200~4000年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气候暖湿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转折点在4800 a B.P.左右。其中,距今4200~4000年的石家河文化晚期,气候向干凉化发展。孢粉组合显示优周岗遗址周边一直有湿润生境存在,且在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和石家河晚期出现湿生草本、蕨类孢子和藻类的明显增加,反映两次水文变化过程。优周岗遗址大溪文化时期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已遭破坏,稻作农业有一定发展,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稻作规模扩展。然而石家河文化晚期,稻作农业规模明显收缩,可能与区域文化衰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新世以来南阳盆地的新石器文化以中原类型为主导,但源于汉水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深刻影响了南阳盆地史前文化演变的内容和过程。除石家河期遗址集中分布于盆地南缘的低地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人类遗址均分布于100~200 m地势和缓的岗地区。盆地内史前文化相互角逐的动力源于中原型和江汉型两种原始农业的消涨,因而旱作农业快速发展期对应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南扩;粟作农业的衰落对应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北进。南阳盆地史前时期的生业模式序列表现为:仰韶文化早期的采集捕捞业、仰韶中晚期的粟作农业、屈家岭时期的稻作农业和石家河—龙山时期的稻粟混作业。其中,屈家岭文化后期生产工具的精细化、家庭畜牧业的规模化改变了先民的食谱结构。  相似文献   

4.
赵强  姚天  鲁丹  邹春辉  高倩 《地理科学》2019,39(9):1516-1524
对辽东北部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辽东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探讨自然环境变迁与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全新世文化序列可分为新乐下层时期-后洼上层时期-偏堡时期-北沟时期,各时期遗址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均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N” 型变化趋势。各期遗址点高程大多分布在0~200 m地区且高程分布呈先增后降的倒“V” 型变化;从坡度和坡向来看,各期遗址主要分布于0°~6°间平缓地区,除后洼上层时期外均分布于阳坡半阳坡且各时期聚落均表现出逐河而居的特征。 新乐下层时期,古人类受气候影响选择居于平原区较高海拔处,以避开潮湿低洼地带;后洼上层时期,下辽河平原的古人类为躲避洪水侵袭而选择远离河流的更高海拔处,而辽东山地地区后洼上层文化居民向高处迁徙的同时仍倾向于近河流居住以利用良好的渔猎环境;偏堡时期,受降温事件打击,为寻求更为温暖且食物充足的驻地,古人类从山地进入平坦温暖的平原。北沟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海侵进入衰退期,古人类开始向相对温暖的沿海地带进发,在原先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定居。  相似文献   

5.
莱州湾南岸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强  邹春辉  王爽  高倩 《地理科学》2018,38(9):1560-1569
基于ArcGIS10.3平台对莱州湾南岸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濒河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该时期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并结合全新世莱州湾南岸的环境背景,探讨全新世环境演变对聚落遗址分布及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全新世莱州湾南岸的聚落遗址数量、出现频率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基本呈现明显的先增后降的倒V型(非对称)变化趋势。② 遗址高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几乎所有时期的遗址点均分布于高程范围在0~29 m的地区,而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址高程分布范围为10~29 m。从坡度来看,聚落遗址主要分布于坡度范围在0~4°的平缓地区;从坡向来看,古人大多集中在南向、东南向和西南向的位置。后李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河流对聚落选址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③ 8.5~6.9 ka B.P.气候总体进入温暖期,且冷暖波动,干湿交替,后李文化由此得到发展;6.9~4.5 ka B.P.出现了短暂的降温,但整体较温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大汶口文化的发展;4.5~4.0 ka B.P.左右气候条件较大汶口文化时期略干,但在此基础上新石器文化仍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于龙山文化时期进入鼎盛阶段;4.0 ka B.P.左右气候突变,出现剧烈降温事件,变化幅度超出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岳石文化随之衰落。④ 海水入侵限制了人类活动,而古湖泊和古河道的形成为古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天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贵州230 处遗址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 贵州旧石器时代遗址集中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和黔西南等喀斯特发育的高海拔区域。至新石器时代, 遗址仍集中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和黔西南地区, 但南部、东部等沿河地带和中西部的山间坝子开始有遗址分布。到商周时期, 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里。其中, 东部和南部海拔低于1000 m的地区遗址多分布在沿河地带, 而西部和北部海拔高于1000 m的地区遗址则分布在山间坝子。贵州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环境的冷暖干湿波动对从事渔猎、采集及原始农业生产的古人类影响不大, 人类居住空间变化更多的与贵州特殊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及适宜农业生产地方的空间差异, 对贵州旧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址分布影响显著。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临近水源的天然溶洞是人类居住的首选。随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便于农耕的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成为人类的生活居住地。故新石器时代, 贵州先民居住呈现洞穴和河流阶地或山间坝子并存;至商周时期, 农业成为人类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 人类主要居住在沿河地带和山间坝子里。  相似文献   

7.
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黄河上游的官亭盆地在6000 a BP开始有人类活动出现,在盆地内留下了50多处考古遗址。通过野外调查及考古发掘,将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的堆积形态分为叠置型遗址 (连续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堆积) 和单一型遗址 (一个类型文化堆积)。同时发现,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黄河阶地在形成过程中,河流持续切割时间比较长,形成的阶地高度很高,是官亭盆地形成叠置型遗址的一个地貌条件。由于气候原因,黄河上游在3700~2800 a BP存在一段洪水频发期,造成人类活动辗转于二级和三级阶地,形成以单一型遗址为主的文化堆积。洪水发生时,人类活动主要在三级阶地;两次洪水之间如果间隔的时间比较长,会有人偶尔在二级阶地上居住。这种二三阶地间的反复迁移,形成同时期文化遗址分布上的“旋回”特征。在官亭盆地,叠置性遗址似乎代表了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连续的文化传承;而单一型遗址,代表了一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非连续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8.
位于黄河中游的河东地区作为早期国家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其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可以印证我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趋势。以河东地区2070处早期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且无明显聚集特征。(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向中部平坦、水源充足的运汾盆地转移。(3)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的分布在运汾盆地内进一步发展,且出现由政治因素导向的显著性集聚特征。这一演变规律反映了早期人类从自然散聚到有组织集聚的文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南水北调湖北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文化类型、遗址面积和文化层厚度作为比较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淹没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时期遗址点高程变化、遗址点与河道水平距离间平衡关系,由此推断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演化。研究表明:文化层厚度大于5m的遗址点大都分布在高程155m以上区域且与河道中心线水平距离不小于800m;旧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人类活动沿汉江干流溯源而上,聚居地的高程增加、面积扩大、稳定性加强。  相似文献   

10.
选取伊犁河谷为研究区,探讨了夏朝以来的1 029处遗址时空分布和地理背景。结果表明: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依次为“河岸阶地→河流谷地、谷地的丘陵和高阶地→低起伏低山和低丘陵→冲(洪)积平原、河谷平原”。遗址分布范围分别经历了“分散”、“扩大”、“收敛”、“集中”的演变,其空间格局由前3个时期的“东高西低”演变为后3个时期的“西高东低”,其分布中心经历了从河流“中上游→下游”的演变。遗址集中分布于第2~8级(601~1 300 m)高程和第1~5级坡度(0~9°),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现出从高海拔、高坡度向低海拔、低坡度转移的趋势。古遗址数量、规模均以宋元明时期最高,而古墓葬则以春秋-秦时期居首。古墓葬遗址主导文化经历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索墩布拉克文化→乌孙文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of 1362 archaeological sites from the Paleolithic Age to the Warring States time in Hubei Province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high land to low land.The number of Paleolithic sites with altitude of 50-500 m account for 78% of the whole,while 71%-95% of sites from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Warring States time mainly distribute at the areas of 0-200 m.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cheological sites in this area is affected by two factors.For one thing,the human beings of every period need to choose the first or the second terrace as living sites which are near water source and are easy to withstand flood.Additionally,affecting by the regional tectonic uplift since the Holocene,down cutting of rivers can form new river valley,and lateral ero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river in stable time of tectonic movement can result in increasing of many new terraces.So,the human beings migrated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errace location,leading to the sites increase gradually in the lower areas of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is province.For other things,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cheological sites in this area is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condition.The Paleolithic sites mostly distribute in the Hanshui River Valley in northeastern Shiyan,southeast of Jinzhou and east of Jinmen,which is because rivers distributed in higher areas in this period.During the Chengbeixi Culture period,the sites are rare in the quondam Paleolithic sites distribution area,but increase obviousl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near the southwest Yichang.The spore-pollen record of Dajiuhu Basin indicates that only 23 Chengbeixi cultural sites may be related to more precipitation and flood during the Holocene wet and hot period.The Daxi Culture,Qujialing Culture and Shijiahe Culture are corresponding to middle and top of the Dajiuhu spore-pollen Zone Ⅳ,during which the climate is in order as a whole and is propitiou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n the Qujialing Culture period,32 of original 34 Daxi cultural sites disappeared,while 90 sites increase abruptly in the higher highlands in the north of Xiangfan-Jinmen-Xiaogan,which may respect with enlarging of water areas.The Chu Culture period is corresponding to Dajiuhu spore-pollen Zone V,which is in warm and dry Holocene phase,but it seems that the climate condition is still propitious to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the number of archeological sites increase heavily to 593.In addition,there are the least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lake areas of southeast Hubei Province because of low-lying topography with altitude of 0-50 m and the severest flood.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文化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  朱诚 《地理学报》2007,62(3):243-256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14C 测年数据及考古学文化年代、地面高程、文化层的连续性、文化层的埋深和厚度、文化断层的埋深和厚度等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考古遗址沉积地层中有5 期文化断层: (1) 城背溪文化末期到大溪文化初期(7200~6000a BP); (2) 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三期(5800~5500a BP); (3) 夏代 (4000~3500a BP); (4)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2500~2200a BP); (5) 宋代以来(960A.D.以来)。探讨文化断层与灾变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三峡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钟桥遗址地层揭示的史前洪水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考古调查研究,利用对钟桥遗址疑似古洪水层和研究区现代洪水沉积物的锆石微形态、粒度、磁化率、Rb/Sr等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AMS14C技术和考古器物断代,发现钟桥遗址在4800~4597 cal. a BP、4479~4367 cal. a BP和4168~3850 cal. a BP分别经历了三次古洪水事件并相应堆积了古洪水沉积层;结合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众多遗址的古洪水沉积层时代对比证据,揭示了屈家岭文化中晚期(4900~4600 cal. a BP)和石家河文化末期至夏代(4100~3800 cal. a BP)两次大洪水事件在江汉平原地区非常普遍。对史前洪水发生环境背景的进一步分析,反映江汉平原在5000~4500 a BP及4000 a BP前后的时段气候表现得不稳定,古洪水事件与气候环境变化驱动的江汉平原湖群扩张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影响区域新石器文化兴衰过程。同时,其它证据也表明该区社会发展过程和环境变化过程特别是古水文过程的矛盾在石家河文化末期已特别突出,发现具有全球意义的4000 a BP前后气候异常引起的大洪水事件是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文化消亡的重要环境因素;而石家河文化末期该区内部或同中原以及其它地区间的冲突,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可靠的大禹时代史前洪水证据来说明其对新石器文化兴衰的社会影响,对于揭示4000 a BP气候事件中区域气候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古文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长江三峡地区大九湖和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数据(校正为日历年)建立了约9.3~2ka BP高分辨率多环境代用指标(δ13C、K、腐殖化度、抱粉总浓度、Rb、Sr及Rb/Sr)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与研究区周边反映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不同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对研究区古遗址和古洪水层的统计分析,获取了本区新石器以来古文化兴衰变迁和古洪水发生的完整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全新世大暖期约出现在7.6~4 ka BP.9.3~7.6 ka BP,本区气候极不稳定,波动幅度大,总体上冷湿,多次出现显著的降温或干旱事件(9.1、8.2和7.7 ka BP前后);4~2 ka BP,本区气候较此前偏干凉,且波动频繁.(2)7.6~ka BP的大暖期分为三个演变阶段:即6~5 ka BP为大暖期的鼎盛期,气候稳定,温暖湿润,植被及生态条件优越,洪水发生频率低;7.6~6 ka BP和5~4 ka BP为大暖期中具有不稳定特征的过渡期,其中5~4 ka BP及4 ka BP前后的降温事件仍较显著,且多发洪水.(3)本区史前古文化的主要形成发展期与大暖期持续阶段相对应,其中耕作业相对发达的大溪文化繁荣期出现在大暖期中的鼎盛阶段(约6~5 ka BP),大溪文化前后处于低潮及表现为衰退现象的古文化则对应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期,总体上,研究区古文化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其生业结构的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强  朱诚  刘春玲  姜彤 《地理学报》2004,59(4):534-542
上海马桥遗址14C测年、环境地球化学、孢粉与环境磁学分析,结合搜集的研究区部分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分析,结果表明,7 200 aBP~5 300 aBP研究区经历一次海退过程,大面积土地裸露,为良渚时期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该期适宜的气候使当时人类活动频繁,文化发达,出现前所未有的玉器文化。良渚文化后期气候向干冷转化,导致一次大范围的洪泛期,使良渚文化衰落。考古地层、自然洪积层以及与建湖庆丰剖面气候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洪泛期与气候转型期相一致。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对比研究认为,洪水事件是研究区存在多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阶地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对长江三峡阶地堆积物进行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发现三峡阶地的成因具有以下特点:构成阶地上部的河漫滩相堆积、中部的冲积砾石层与作为阶地基座的基岩平台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上部河漫滩相堆积是在中全新世气候温暖、长江三峡高水位条件下形成的.因此,长江三峡阶地是在构造上升的基础上由于气候及长江三峡流量及水位变化而形成的,并非一定是间歇性构造上升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is not only a transitional zone of physical geography, but also a convergent area of many cultures in China. It is one of the sensitive ecotones to global changes and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Using the field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the sporo-pollens and the age data of the drilling cores, we analysed Neolithic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some research results in archaeology with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The Neolithic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strongly impac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primitive culture (Shishanzi) was develop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Period with distinct regional feature of the culture. From 6.5 kaBP to 5.5 kaBP, the climate changed warmer and wetter.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lood and waterlog due to such a climate regime and high sea level caused the earth’s surface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and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Neolithic cultural development, hence a lack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From 5.5 kaBP to 4.0 kaBP, the climate changed from wet to dr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as propitious to human survival. Dawenkou Culture and Longshan Culture flourished in this period. The Neolithic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the sit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s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ed apparently from those in Central China and Shan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