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层序地层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徐强  姜烨  董伟良  刘宝珺  潘懋  吕明 《沉积学报》2003,21(1):155-167
层序地层学在中国已经近 2 0年 ,通过中国地质学家的努力下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可以分为 :萌芽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在中国区域层序地层研究、在层序地层理论体系、层序地层与矿产控制作用、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高分辨层序地层和米兰柯维奇旋回及米级旋回层序地层、陆相层序地层 (包括冲积体系和沙漠体系 )、新技术、新方法在层序地层中的应用 (包括地震、测井、计算机模拟、中子技术、宇宙核素等 )、盆山转换和动力层序地层、青藏高原层序地层及造山带层序地层、成岩层序地层和化学层序地层、构造层序地层、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状况分析基础上 ,提出中国层序地层学应该在加强应用 ,重视基础 ,提高技术 ,发展特色等四个方面努力创新 ,为层序地层学科的发展贡献中国地质学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1987年1月26日—28日在莫斯科大学召开了“苏联大地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现实问题”的第二十届全苏大地构造学术会议。来自苏联各地、各部门的构造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学家,矿山地质学家等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反映苏联在大地构造学领域的现今研究水平的专题报告,论文33篇。它们是: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是地层记录中最显眼的最壮观的地质现象之一,这种表现为地层的不协调接触关系的地层面具有复杂的地质学涵义.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学家对不整合的地质涵义主要集中在构造地质学方面,因为角度不整合明显包含着褶皱幕,这不但产生了构造旋回或构造地层学的概念,而且产生了繁杂混乱的不整合名称.在沉积岩地层中,不整合常常表现为两种...  相似文献   

4.
《Journl of structurdl Geology》杂志主编 S.H.Tteagus教授曾收到世界各国一些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的建议,成立一个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国际协会,通过该杂志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以下据S.H.Treagus教授的公开信刊出这些建议,供我国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参阅.S.H.Treagus教授在信中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以广泛征求意见和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5.
正地层是一部记录地球和生物形成演化的百科书,地层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从1669年丹麦解剖学家和地质学家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s Steno)提出地层学著名定律地层叠覆律算起,已有近350年的研究历史。300余年来,地层学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内涵也不断积累扩充,形成了以地层叠覆律、化石层序律、岩相对比律(瓦尔特相率)、地质体切割律为核心的基础理论和以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的包含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定量地层学、同位素测年学、事件地层学等在内的庞大分支学科。在地层划分对比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地质学会前任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地质学家朱夏教授已于1990年11月25日因病谢世,终年70岁。本刊这期刊登“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一文,並转载《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中“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朱夏”,以志悼念之情。“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一文是先生生前抱病所作的最后一个学术报告。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他对活动论构造的历史观点。报告涉及面广,观点鲜明。现全文发表,以响读者。本文系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先生本人校核,如有不确之处,概由本刊编辑部负责。  相似文献   

7.
邓起东 《地质论评》1964,22(6):489-490
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希尔斯(E.S.Hills)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作为澳大利亚科学代表团成员之一于9月23日抵京进行访问。9月下旬,希尔斯教授先后作了题为“澳大利亚地貌”、“澳大利亚大地构造”、“澳大利亚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及“澳大利亚的火成岩”等四个学术报告。第一个报告阐明了澳大利亚地貌分区及其与  相似文献   

8.
《地层学杂志》2012,(1):132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  相似文献   

9.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史密斯地层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层学思想和综合性地层学分支。所谓非史密斯地层是指受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基本无序的地层体,它主要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包括陆内造山带)地区,包括造山带古缝合线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强变形带的无序或低序的地层。非史密斯地层之“非”并无任何否定史密斯生物顺序律和其它传统地层学原理的含义。与克拉通地区的史密斯地层一样,造山带的非史密斯地层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并有待总结出相应的地层学原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在区域地层和区域地质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约  王训练  王野 《地球科学》2016,41(7):1099-1109
新疆叶城南部西昆仑山区的赛力亚克达坂一带,发育于麻扎-康西瓦构造带内的一套含煤碎屑岩系被命名为“赛力亚克达坂群”,并被认为是早-中三叠世沉积的地层.作为西昆仑和喀喇昆仑两板块分界,也是欧亚板块与“古特提斯域”分界的麻扎-康西瓦构造带,该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的时代对于西昆仑地区的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套地层从岩性上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下部以砾岩为主,中部以含煤及煤线为特征,上部以含砾砂岩为主.其中部产有以苏铁类(25%)、真蕨类(20%)、银杏类(20%)和松柏类(15%)占优势的植物群,共17属20种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与西昆仑山及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叶尔羌群植物群相似,为兼有北方Coniopteris-Phoenicopsis和南方Ptilophyllum-Conioptersis植物群特征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另外,在岩性和地层序列上,麻扎-康西瓦构造带内的含煤碎屑岩系可与叶尔羌群进行对比,也适合叶尔羌群的定义.因而,建议废弃“赛力亚克达坂群”这一岩石地层单位,而沿用叶尔羌群,其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百余年的油气资源普查勘探表明,沉积盆地分析是含油气盆地地质研究的核心。法国地质学家A. Perrodon(1980)在“石油地球动力学”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没有盆地,便没有石油”(Pas de bassin, Pas de Petrole)。在此以前,一位美国地质学家L.G. Wecks(1975)也认为:“盆地的分类是估计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基础”。一个地质历史发展较长的现今的沉积盆地,多数是由几个性质不同的原型沉积盆地叠合而成(如我国的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要剖析一个较复杂的叠合沉积盆地,应从其不同的原型沉积盆地分析入手。我国著名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学家朱夏在“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1986)一书中指出。“一  相似文献   

12.
征稿简则     
《地层学杂志》2011,(1):110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业论文、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文的评价、综述或译文,以及  相似文献   

13.
新近纪是中国地貌地形和气候环境格局最终奠定的关键时期,如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和现代高原地貌最终成型、中国南海海盆扩张结束、东亚现今大型水系格局最终建立、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最终确立以及东亚季风系统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强.通过对中国新近纪大地构造、沉积盆地(群)、火山岩、隆起带和大型变形构造等的综合研究,共厘定一级构造-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14.
郝杰  王凯怡 《地质科学》1995,30(2):183-189
根据造山带地层学地层划分原则,“龙泉关群”可划分为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层单元:其一是“龙泉关构造岩层”,为构造地层单元;其二是“跑泉厂变沉积岩组”,属经典地层单元。前者经历了至少两期变形、变质作用,保留着走向近SN和近EW两组矿物拉伸线理以及角闪岩相和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特征;后者仅发育有一组走向近SN矿物拉伸线理和一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这表明:(1)“龙泉关群”实际上包含着两个世代不同的地层单元,应予解体。其中,“龙泉关构造岩层”形成于晚太古代末期,属于“阜平古陆块”刚性基底一部分;“跑泉厂变沉积岩组”的地层层位相当于“五台群”,是“阜平古陆块”西北陆缘带沉积,时代归属早元古代早、中期。(2)“龙泉关群”不是由一个统一的应力场同时形成的一套构造岩,因而不应将其作为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带。(3)“龙泉关群”构成五台碰撞造山带前陆地区的活化基底和活化盖层两个大地构造相。“龙泉关群”的解体及其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支持“板峪口组应归属滹沱群一部分”和“铁堡运动即为五台运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层序地层与地层界线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建强  王训练  于炳松  林畅松  李兴武 《地层学杂志》2001,25(4):241-246,298,T001,T
以扬子地台、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早古生代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和典型范例为基础 ,讨论了层序地层与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年代地层方面 ,进一步强调以初始海泛面 ( FFS)作为优化年代地层“阶”的标准。从自然界线的观点 ,建议将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 GSSP)在层序地层序列中的位置优化至初始海泛面 ( FFS)。探讨了三级层序结构与生物宏演化阶段之间的可能关系。在岩石地层方面 ,强调以层序地层的关键界面 (层序界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 )优化组、段界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吉林省“晚印支亚构造层”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认识,建立了“晚印支—燕山亚构造层”,这一认识可以通过上三叠统沉积建造、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格局转化加以证明,并与按大地构造性质所划分的构造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勇  孙爱珍 《地层学杂志》2000,24(3):201-206
龙门山造山带属青藏高原东缘的陆内造山带 ,是一个独立的地层复合体 ,地层记录具有复杂性、混杂性、不连续性、不完整性和分带性等特征 ;根据龙门山造山带地层的构造变形、变位和变质特征以及边界断裂特征 ,可将龙门山造山带划分为 A、B、C三个构造地层带 ,其中 A带位于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 ;B带位于北川—映秀断裂与彭灌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 ;C带位于彭灌断裂与广元—大邑断裂之间 ,属变形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构成。对不同类型构造地层带采用了不同的地层学研究方法 ,并建立了各个构造地层带的独立的地层系统 ,其中 A带采用构造—地 (岩 )层分析方法 ,B带采用构造片—地层分析方法 ,C带采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东南部的大地构造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纪舜 《地质论评》1960,20(3):132-133
中国东南部,在九岭山脉以南,雪峰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的大地构造,中外地质学家曾经多次予以论证。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里是一个前震旦纪的地台地带。新出版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说明书)”的作者,将该区当作华南台块的一部分,并作为中国地台活化的典型地区之一。最近陈国达似乎主要依据对这一地区大地构造的研究,提出了“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太古宙构造研究倍受地质学家们重视,它对研究大陆岩石圈乃至整个地球形成和演化,创立地球动力学模式具有重大地质意义,近年来,太古宙构造研究取得巨大进展,通过对世界上一些经典地区研究,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认为太古宙克拉通内的高级区和绿岩带及其内部都是由异地构造层或地体水平拼贴形成的,尽管太古宙克拉通的大地构造模式众多,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板块构造模式在太古宙构造演化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志留纪年代地层学评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8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分会提出的分统建阶新方案各国地质学家得以在相同的时间界面上探讨具有全球的地质和生物事件。数十年来我国志留纪地层研究进展不小,但与国际水平相比,研究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系内绝大部分的统、阶的界线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划定,成为当前我国志留系研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赞成我国志留年代地层框架宜采用“四分统”的方案,论述国内志留系底界、温洛克统顶底界、罗德洛统顶界的确定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