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颉耀文  汪桂生 《地理研究》2014,33(10):1977-199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历史演变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其进行复原并总结经验教训,对现代水资源开发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利用历史文献、古今地图、遥感影像等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重建,并分析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该区域大规模的农业水资源利用开始于汉代,其范围覆盖流域中下游沿河平原和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总体上承袭了汉代的格局,但局部地区萎缩明显。隋唐时期,中游地区灌区规模较大,但随着唐中叶吐蕃的入侵而遭破坏。宋元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仅在主要绿洲的核心区有所分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中游地区渠系增加,密度增大,灌区出现沿河向上的溯源扩展和由近岸向两侧的外延扩展,一些地势较高的山前绿洲也被开垦,水资源利用强度持续增加、规模扩大,最终奠定了现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但是,此时的下游却处于游牧状态,无大规模开发活动。可以发现,明代以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波动频繁,兴废不定;而明代以来,中游灌区规模稳定扩大和下游萧条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水资源利用引起尾闾湖萎缩、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生态问题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水循环演化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环境同位素研究和指数加权量化分析表明,黑河流域水循环演化主要受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中游区人类活动对黑河径流水文过程变异影响强度达85%,以至成为下游区湖泊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如下论点: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关键是规范中游区人类用水,使其符合黑河流域水循环自然规律,并建议正确处理兴修水利工程与地下水涵养的关系,着眼于整个黑河流域生活、生态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强化生态需水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下调蓄和地表—地丁水联合优化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过程与人地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一处沉积剖面的粒度分析,揭示该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一直处于退化之中,主要经历唐中后期和明后期的两次沙漠活化过程.剖面记录的这两次沙漠化与历史文献及考古发现可以相互印证,因此剖面结果对阐释历史文献的记载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历史文献也验证了剖面结果的可信性.这两次沙漠活化使毛乌素沙地环境严重退化,尤其是明代后期发生的沙漠化是形成现代地表景观的主要原因.由于此次沙漠化过程与气候过程不一致,因此明末至今的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4.
东居延海易溶盐沉积与古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对黑河尾闾东居延海湖相沉积物易溶盐类K^ 、Na^ 、Ca^2 、Mg^2 、SO4^2 、CO3^2-、HCO3^-、Cl^-八大离子含量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分析,依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变化特征,结合地层^14C年代测定结果,把东居延海湖泊变化划分为:隋唐湖泊面积较大时期、宋辽湖泊缩小时期、中世纪暖期湖泊扩张时期、小冰期湖泊缩小时期及20世纪湖泊干涸期等几个阶段。考虑近1500a来该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近1500a来,东居延海湖区气候以干旱为主,湖泊逐渐萎缩;在干旱背景下存在气候波动,并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湖泊的盛衰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前期以自然变化为主,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以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成为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景观格局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外部压力、脆弱性和稳定性表征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模型,分析了1980—2015年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空间分布在不同时期虽有不同,但冲突强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甘州、临泽2个人类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县,且指数最高的区域呈围绕城市四周分布的特点;② 土地利用冲突在不同时期变化显著,1995—2005年是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增加较为明显的时段,中部的甘州区、南部的山丹县两地增加最为明显;2005—2015年虽然冲突强度增大区域的面积少于上一时段,但冲突增加幅度高于上一时段,尤其民乐县和高台县增加较为明显;③ 土地利用冲突与自然因素的相关性极弱,与道路和河流等用地条件的相关性较强,而与人口密度和GDP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最强;④ 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一致,1995—2000年是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为剧烈的时期,而1995—2005年也是土地利用冲突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长极为活跃,对生态用地产生侵占,反映了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三者之间的矛盾是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概念、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人类活动强度是表征人类对陆地表层影响和作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在定义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建设用地当量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类活动强度算法模型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折算方法,并利用1984-2008年期间6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增长相对缓慢,后期增长明显加快,1984年全国的人类活动强度为7.63%,到2008年上升为8.54%。2008年县级单元的人类活动强度按大于27%、16%~27%、10%~16%、6%~10%和小于6%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其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景洪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高、较高和中等类型的集中分布区,低和较低类型呈条带状分布于山地、丘陵区;西部以低和较低类型为主体,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东部及新疆天山南北坡有零散的中等和较高类型分布。  相似文献   

7.
张连伟  郎洁  李莉 《干旱区地理》2018,41(6):1270-1277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荒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成果,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中国沙质荒漠化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沙质荒漠化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隋唐宋元时期,荒漠化扩展到东北地区,如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等;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筑长城和封禁政策,客观上抑制了边疆地区的垦殖开荒,但在人口压力下,明朝后期和清朝后期北部边疆的农垦快速发展,加速了鄂尔多斯高原、科尔沁沙地等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因此,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牧、滥樵采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致使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黑河流域植被覆盖程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时间序列SPOT VGT-NDVI影像数据,利用均值法、最大值合成法、最小二乘法、NDVI变化度模型等方法,研究黑河流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程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流域的植被覆盖程度呈逐步改善趋势,改善面积百分比为26.65%,其高度改善区域面积为71.79 km2,几乎全部集中在黑河中游地区;但流域植被覆盖水平整体较差,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呈荒漠化态势变化;研究发现部分地区植被仍有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黑河过正义峡河川径流量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甘(甘肃)蒙(内蒙古)就黑河水量的分配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由于中游(甘肃)采用的是以开发河水为主,辅以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导致了黑河过正义峡泄入下游(内蒙古)的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近10a来尤为明显。文章在定量分析其减少原因的基础上,从兼顾中、下游用水角度出发,以《甘蒙分水原则》的最低值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中游地区应采取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辅以开发河水的水资源利用方案,从而确保了黑河过正义峡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规律,2017年7月对黑河甘肃段进行了浮游植物的采样调查,并收集1981、1997、2008年浮游植物夏季调查数据,分析黑河上中下游浮游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的演变特征,同时提出生物活动力指标以表征河流生物的活动能力和活跃程度。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黑河中游在各年份都具有最为丰富稳定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数(61属)、生物多样性指数(2.87)和生物活动力指数(0.194万cells·hm-2)均高于上下游。在时间尺度上,上游浮游植物群落变得持续丰富;中游从1981年持续衰落到2008年后出现反转并快速恢复到2017年更为丰富和活跃的水平;下游则呈现出持续衰落的态势。以1981年为基准,黑河中游水域面积到2010年减小5.2%,浮游植物生物活动力降低了16.5%,到2017年水域面积增加1.2%,浮游植物生物活动力增加了4.3%。黑河浮游植物对流域天然湿地及水域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和依赖性,浮游植物演变特征与湿地水域面积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人类活动对东川森林破坏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麟 《山地学报》2003,21(3):304-310
对云南东川清代民初“土法炼铜”、农业垦殖和薪炭利用三种主要人类活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作用大小首次进行了定量估算,在方法上充分考虑了森林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演替速率,因此对清末民初东川三种主要人类活动毁林下限值的计算结果:毁林面积1395.5—1576.1km^2,毁林覆盖率12.2—13.8%,是较为可靠的。该方法在定量研究历史植被方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尚义  任世芳 《地理研究》2004,23(3):385-394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 5年滑动平均数法 ,分析了唐、五代至北宋 5 10年的黄河下游水患发展过程。认为 :唐初水患较轻 ,但以后逐步加剧 ,至晚唐已相当严重 ;五代、北宋则几乎年年决溢 ,且灾情远较前代为重。作者又分析比较了两汉、唐至北宋黄河中游及河口镇至龙门间农业人口的变迁 ,发现农业人口的增减与下游水患的增减并不同步。而党项等游牧民族在鄂尔多斯及黄土高原北部的传统放牧活动 ,才是土壤荒漠化和下游水患加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Dongting Lake is the largest lak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For centuries, people inhabiting the Dongting Lake area have been reclaiming land and constructing dams for flood resist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settlement, forming geographical entities known as polders. In this study, the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olde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in 1949, 1998, and 2013 were obtained using historical maps and modern remotely sensed data, revealing chang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nxian County was then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polder changes at the county level, because it has undergone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area. Different polder change models for the Datonghu, Yule, and Renhe polders were analyzed for eight periods: 1644 (the early Qing Dynasty), 1911 (the late Qing Dynasty), 1930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63, 1970, 1998, and 2013. Three resulting polder evolution models are: 1) reclaiming polders from lakes, 2) integrating polders by stream merging, and 3) abandoning polders for flood release. The polder evolution models demonstrate the wisdom of local people in using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gional conditions. Throughout their long-term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lde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tended to be homogeneous, and the degree of human disturbance tended to be stable. However, a shift occurred, from pure polder area growth or removal to mor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明代济南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菊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11,31(1):230-235
通过对明代济南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济南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 a间,济南地区共发生旱灾92次,平均每3 a发生1次。明代济南地区旱灾主要分为两个发生阶段: 1370—1460年代旱灾偏少期和1470—1630年代旱灾多发期。从明代早期到晚期,济南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明代中后期旱灾呈较明显的波动变化特点。明代济南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4个等级:①以三级大旱灾发生频次最多,为36次,平均每7.7 a发生1次,占旱灾总次数的39%;②一级轻度旱灾和二级中度旱灾,各发生25次和22次,分别占旱灾总次数的27%和24%;③四级特大旱灾发生次数最少,共9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10%。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有可能加重了本区旱灾的危害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杨  李海蓉  杨林生 《地理研究》2009,28(4):1059-1068
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灾荒史记》、《人类灾难纪典》等文献中有关疫病的史料,从地理学的角度定量探讨中国历史上疫病的高发期——明清时期疫病的时空分布规律,以期为研究传染病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和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疫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1589年、1639~1648年、1813~1822年、1857~1866年分别出现四个高峰。疫病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从发病范围来看,东中部所有的省市都发生过疫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发病县数达80%以上。从发病年数来看,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看,华北地区、江浙地区、福建省等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南省年均发病县数比较高,表明这些区域疫病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  相似文献   

16.
Dongting Lake is the largest lak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For centuries, people inhabiting the Dongting Lake area have been reclaiming land and constructing dams for flood resist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settlement, forming geographical entities known as polders. In this study, the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olde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in 1949, 1998, and 2013 were obtained using historical maps and modern remotely sensed data, revealing chang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nxian County was then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polder changes at the county level, because it has undergone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area. Different polder change models for the Datonghu, Yule, and Renhe polders were analyzed for eight periods: 1644(the early Qing Dynasty), 1911(the late Qing Dynasty), 1930(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9(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63, 1970, 1998, and 2013. Three resulting polder evolution models are: 1) reclaiming polders from lakes, 2) integrating polders by stream merging, and 3) abandoning polders for flood release. The polder evolution models demonstrate the wisdom of local people in using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gional conditions. Throughout their long-term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lde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tended to be homogeneous, and the degree of human disturbance tended to be stable. However, a shift occurred, from pure polder area growth or removal to mor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桑广书 《地理科学》2005,25(6):709-715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秦都咸阳段渭河河道北移4100m,平均北移速度1.8764m/a,明代以前北移较慢,以后北移速度显著加快,清顺治至现代北移速度达到5.9701m/a。咸阳原南侧边坡上的中小切沟主要是秦以后形成的。原坡上的村庄平台是历史上人为斩齐原坡,挖掘窑洞,引起原边逐步后退的结果,是咸阳原边坡人为地貌演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李孜沫 《地理研究》2020,39(1):129-139
霍乱是清代1820年左右传入中国的新型烈性传染病,迄今仍是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本文运用ArcGIS时空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ary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对清代的霍乱流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清代霍乱的流行频度为77%,对整个清代疫灾的流行贡献了约21.32%的广度。② 霍乱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广,东部沿海为最佳适生区;中国不同区域霍乱流行的危险等级差异显著,并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南方高于北方的总体特征;距海距离、海拔高程、日照时数、最高气温是影响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29.3%、22.4%、16.1%和7.7%。③ 霍乱流行的边界性特征明显,第一边界是以凤阳为圆心,以凤阳-夹江直线距离为半径(约1300 km)与国界线或海岸线围合的圆弧圈,界内包含97.65%的霍乱流行事件;第二边界参照霍乱高适生度分布线,该线迤东包括中国东、中部省份;第三边界是由霍乱主要网络构成的围合区,总体上掩及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